张莹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牧师的黑面纱》是霍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霍桑对清教思想的矛盾心理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霍桑的清教思想出发,探究在清教主义背景下清教思想对人性的禁锢,及在此背景下胡波牧师对清教思想禁锢人性的清教徒式的反抗;探究在清教主义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人应该如何打破清教徒式的自我救赎,达到真正的救赎。
关键词:霍桑;清教思想;自我救赎
纳撒尼·霍桑,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短篇小说作家,被称为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家庭的清教环境使他深深意识到清教伦理对人性的压抑和对幸福生活的摧残,但同时又无法彻底摆脱这种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文化传统,霍桑深受清教思想浸染,在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虽然他本人并不是一个清教徒,但其自幼深受清教徒的意识的影响,他的生活背景、家族历史使得他的世界观中渗透着强烈的清教徒意识。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作家对清教思想的看法也具有复杂性,即有认同的一面,也有批判的一面。一方面,他对人性的恶和救赎之路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栩栩如生的刻画;另一方面,他又对清教的严酷极端和虚伪自私进行了揭露批判。
一、清教思想在《牧师的黑面纱》中的体现
《牧师的黑面纱》是霍桑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霍桑对清教思想的矛盾心理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胡波牧师作为布道的神职人员无疑是清教思想最忠实的传播者, 他深知清教准则,除了自身兢兢业业的遵守教义之外还把它们向教民传递。他在小镇上颇负盛名是一位公认的优秀布道者。胡波牧师的布道不以雄辩使人信服教义,而如春风化雨般沁入人心,让人为之诚服。但就是这位德高望重的牧师在一次布道活动中却以黑面纱示人。牧师为什么要戴上黑面纱?随着情节的慢慢展开,疑团逐渐浮出水面:牧师一定是做错了事情,或许就和少女的死有关。有人甚至目睹了一场生者与死者的照面,并且在胡波牧师露出真面目的那一瞬间,少女的遗体微微一震打了个寒颤。种种迹象表明表面上德高望重的胡波牧师暗地里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但胡伯牧师是一位虔诚到极致的清教徒,平日他严格按照教义来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不允许任何错误和瑕疵和自己有关系。
在犯下罪行后,胡波牧师内心极受煎熬。一方面他为自己打破清教主义信条而懊悔自责,想用戴黑面纱的方式来进行忏悔达到自我救赎;另一方面,牧师的身份与教民的尊敬又让他急迫的想找一种方式来掩饰自己犯罪,违背清教主义教条的事实。牧师原本想通过黑面纱来忏悔自己的罪行,将自己的真实面貌隐藏在黑面纱之后,以此作为自己的惩罚,并想以此达到自我救赎。但由于面纱的存在,胡珀牧师与教民的关系从此疏离。胡波牧师整日郁郁寡欢,对黑面纱又恐惧又害怕。他竭力想摘去黑面纱,但是内心根深蒂固的清教主义教条却不允许他这么做。由于黑面纱的存在,牧师不仅没有得到一丝宽慰救赎,还终日陷入懊悔和孤独的折磨。这让他本就略显忧郁的眼神愈发悲伤惨淡。面纱阻隔了他与外界的一切正常交流,深植于牧师内心的清教主义与自己的罪行时刻束缚着牧师,让其食不能安,寝不能寐。
米尔福小镇上的人们对教会活动尤为重视,镇民重视每一个布道日,同样对布道者胡波牧师更是充满了尊敬。
