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笋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文化空间理论对当代文化保护与利用产生重要影响。临淄作为齐文化的核心区域,齐文化资源丰富,但是从文化空间理论对齐文化的文化空间进行分析,会发现,该地区文化发展现状并不如意,需要对齐文化空间进行构建,将相关资源进行融合,最终实现齐文化的辐射作用、向外延伸。
关键词:文化空间;齐文化;临淄
“空间”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视为单纯的几何、地理概念,直到20世纪,法国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亨利·列菲伏尔提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他提出了多种空间类型,其中提到“文化空间”一词。文化空间作为独立的术语,首先出现在1988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155次大会上,大会将“文化空间”定义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strong concentration)”,“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2005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之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文化空间”被定义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临淄作为齐文化的核心区域,齐文化资源丰富,但是从文化空间理论对齐文化的文化空间进行分析,会发现,临淄地区的文化发展现状并不如意,需要齐文化空间进行构建,将相关资源进行融合,最终实现齐文化的辐射作用、向外延伸。
一、齐文化的文化空间构建
从现有的资源看,临淄的文化资源丰富,文物、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繁多,但是从文化空间看,这些资源并没有很好地被整合,不同资源不能互动并形成合力进行发力。例如临淄自2004年开始每年都举办的“国际齐文化旅游节”,期间会制定相应的旅游路线,路线主要分为以齐文化博物馆、中国古车博物馆、东周殉马馆等为主的博物馆游,再就是以马莲台、天堂寨为主的集体休闲游。但这两条线并不能很好地构建好齐文化的文化空间,当然齐文化的文化空间的构建仅仅以齐文化旅游节这一阶段性的节点肯定不够的,应该对临淄区域内的齐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文化空间。陈虹在对文化空间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具体分析时认为,“文化空间就是指人的特定活动方式的空间和共同的文化氛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时间性、文化性,且这种三者合一的文化形式是濒临消失的。”“它既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传统节日,也可以是一种宗教信仰形式。 它包括某种特殊文化形式存在或传承的时间与空间、与该文化相关的群体、 连续性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一定特色的节日和庆典活动、民俗礼仪活动,等等。” [1]因此,临淄的文化空间构建也应注重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等方面进行文化构建。
图1.齐文化空间维度图
(1)物质空间的构建
文化遗产是一个空间内的物质存在。“国际社会目前的共识是:世界遗产不仅包括文化遗产,而且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这就为临淄区内的文化构建指明了方向: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物质空间构建。要厘清这种构建,首先要确定的是,不是要将空间内的遗产进行物理移动,而是找到遗产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遗产“部落化”,试图赋予遗产以意义,让大家能对这些遗产能够进行符号解释。
首先,自然遗产方面,临淄境内的自然景观也较为丰富,但不存在完全没有人涉足的地带,这些遗产具有的是文化与自然双重性。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自然事物本身也并不具有意义,是人赋予了它们以意义,使其具有了象征性,然后这些文本才又能被人进行解释。因此这些自然遗产已与人类活动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已被赋予了人类文化属性。例如牛山,它是周朝时期齐国诸侯的重要活动区域,牛山已具有了“王”性的色彩;其西北麓的天齐渊,从齐建立齐就承担了祭祀天主的社会功能,秦汉的皇帝也多次来此祭天。《史记》就记载:(秦)始皇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3]另外汉武帝东巡海上的时候,亦来此祭祀八神。因此,这些自然景观已难与人类文化相割裂。
其次,文化遗产方面,临淄境内的文化遗产可谓之丰富,齐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等等,另外临淄形成了具有齐文化色彩的墓葬文化遗产。在这份遗产体系中,除了以东周殉马坑、太公墓、管仲墓等为基础兴建的博物馆、纪念馆外,还有一系列的可考的陵墓进行了补充,例如田齐王陵、晏婴墓等;而那些无可考的“冢子”也非常多,仅登记在册的就有137座。[4]综合来看,这些历史文物及其遗址构成了齐文化的物理空间。
(2)精神空间的构建
临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繁多,分为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传统知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中医、游艺传统体育、曲艺等几个大类,可谓涉及了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孟姜女传说、蹴鞠、阁子里芯子等更是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跨越了时间进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临淄具有了浓厚的“齐风”,并影响了当地人的社会风俗。例如民间文学“无盐娘娘”的故事广泛流传,临淄人民还编制了“褒姒娘娘生得俊,惹得幽王送了命;无盐娘娘生得丑,保着齐王坐江山”[5]的顺口溜。这些留存至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对历史、民俗、技艺等的现代化审视与继承。
