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0期   作者:朱先芝
[导读] 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中国与世界是密不可分的

         朱先芝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4
         摘要: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中国与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发展是互助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思路,积极融入国家社会,充分使用国际规则,主动参与国际治理,其参与程度与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并驾齐驱。本文首先对什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阐述,接着分析国际法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最后对中国如何发挥国际法的作用来维护自己的大国外交提出几点构想。
         关键词:国际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国际关系
         一、研究背景
         上个世纪40年代,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自此之后,中华儿女踏上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近几年,中国走进了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也在悄然的发生变换,其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时至今日,国际法已经发展了几个世纪,它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随着国际秩序和体系经历历史性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阶段,国际法在大国博弈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二、国际法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
         2.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与时俱进。笔者在百度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定义进行检索发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特色外交理念提了2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主动总结中国外交实践经验,并以此为根基,不断改进与革新国际外交理念,使得中国的外交工作具有中国气息;二是持续保持合作共赢与和平发展的信念,协调国内外局势,坚持振兴华夏民族,为中国努力实现中国梦建立和谐的外部环境。党的十九大也明确的提出了中国的外交任务,要牢牢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在不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的同时,也要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2中国坚定维护国际法
         中国遵守国际规则。“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中国始终坚守国际法,中国始终尊重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支持他国自主发展,绝不损害他国的合法利益来满足自己,但也绝不会放弃中国自己的正当权益。南海问题的妥善处理就是明证,中国始终把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始终支持国际法律的普适性。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对立和不公平,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过时,而是因为它的目的和原则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1]习近平总书记说:“法律的生命转移到执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责任维护国际社会,依法依归使用权利,尽职尽责履行义务。法律的初衷是公平和正义,全球各个国家和机构都应该做到同等使用国际法律,不能双标,做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2]。”适用国际法应当坚持平等适用,这是中国一直以来努力做的事情。
         中国致力于促进国际法的发展。回顾历史,中国曾经为国际法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上个世界五十年代,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对外交往实践赋予其可遵循的意义。此外,中国在邓小平时期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政治仿真,成功地接管了港澳地区的主权,这为国际法的发展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中国也将不断推进社会改革,持续为外界在中国投资经商提供优异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对接。


         2.3国际法有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曾经有一位国际法的学者强调说:“在国与国之间,人类的进步表现在国家之间的武力斗争到和平外交,再到法律的运用”,这非常准确的阐述出了国际法在国家之间的重要作用。近代以来的各个时期,举凡大国,莫不将国际法作为推行外交政策、争夺海外利益的重要工具。当前,国际社会关系相对稳定,经济交往密切,大国之间直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低。合理的利用和遵守国际法可以保障国家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法宝。因此,国际法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不仅对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供有效服务,也保障了中国的核心利益,符合国内合作共赢的政治观念。
         三、发挥国际法保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几点构想
         3.1中国利用国际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是习总书记外交理念的核心。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与时俱进的新型国际关系,则需要善于利用国际法。要始终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发展多边贸易,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在深化外交部署方面,不能触碰国家核心利益,抵制损害国家主权、安全、经济、人民利益的行为。以正确的利义观引导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促进国家外交向制度化和法治化发展。[3]支持国际贸易组织的必要改革,但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如习总书记提到的,在保持世界贸易组织的开发、包容、平等的核心价值不变的情况下,赞成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保证不发达国家的利益和发展空间,积极开展多边协商,绝对不能搞“一言堂”。[4]
         3.2尊重国际法,打造和增强国家软实力
         在外交过程中,重大外交行动需要有一定的依据。国际法维护全世界的公平和正义,中国遵守国际法有利于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有利于增强国际影响力,对加强我们在全世界的发言权和凝聚向心力至关重要。在国际关系中,能树立遵守规则、讲道理的强国形象,是加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要发展好大国外交,在对外政策中善于谋划运用国际法和抢抓国际法大旗,借以实现国家利益并兼顾国家形象,是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打造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要手段。
         3.3加强国际法应用能力建设
         国际法应用能力建设要加强对国际法人才培养。要锻造一批具有学术造诣、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国际法学者队伍,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中国眼界、中国特色,精通国际法,并能够熟练应用的国际法人才。在构建国际法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中国在国际司法组织中的发言权。因为国际司法组织在国际法的解释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相关争议事件的解决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国际法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际司法审判机制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条约采取司法手段解决争端,主权国家接受国际司法机关管辖权的压力增加,尤其在人民权益、生态环境、海洋争议等领域。国际法的影响和管理区域在不断扩大,这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决策力度和政治行为模式。因此,有必要结合国际形势与中国发展的现状,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四、结语
         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国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在国际法律的制定和国际秩序的建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推动国内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推动国际法的建设,今后,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法建设能力,在国际法建设中提高中国的发言权,坚持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原则,引导世界治理体制改革,实现国际法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世界发展的统一,把中国利益和世界利益有机的融合起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长和:“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人民日报》2017 年1 月3 日,第7 版。
[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 年1 月20 日,第2 版。
[3]黄长军:《托起中国梦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新华出版社,2013 年,第262 页。
[4]习近平:“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2018 年12 月1 日,第2 版。
作者简介:朱先芝(1989-03),女,汉族,籍贯:重庆巴南,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法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