在教会结束后都争先恐后地涌向胡波牧师希望得到其指点,他们以胡波牧师对自己的祝福与敬意为荣。然而这一切都在胡波牧师戴上黑面纱之后豁然改变。其实戴上了面纱的胡波牧师并没有什么变化,他的面部虽然被面纱遮盖,但他的眼神与平常无异,仍是那副平静而又忧伤的眼神,他的布道仍是那么令人诚服甚至比以前更加深入人心。但由于清教思想的影响,小镇人民的思维已经变得僵化片面,他们认为黑面纱是有罪的象征,不管牧师是一位多么优秀的布道者,不管牧师自己的内心是否懊悔自责自己的行为,犯罪的胡波牧师就是不可原谅。且因为牧师做了邪恶的事情,所以上帝才会勒令胡波牧师戴上昭示罪行的黑面纱。
二、胡波牧师对清教思想进行的清教徒式的反抗
胡波牧师是教堂神职人员,换言之,他与上帝距离最近,充当着上帝下达信息的使者。 牧师戴上黑面纱本是一种隐瞒罪行,继续坚守清教主义教条的表现。但殊不知他犯罪的事实以及企图戴上黑面纱来掩饰罪行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清教主义,并且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牧师也已经对清教主义抑制人性的苛刻教条进行了反抗。这种反抗表现为,牧师犯下罪行并且想通过戴上黑面纱来掩饰自己的罪行;想通过脸上的黑面纱来显示自己对违反清教主义教条的忏悔,通过以此来自我救赎重新获得上帝的青睐,教民的尊敬。
牧师的这一切行为看似是他忏悔并且想继续坚守清教主义思想的努力,然究其本质,这是一种在当时清教主义教条苛刻人性的环境下,牧师遵其内心对苛刻教条进行的反抗。只不过这种反抗微乎其微,是一种典型的“清教徒式”的反抗,即在19世纪清教主义思想大背景下,许多新潮思想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超验主义思想等已然出现,人们对清教主义的抑制人性的信条已经开始进行反抗,但这种反抗是在清教主义思想深植于大众骨髓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不完全的反抗。连牧师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这个彻底的清教徒会对自己奉行的教义显露出反抗的行为。牧师戴上面纱也相应的是一种清教徒式的的自我救赎,即把有罪的象征戴在脸上,希望得到上帝和众人的宽恕。但在清教主义深植社会人心的背景下,这种救赎却使得教民与他疏远,往日尊敬一去不返。而胡波牧师自己也终日笼罩在忧郁之下不可自拔,最后抑郁而终。
霍桑生活在19世纪的美国,彼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超验主义思潮先后涌现。[5]清教主义逐渐失去了其统治地位,但是清教思想作为一种思想已经深入骨髓,内化人心。同理,霍桑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因素的影响,写作风格也体现出一种浓厚的清教情结。但霍桑又不是全盘的吸收清教思想,而是选择批判地继承。本文以霍桑的短篇小说《牧师的黑面纱》为例,侧重讨论了霍桑的清教思想即:霍桑对清教思想的态度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在小说中他对教会活动,牧师布道的场景描写极为细腻,可以看出霍桑对清教思想持认同态度的方面;另一方面通过对牧师戴上黑面纱众人的激烈反应描写,霍桑对清教思想渗入骨髓的思想僵化模式充满无奈与批判。十九世纪清教主义发展以属强弩之末,许多人已经在无形之中对其进行了反抗,但他们对自身反抗的现实不自知或极为害怕,企图用清教徒式的方法自我救赎,最后只能造成悲剧。因此牧师的悲剧也为当时对清教思想进行“反抗”的人们提供教训,即不要把自身局限在清教主义背景下构建的僵化的条框里面,而是要努力打破清教徒式的条框,达到自我救赎。
参考文献:
[1]虞建华. 20部美国小说名著评述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2]唐文. 权力死亡荒诞——对约瑟夫海勒黑色幽默小说的阐释[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3]李安斌. 清教主义对17-19世纪美国文学的影响 [D]. 《求索》 2006年第6期.
[4]童亮. “夜色朦胧”——评霍桑的短篇小说《牧师的黑面纱》 [J]. 湖南大学学报, 2001(3); 59-61.
注:本文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黑色幽默小说中的疾病伦理书写”(项目编号:S20201045211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