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斋
青海省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 青海省海北州810300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要注意教学目标、方式和方法的转变,要将地理素养落实其中,并建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以及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1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方法有效实施的基础,只有确立目标才能在实践中做针对性地引导,也明确教学的方向。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为主,保证学生在知识的研究学习中有地理知识认识、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综合性发展。
2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措施
核心素养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而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两者的结合是教学模式上的完善,能够让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具体的过程,而研究性学习也有具体的目标,能够完善教学的过程,实现高效教学。但是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受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影响,教学方法需要增加学习的引导和指导,保证研究性学习可以有具体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高效教学,培养地理素养。
2.1 丰富感知,提供思维基础
思维常以丰富的表象作为活动基础,特别是形象思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扩大知识领域,见多方能识广,在不断对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联系、比较、归纳、概括等的过程中,思维就不断活跃发展。可见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掌握知识的方法,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及独立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习惯,这些都有助于丰富感知和扩大思维活动的基础。
精心设计,提出思考问题
认识客观事物常从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也需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设计得新颖巧妙,使学生愿意积极思维,调动起储存的多样信息,这是一种思维艺术。地理知识间的因果与制约、主次与包含、并列与影响,以及原理与事实、概念与应用、成因与要素、运动与规律、分布与联系、变化与特征、系统与结构、图像与判读等都是可以设计问题的思路。结合具体知识内容,根据思维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分类和比较,以及形象化、具体化、系统化等方式设计出灵活创新的问题。
2.2 使用小组合作法,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之间各司其职,并为了共同目标,齐心协力,促进最终目标的达成,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创设开放性的问题,给与每一位学生展示个人想法的空间和舞台,真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获得良好的初中地理合作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自然灾害的成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析常见几种自然灾害的诱因,并探究相应的措施,真正促进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增强初中地理教学的高效性。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范?请交流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第二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状况,创设出小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和交流员四项职务。第三点,展示成果。教师在此,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小洛说:“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震区域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有滑坡、泥石流。出现上述灾害的原因是地势陡,降雨集中,缺少植被覆盖。
出现自然灾害时,我们首先要确保人身安全,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
2.3 展示丰富的地理知识
要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研究学习,必须有学习的兴趣,也有研究的基础知识理解。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知识内容,以此做学习兴趣的激发,从中可以加入地理与人的关心介绍,可以实现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让学生的知识研究学习有核心理论[3]。比如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种气候的地域特点,并将一些典型的天气做整理,结合不同气候下人类的活动制作教学视频。之后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这些丰富的内容,也就可以对地理研究的兴趣做出激发,而多样化知识的理解中也会有人地协调观的建立。
2.4 组织多维度交流互动
在研究性学习中受个人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对于这写差异,教师应采取多维度交流互动的方式,让研究学习有知识整合的过程,以此能保证研究性学习中知识理解的全面性,并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有探索思考的过程,能够形成综合思维。比如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的知识了解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交流,让学生从丰富的内容中提出地理知识内容,思维理解也就会有综合性,不仅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效率,还让学生会有自主发展。
2.5 设计综合性区域问题
研究性学习需要有具体地研究对象和问题,保证学习的效果。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研究性问题的设计要从区域认知出发,以综合性的区域问题指导研究学习。比如在《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中,就以聚落发展变化的区域因素作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地理区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可以保证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2.6 引导地理知识的应用
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上要让知识的理解有所应用,发挥地理学科的教学作用,培养地理实践力。教师在课堂中以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知识应用,以此让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可以提高地理知识的理解认识,也能让地理课程的学习有运用的意识和实践思考,培养综合能力。
2.7 运用翻转课堂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授课,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地理知识,并针对后进生进行启发引导,提升整体的地理教学质量;在课上让学生分享地理学习成果,并总结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从而双管齐下,让学生在获得地理学习成就感的同时,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并运用网络,和学生交流,促进他们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在再次上课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与太阳辐射有关。太阳辐射的强弱与地表的起伏、海陆的分布、地球的运动以及地球的形状有密切关系。与此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候,比如,厄尔尼诺现象;人类的行动导致臭氧层破会,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局面。”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有了全面发展,可以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内容,有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但是在实践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反思性的总结,分析学生在实际学习状态,研究性学习中是否有思维结构的建立,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此让研究性学习更加完善,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秀红.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2):59.
[2]胡利国.浅谈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09):36-37.
[3]李阳兰.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研究[C].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