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写作乐交流享童年——培养儿童写作兴趣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2期   作者:林小华
[导读]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只要认识字词
       林小华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海滨实验小学  362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只要认识字词、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还需要培养对于写作的兴趣,掌握写作技巧,写出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的作文来。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对于写作的乐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鼓励支持学生的表达,让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学会用文字来交流,达到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写作兴趣;教学实践研究
        前言: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对于学生兴趣的引导来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语文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多种多样创新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创作热情,并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的探索与内容的积累中来。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快乐,用手中的笔抒发内心的感悟,避免把写作当作任务,为达到要求字数而拼凑,出现内容不贴合主体的情况。
        一、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面对写作的体验往往是痛苦的,不论是低年级的看图写话,还是高年级的情景作文,都会有让他们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学生的词汇量不足,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文字,如同幼儿缺乏词汇表达一般,不能用更贴切的语言表达心中的想法,当小学低年级学生词汇量不够充足时,也会出现心中想法不能充分表达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于写作素材的处理、技巧的应用,学生对于写作较为生疏,不能写出贴合主题、详略得当的文章,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进而心生抵触,在之后的学习中不能正确面对写作,也就不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爱上写作。
        二、把激发对于写作的兴趣当做首要任务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与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灵感。
        写作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进行有效观察,并养成观察的习惯,让他们从纷繁复杂的日常中找寻具有代表性的素材,经过内心的加工整理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让更多人阅读到,感受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观察训练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带着目的与任务去观察,其观察的目标越明确,观察任务越容易完成。比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一般会有写“熟悉的人”的作文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把观察的任务明确到这个人的身高是高是矮、体型是胖是瘦,走起路来是慢还是快,说起话来是慢吞吞,还是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平时是喜欢看书、看报还是爱逛街、打球,对他的兴趣爱好也进行一番了解,这样一来写出的人物会有血有肉,作文内容则变的丰富。
        2.针对观察的方法进行有效指导。
        观察是了解的前提,只有经过细心的观察才能做到深入的了解,也才有助于写出好作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会观察,比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写作一般从看图写话开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事件发生顺序进行观察活动。如一幅小学生拉着幼儿过马路的图片,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指导,首先是幼儿没有“红灯停、绿灯行”的意识,走到十字路口就想过马路,小学生看到上去抓住他,给他仔细讲述交通规则, 等绿灯亮起时带着幼儿过马路,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这是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学生按照这一方法进行思考会让作文更有条理性。还可以按照对比、联想等等方式进行观察,对于小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让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丰富素材
        写作靠素材来支撑,缺乏写作素材就如同“无米之炊”,即便写作能力再突出,也写不出让人感动的作文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进行素材搜集,在生活中完成“米”的积累,便于写出优质作文来。
        1.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俗语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只有多读文学作品,在阅读中增长见识,积累写作素材,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才能写出有着个人特点的优质作文。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内容的推荐需要从他们的年龄、兴趣等等方面出发。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故事性强一些的内容更感兴趣,教师可以推荐《皮皮鲁鲁西西传》《笑猫日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这些书的故事性较强,也充满童趣,会让低年级学生更乐意阅读。如果向他们推荐《三国志》《百年孤独》等书籍,只生字生词和理解能力就会打击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2.不急功近利,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
        阅读的益处不是读一天两天、一本两本书就可以体现出来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不要奢望于短时间内的阅读所能带来的改变。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论是形式、内容、写作手法、教育意义都有其目的,教师可以以课文为例展开教学,让学生收获知识、掌握技巧。并且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根据课文内容或形式开展纵深方面的拓展阅读,以保障阅读量,为达到督促学生有效阅读的目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阅读小组,通过阅读内容的探讨,激发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当下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阅读也不再被限定在纸质书籍上,可以通过电子书籍、音频等形式,充分利用学生上下学路程、晨练等等碎片化时间,以保障学生阅读活动的有效完成。
        3.在阅读中做好记录工作。
        阅读不是只“读”就算完成,需要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巧,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素材的积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加强阅读的有效性。比如,摘抄写作优美的句子、记录名人名言,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也需要进行详细记录,有助于加深印象。还可以对于文章的要点和梗概进行概述,有助于分析作者的写作形式和技巧,对于谋篇布局的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升。还有一种总结是感想类,在阅读活动结束后,通过对于作品的回顾来抒发自己的感想,是有意识的推动学生回顾作品内容、感受作品内涵、总结写作技巧,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从易处着手,有计划有方法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学习写作,如同婴儿学习说话,要从简单处着手,让他们慢慢掌握书写的技巧,自然而然的学会写作。比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可以通过看图写话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习作,可以找一些内容风趣能瞬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图画,如《父与子》这本经典不衰的作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漫画,通过自己的想象丰富画作内容,通过手中的笔把所思所想详尽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写心中所想,不要有要求或限制,即便他们写出不合时宜的内容,作为为数不多的阅读者--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做出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的错误想法或做法得到及时纠正。让他们有勇于表达内心的自信,不会在刚接触写作练习时就被诸多要求而吓退。在课上教师可以针对写作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把他们的作品读给大家听,让学生有了效仿的目标,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会有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论是在提高个人能力方面,还是在升学考试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通过对于事件和人物的观察积累丰富素材,有助于写出内容详实的作文。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推荐适合的文章完成素材积累、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资料
        [1]祝青.探寻原动力 为儿童写作赋能——浅谈基于儿童本身的习作能力提升的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12):37-38.
        [2]张媛媛.微写作,为儿童习作打开精彩之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10):31-32.
        [3]黄李娥.借鉴儿童画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写作能力[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4):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