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中德贸易往来和经济复苏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2期   作者:陈诗凡 仲靓 林子怡 王羽
[导读]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个国家都陷入困境,
       陈诗凡 仲靓 林子怡 王羽
        南昌航空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西南昌  330063
        摘  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个国家都陷入困境,在经济方面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危机和经济危机,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由于国际疫情不断恶化,在生活需求遭到抑制的情况下,大量外贸订单被取消,中国作为目前最大的出口国家,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与德国始终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中德贸易往来也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此次疫情对于经济以及中德间贸易往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次疫情期间,中国和德国携手合作共同面对经济下滑的危机时积极采取举措,促进了中德两国友好合作,一方面有利于两国之间的经济复苏,振兴经济,共战疫情;另一方面体现了大国之间的协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德国;疫情;经贸;影响
        一、中德两国目前的经贸状况
        (一)中德贸易总量分析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出炉的报告显示,尽管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蔓延,德国在2020年的对华销售仍比2019年增长3.0%,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为2121亿欧元。从季度看,德国对华出口业务在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环比下降8.3%;二季度,同比降幅缩窄至4.4%;三季度,随着中国市场的强势反弹,德国对华出口再次增长,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3.0%;四季度,德国对华出口继续同比增长,涨幅达8.6%。2021年1月份,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达到75亿欧元;进口额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达到105亿欧元。因此,中国也继续保持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
        2020年,德国的大部分进口商品来自中国,大部分出口商品出口到美国。2020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1163亿欧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5.6%。中国对德国进口的重要性正在稳步提高:1980年,中国在最重要的进口国中仍排在第35位,1990年已经排在第14位。而如今,自2015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0年,大多数德国产品出口到美国,中国排名第二,总量为959亿欧元,同比下降了0.1%。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过去5年来中国对德国首次实现贸易顺差。对此,德方专家和媒体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德贸易不但有量的优势,还在不断寻求质的提升。根据德国商会2020至2021年度企业信心调查,绝大多数在华德企看好中国经济前景,计划在中国进一步投资。
        (二)中德贸易结构分析
        在进口方面,2020年德国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是数据处理设备、电子和光学产品,为1141亿欧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3.8%)。汽车及汽车部件进口大幅下降至1098亿欧元(-14.5%),这些商品在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排名中仅名列第二,化工产品位列第三位,为792欧元(-8.7%)。
        在出口方面,2020年德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汽车及汽车部件。然而,新冠疫情导致了异常急剧的下降。根据初步结果,2020年德国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为1867亿欧元,这比2019年减少了16.9%。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为机器和化工产品,它们的出口额分别为1741亿欧元(-11.4%)及1111亿欧元(-6.3%)。?
        除此之外,2020年,德国在机械(961亿欧元)、汽车和零部件(769亿欧元)和化工产品(319亿欧元)的出超最高。在入超方面,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农产品,它们的入超总值分别为365亿欧元及208亿欧元。
        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德两国经贸合作带来的影响:
        (一)对中国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的核算,我国的GDP一季度同比下降6.8%,改革开放40年来首次出现了经济的负增长。其中,第一产业下降3.2%;第二产业下降了9.6%,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第三产业下降5.2%。同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影响,未来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该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同比下降6.4%,一般贸易进出口下降0.7%,受到了较大影响。
(二)对德国的影响
        同样,德国经济也受到了来自新冠肺炎疫情的强烈冲击。同样是2020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环比衰退2.2%,是德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也是自德国统一以来的第二大降幅。一季度同比下滑1.9%,国内需求下降1.1%;出口下降3.2%,进口下降1.7%。德国联邦政府预计接下来还有更大程度的降幅,这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得到了证明。
(三)对中德两国双边贸易的影响
