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玮
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国家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要求“双师型”教师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教学能力,院校应根据自身需求,面对“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且来源单一的现状,激励教师积极转变,加强校企结合,健全培养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有关“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话题越来越多。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以下简称《职教20条》),指明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基本内容,其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虽然相关的政策和方案陆续出台,但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做参考,各职业院校对于自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也大多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根据政策引领,结合自身院校特点和社会专业需求,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职业院校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这一说法首次出现在1995年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中[2],之后在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文件和教育研究发展相关理论中都多次被提及。在2019年颁布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3](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对于“双师型”教师有过这样的描述:“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虽然没有对“双师型”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指出了其基本要求。不过这种对于能力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考量模式,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呈现出多元化,比如,“双证型”、“双职称型”、“双资质型”等等。如果不能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就不能准确的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也不能满足职业院校实施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职教20条》中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在《实施方案》中,也提出“1+X证书制度”、“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等方案。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不是单纯的依照某一种标准来执行的,而是要从多种维度,多种方法、多种模式全方面的考虑。关于实践教学能力的判断依据,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毕业就职需求,社会专业需求,行业能力需求综合考量本校毕业生能力培养模式,相对应的制定本院校、本专业“双师型”教师要求标准。
2“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2.1“双师型”教师缺口巨大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也陆续出台。2019年高职院校承担了扩招100万的任务,这本身就加剧了对职业教师的需求。而在《实施方案》中又提出目标: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从方案颁布到完成目标,如何补全“双师型”教师数量上的缺口,是各职业院校面临的巨大挑战。
2.2师源单一,引进困难
目前,各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有比例都还未达到要求,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成为了个院校思考的重点问题。而“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型,即原本在企业任职,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后经过招聘转型或兼职进入职业院校教师;另一类是后天型,即原本是理论型教师,后经过企业任职或者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或资格证书而晋升为“双师型”教师。经调查统计,后天型教师占“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75%[4],更具优势的先天型教师明显不足。但是如果想要加大社会实践人才的引进,院校的待遇和企业相比又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并且这些人员也不一定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1提高教师积极性
查阅的很多文献当中,有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议,基本都是从客观条件入手,而忽略对教师本身主观积极性的建设。为了达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的要求,社会人才引进是不可或缺的,但更重要的是实现本校教师的转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本身才是真正的主体,如果不能提高教师本身的转型积极性,反而增加教师和院校的负担。增加转型积极性,最直观的方法就是与教师利益相结合。“双师型”教师与普通教师相比,在待遇上应该有较大提升。在完成本身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花费额外的时间进行专业培训及考核或进入地方企业实践,成本的付出应该换取相应的报酬。其次,提高晋升空间,例如增加“双师型”教师的专门职称晋升渠道或岗位晋升渠道。最后,增加“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荣誉感和价值认同感,队伍的建设核心就是人的建设,人的建设就是思想的建设。
3.2校企结合
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企结合。但是由于学校和企业的管理方式、运行制度、职业价值观等存在较大的差距,合作途径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双师型”教师是对院校的要求,而不是企业的要求,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利益的创造。所以,单纯靠院校来解决校企结合的问题并不现实。可以在政策上对企业给予鼓励,优化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宏观环境。引导院校和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平台,互利互赢,将企业的实际问题反馈给院校,将院校的先进理论引入实践。积极开发合作项目,创造共同价值,提升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能增加院校的科研能力。另外,遴选一些优秀教师到企业进行兼职或实习,了解企业一线的专业需求和能力需求,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并转化为教学能力。对于企业能力出众的专业人才可以进行特殊引进,培养其理论授课能力和教学能力,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全职招聘这样的人才难度较大,可以采用兼职的方式。对于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教师,还可以采用混合培养的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这样不仅能快速的培养新生代教师的各项能力,还能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
3.3健全培养制度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双师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培养制度。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方向和培养需求,合理的制定培养制度。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针对理论教学能力或实践教学能力明显存在短板的教师,区分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师德师风,并将职业素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内涵融入到培养体系中,结合专业技能职业鉴定或职称等级考评,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前景和路径。做到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双向培养,促进教师更加健康、全面、稳定的发展。
结语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关于如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大院校还处于摸索阶段,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资源,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定位,并建立健全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和优势,培养符合国家发展策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杨成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专业发展与培养路径探究[J/OL].教师教育学报.https://doi.org/10.13718/j.cnki.jsj y.2021.02.006.
[3]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9-2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10/t20191016_403867.html
[4]陈莉崟.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策略研究——基于继续教育视角.现代职业教育.2020(5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