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计算机操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2期   作者:李方方
[导读]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李方方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中心   湖北随州  441300)
        摘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程育人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高职《计算机操作技术》课程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设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融入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技术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课程思政”可以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教学中。《计算机操作技术》课程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性课程,目的在于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在《计算机操作技术》教学中挖掘思政素材,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从而实现该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做到课堂“三分钟”,育人“细无声”,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关注的。
        二、目前思政教育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定位、发展方向做出重要指示。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课、专业课之间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思政课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没有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就是还不够接地气,不够接近学生的兴趣,没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与所学专业的紧密联系,学生没有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思政课堂上照本宣科,就是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蜻蜓点水,其他的公共课、专业课以及其他的场合,甚少涉及思政教育。
        如何在原有思政课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践方式达到全课程育人,笔者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计算机操作技术》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资源,将爱国教育、励志教育、法制法规、学生品德、职业道德等内容拆分成对口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触、感受思想教育、人文教育。
        三、《计算机操作技术》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生对电子产品依赖越来越强,尤其是手机。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叛逆、自私、没有荣誉感、没有信仰,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对将来的工作只看中薪资待遇,不考虑事业长远发展,这些问题既普遍又明细,究其原因,一是生源质量整体下降。以我院为例,招收的学生类别很多,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中专生,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能力水平相差较大。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取代了计算机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微信、微博、网游。课堂上,老师根本不用担心纪律,学生完全沉浸在手机中,听课的人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学生是否积极在思考、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长此以往,不光学生一事无成,授课老师也会失去激情和动力,讲出来的内容就会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学生,这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为此,我们《计算机操作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进行了改革,从时事新闻、人文伦理、法律法规、重大节假日庆典等活动中提炼思政素材,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一)教学设计——以Word为例
        1、贯穿式教育。大学里,一门课程的开设必然遵循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也就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找到对应的内容,把这些相关的内容从课程的导论开始贯穿到课程的结语,这种信息的强化将从始至终影响学生。例如:通过真实的人物介绍,如“刘大铭身残志坚的故事”讲解,让学生从手机、电脑等载体上了解刘大铭的事迹,学习他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热爱生命、感恩生活的美好品格,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教育。
        2、案例设计。不管是什么课程,都会涉及到案例讲解,《计算机操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其课程教学更加少不了案例。下面就以Word排版为例展示一个教学案例——“我们的霍金——刘大铭”,首先让学生从网上、了解刘大铭基本情况,然后发给学生案例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去完成这篇文档的排版,最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样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内容频繁出现在课堂上,必定会与学生的思想擦出新的火花。
        3、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案例设计得再好,不去实践操作,也是语句空话。计算机课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学生动手操作,在做的过程中去感受、去领悟、去思考、去拓展,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给予学生一定的技术指导外,还可以引领学生学得更多,如向学生推荐一本书《命运之上》,感受心灵的洗礼,从而发现自我价值、刻苦学习、追求卓越。
        (二)教学质量评估
        计算机课程思政不是生搬硬套的将思政案例搬上计算机课堂,而是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计算机教学案例中。比如以上我们引入的“我们的霍金——刘大铭”典型人物案例进行图文混排,那么测试题就可以增加内容为:“在对“我们的霍金——刘大铭”文字图片混排时,用到了word中的哪些主要工具?”。类似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了重新思考的机会,但是又不突兀,既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同时,又加深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  
        (三)预期目标
        (1)增加学生的自信,提升学习兴趣。我院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未来没有系统的规划,通过课程思政全课程育人,一方面通过抖音、网页搜索刘大铭事迹,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也掌握了搜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后续对文档的排版操作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在这个过程中,刘大铭这种不怕吃苦、勇于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学生有很大的学习意义和参考价值,也会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充满自信。
        (2)重塑工匠精神,增加就业信心。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工匠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不断追求自己技艺上的进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专注一件事,达到精益求精地步,这就是工匠精神,专注、专一、刻苦、敬业、创新。现如今,相比技术强的工作岗位,很多高职生更愿意从事销售之类的工作,这和国家开办高职院校的初忠并不十分相符。本次课程思政改革中,增加了“大国工匠”的经典案例,以真人真事感召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做社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
        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就是希望通过教学改革,把思政元素融入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过程,以达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目的。十年树木,白年树人,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整合资源,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组扣,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搜狐网.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 [EB/OL].2017-03-20。
[2]万力.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以会计学专业课?W程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12):31-32。
[3]钱允凤.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河南教育 (职成教),2018(11):56-57。

作者简介:李方方(1982.12-)女,汉族,湖北随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应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