(3)社会空间的构建
临淄齐文化空间对物质与精神空间的构建,必需要依托最后社会空间的构建,只有让群众参与进去了,这个文化空间才能最终得以完整建立,将自然与文化相关的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方向进行厘定,找出他们在当代的价值,并构建相应的体系,形成一条条可视化、可参与的文化路线,最终营造具有齐文化特色的文化空间。
二、齐文化的文化空间融合
对临淄齐文化的文化空间的体系构建的完成,接下来要实现的是不同体系各要素的融合、体系的交叉,最终营造完整的文化空间。
这种融合首先展现在不同文化元素间的融合。王春红在对对温州市的文化空间的融合进行分析时,认为当地实现了“戏台、祠堂、农村文化礼堂的有机融合”。[6]此融合是基于物理空间的融合,这就类似于临淄所涉及的博物馆路线旅游,将具有同质色彩的空间的固定遗产进行有效的融合。但在临淄内,这一的融合方式士远远还是不够的,不能有效地利用好临淄的齐文化资源。
临淄境内的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联系密切,可以很好地进行整合,构成全方位的融合。以牛山为例,它除了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可供人的游览以外,还承担着重要的民间信仰功能,而这一功能是从先秦时期就传承下来的。在临淄,“赶牛山”是当地人民重要的集会活动,是当地重要的庙会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九月九,数以万计的人会来到牛山,赶牛山也成为了山东省大规模的民俗活动之一。“牛山”的名字由来的传说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非物质文化色彩,再辅以齐王及其臣民在牛山的历史故事,牛山这一自然景观的文化属性就显得愈重了。在这场庙会活动中,管仲纪念馆为这场庙会提供了重要的场地支持,它还可与附近的田齐王陵、马莲台、太公湖等景点相有机结合,共同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庙会物理空间。在庙会活动中,民间歌舞及戏曲表演、祭拜先祖等活动的开展,能让整个庙会呈现出很强的人文气息。梧台庙会、公泉峪庙会等庙会活动,也都具有此融合特点。从这点分析,这样的民俗活动,更偏向于乌丙安提出是“俗信”概念。[7]
总得来说,临淄齐文化的文化间的融合,应本着以地域空间展开,以齐国历史成语故事、民间信俗等非物质文化为支撑,跨越时间,古今对话,实现多种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文化间的融合,共同营造文化空间。
三、齐文化的文化空间外延
对文化空间的外延分析,其实是建立在保护、利用与传承的基础上来分析的,具体应从传承发扬、制度保护、媒介宣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这三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要想文化能够继续,人作为主观因素,在保护与传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承担着传承重任,自己首先要不断加强技艺等的磨练,争取更多的人能了解并喜欢上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发现文化空间内各元素的文化魅力,最终实现个人主动接受、保护、传播这些文化遗产、项目。
对于政府等职能机构,制定相应的文化保护措施与规定,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加大文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完善文化接班人培养等,则会为文化空间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制度与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加强与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让这个文化的空间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文化空间最终形成与产生影响则需要传播的介入。这种传播不仅从从文化传承者、文化体验者、文化保护者等内部人员间的传播主体之间关系进行分析,还应从传播媒介进行深入研究实践,尤其我们现在正经历着以网络为主的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传播力及其合力,实现对文化的传播致效,成为当代必须要面临的时代课题。
四、结语
临淄作为齐国故都,其区域内有着丰富的齐文化元素,这些元素间能够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富含“齐文化”的文化空间。临淄只有将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元素进行激活,才能使得这个文化空间具有活力,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对话,实现其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J].文物世界,2006(01):44-46+64.
[2]蔡靖泉.文化遗产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8.
[3]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第六[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542.
[4]淄博市临淄区文物管理局.临淄区文物志[M].文物出版社,2015:72-80.
[5]《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纂委员会.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齐鲁书社,2009:86.
[6]王春红.戏台·祠堂·农村文化礼堂——文化空间功能的有机融合[J].四川戏剧,2019(01):127-131.
[7]乌丙安,胡玉福.“俗信”概念的确立与“妈祖信俗”申遗——乌丙安教授访谈录[J].文化遗产,2018(02):1-7.
项目来源: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项目编号:ZD202008317
作者简介:王笋,山东淄博人,淄博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华夏传播与戏剧影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