        同时,据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的第一季度中德双边贸易的总值为528.5亿美元,下降11.4%。其中,对德国出口20.7亿美元,下降10%;自德国进口297.8亿美元,下降12.5%。贸易逆差67.1亿美元,收窄20.1%。
        随着疫情的持续冲击,2020年第二季度德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呈下降趋势,对其他国家的贸易规模也都有所下降,而德国对中国的贸易额却大幅上升,德国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度也明显提高。回首全年,前三季度中德贸易额出现微跌情况,10月开始德国对中国出口贸易开始回升,2020全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较同期上升3.9%。两国政府间对话、交流、合作、互访频繁,携手合力抗击疫情,推动了中德两国经济在各个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共赢与合作。
        中德两国的互为利好,友好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对两国的在第二产业方面的经济复苏产生了巨大帮助。疫情期间中国经济恢复迅速,也提高了德国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的业绩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2020年疫情对德国的冲击。“去年,中国正式签署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是一份东亚一体化相关协议。因此,抓住中国这个大市场,德国就距离东亚市场更近;而抓住德国这个市场,中国就距离欧洲市场更近。中德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对中国好,对德国好,对欧洲经济尽快走出衰退也好。”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强调说。
        三、中德两国在疫情期间为经济复苏所采取的纾困举措以及民众态度
        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呈衰退趋势,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国际贸易往来大幅度减少,产业链供应降低,与此同时失业率、政府预算赤字及各国债务皆迅速增长,各大工厂企业、服务行业及旅游业、航空业和交通业皆受防控工作影响而大范围停顿。疫情爆发以来,2020年6月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2020 年全球增长率预计为–4.9%,比 2020 年 4 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预测降低了 1.9 个百分点。该报告承认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对 2020 年上半年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更为严重,全球经济的复苏将比之前预测的更为缓慢。防疫政策的实施迫使大部分经济活动趋于停滞,疫情中的社交隔离措施导致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经济活动的减少也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减少,从而降低民众消费欲望,民众消费信心的降低又反作用促使经济行为的减少,由此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为防止经济崩溃,各国都纷纷为经济复苏采取措施,而中国在全球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2020年在疫情的冲击之下中国经济仍然增长了2.3%,在经济复苏进程中中国已领跑世界。这正得益于中国政府迅速、高效的纾困举措。

中国经济复苏的出色成绩首先归功于其有效的防控工作。疫情爆发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戮力同心,坚持贯彻落实上级总要求,打响抗击疫情的人民战役。中国政府迅速对突发疫情做出反应,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三个月左右在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中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最终全国防控工作成功实现常态化。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说,迅速有效的防控措施帮助中国控制住疫情,使中国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其次,中国对宏观政策的精准把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面向个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地方财政等四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措施,对患者以及一线医护人员给予补助,对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延长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亏损最长结转年限,减少各省增值税等。“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其促进发展的两大特点,一是高科技驱动经济增长,二是以高质量增长为导向的经济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印度孟买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前主席库尔卡尼说。最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也离不开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作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也正在进入复苏轨道。德国联邦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于2020年九月表示,经历了春季的停摆后,德国经济开始迎头赶上,这得益于德国联邦政府实施的前所未有的经济保护伞计划,推出总额超过一万亿欧元的经济刺激。同中国重视防控工作不同,德国联邦表示,曾实施过的“封城”措施不太可能再实施了,若有新增感染数,会采取有针对性的区域限制,以便逐步发展经济,同时考虑到德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疫情发展情况,德国经济复苏进程可能会以一种缓慢的速度持续向前。事实上,相比欧洲其他大型经济体,德国经济复苏速度比较突出。原因之一在于德国工业抗危机的韧性较强。据慕尼黑经济研究所(IFO)所长福伊斯特表示,“德国的出口行业非常灵活:如果一个市场的状况不佳,就会开发其他市场,特别是东欧”。与中国政府相同,德国联邦政府同样做出了一系列的财政举措:提高短时工津贴的弹性,中型企业和自由职业者可以申请过渡救助,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以及税收减免等措施。
