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2期   作者:代东翎
[导读] 发散思维指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地扩展开,
        代东翎        
        四川省安岳中学

        摘要:发散思维指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地扩展开,通过多种思考,开拓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受已有的方式、规则、范围的约束,它是创造性活动的基本过程。发散思维既是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突破口。当前,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尊重学生的差异、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美术教育;发散思维;创新精神
一、美术教育中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求异、新颖、独特为目标的思维,即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提出的思维类型。发散思维指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地扩展开,通过多种思考,开拓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受已有的方式、规则、范围约束。它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追求多样性的思维,强调的是思维结果的数量和多样性。在创造性过程中,发散思维产生的是几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其中一些可能是新颖的。因此,学者通常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基本过程,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准之一。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表现在行为上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主要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种特征。发散思维既是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突破口。
        二、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的发散思维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它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符合个体兴趣的活动往往能提高人的积极性,使人积极愉快地从事该项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培根曾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顺应其成长规律;其次要力求教学内容、构思新颖,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沿着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

教师应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布置有灵活性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分享创作心得,捕捉创作灵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观察特点,了解学生学习的起始点和观察事物的落脚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观察事物的方法,使其学会用心观察,对事物形成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打好美术创作的基础。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爱因斯坦对想象的重要性作出评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②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既能让书中的人物、风景、花卉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遇其事、如闻其声,又能把抽象形象转化成具体、可感知的形象。由此可见,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如,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家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实际训练,只为学生提供材料,不提供任何工具,不讲解,不提供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新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从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美国学者罗伯特?恩尼斯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旨在决定我们信念和行动的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崇尚大胆质疑,谨慎断言,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和轻信,努力保持理性;坚持多样性,考虑问题的不同方面,避免思维狭窄化和片面化。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的毕加索,既不愿模仿别人,又不愿重复自己,始终保持着批判精神,因而他的艺术生命力是旺盛的、永恒的。各种美术思想、美术作品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就需要学生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积极分析、研究、比较、质疑、论证、评价、选择、判断与批判,敢于求异,大胆探索,以批判性思维评鉴不同流派、不同作品,养成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艺术、以科学的态度审视事物、以发展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从批判到超越,形成独到的见解,成为美术知识、技能的表现者和创造者。
        4、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学以致用,知识源于实践,又最终回归实践。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逐渐完善知识体系,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与学校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灵感。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5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尹文泽.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现代教育科学,2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