        对于在疫情期间采取的这些措施,4月2日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邀请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及侨界代表连线直播采访时,吴恳表示:中德经贸合作的动力和潜力会在疫情后不断释放。不少关注中德两国双边贸易的广大民众表示,疫情期间中国的经济恢复之迅速,有助于增进两国经济的友好合作。中国疫情整体控制得好,消费市场能够及时复苏,供应链也恢复的快。同时,德国对华出口的强劲增长,显示了中国市场对德国制造产品的巨大需求。民众们对两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友好合作给予厚望。
四、中德两国在推进经济复苏工作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中国和德国都在对方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给予了对方最大的帮助,捐赠了一大批必须物资。“中国疫情防控做得好,经济率先恢复,这对德国企业是好消息”,默克尔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期间这样表态。在这个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导致全球经济濒临衰退的情况下,中德两国的经贸密切合作,不仅对两国的经济济复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世界经济复苏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增添了巨大的动力。
         (一)机遇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全球经济都面临危机,中德两国也不例外。中文中“危机”一词中蕴含着一个道理,有“危”就有“机”,中国同德国一道,一起努力,把面临的危机转化为一个个机遇。
        中国对于疫情的有效防控有力地扭转了疫情局势,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这对于德国来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市场也再次启动,这一点可以作为德国经济复苏的加速器。比如,众所周知,德国的汽车产业发达,生产的汽车品质高,大受中国市场青睐。中国经济恢复正轨后,德国汽车的销售量也拿到了漂亮的业绩单,这无疑对于两国的复工复产方面都有了相互支持,也为经济复苏发掘了更大的潜力。有“新丝绸之路”之称的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了中德两国间重要的物流大通道,在疫情冲击下中德两国更懂得了携手共进,在化工、医药、机械等许多领域带来了共同机遇。
         (二)挑战
        虽然两国的经贸合作对于两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机遇,但是道阻且长,鉴于全球疫情依然严峻且充满不确定性,两国未来的经济复苏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疫情容易反弹,所以经济复苏也易出现波动。德国依赖出口经济和高端制造业,中国是全球的贸易伙伴,而就全球疫情来看,暂时没有好转的趋势,导致两国的出口额下降;中德两国民众在疫情好转的时候对疫情放松警惕,导致了疫情的进一步反弹和企业再一次面临难关。中国的国内疫情有时会在某个地方零星爆发,而德国采取措施小有成效后的疏忽,导致了如今的疫情已经回到了最严重的情况。这对于两国经济复苏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五、对未来中德两国经贸往来合作共赢的展望以及对策
        中德两国贸易合作在疫情期间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例如贸易结构失衡,贸易逆差的增加也加剧了两国的贸易结构不平衡,而面对这些挑战,中德两国也在经贸方面采取了众多对策。即使疫情肆虐,但两国间的合作交流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中德在很多方面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互利合作,推动了两国企业的共同发展进步,也将为双方带来更大的发展。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指出在5G网络、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领域,中德之间都有很大合作潜力,有待共同挖掘。
        众所周知,中德两国都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始终保持重要的伙伴关系,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这也体现在中国企业近几年在德国投资兴业越来越活跃,这对于两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汽车业是中德合作的重头戏,而电动汽车则是汽车领域合作最新亮点所在。其次,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设立研发中心已逐渐成为中企在德投资的崭新亮点。国际咨询机构毕马威最新报告显示,接受其调查的中资企业已有30%在德国当地开展研发活动。“这体现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升级。”
        德国新政府强调的若干发展战略与中国正大力推进的经济转型升级有不谋而合之处。华为德国公司副总经理托尔斯滕·屈佩尔认为,德国本届政府大力强调“数字化”,中国则追求更加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消费将迎来升级,这就创造了相当大的合作空间。他也由此看好未来两国合作共赢的空间。
        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方面,德国经济界也表现得愈发踊跃。我们注意到德国经济界已经对“一带一路”表示出了很高的合作意愿和热情。有越来越多的中德企业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挖掘合作潜力,在互利中共赢。我们相信,未来两国还将继续加强其他方面的联系,展开更多的交流,并且中德两国的密切交流必将为两国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两国经济巨大的互补性也让我们看到了良好的前景。
        我们期望在未来疫情之后,两国发展能够结合自身特点,使两国经贸都能得到复苏发展。我们相信中德经贸合作的动力和潜力在疫情之后会不断得到释放。中德秉持包容开放的原则,继续深化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交流和协助,以更加卓有成效的中德关系带动中欧关系,以中德合作的稳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合作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马琬清.新冠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09):34-37.
[2]刘栩畅.新形势下推进中德经济合作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20(15):48-49.
[3]单莉萍.中德双边贸易产品结构与不平衡分析[J].营销界,2021(02):37-39.
[4]寇佳丽.中德经贸未来可期[J].经济,2021(04):108-110.
[5]德国联邦统计局 http://www.statistik-bund.de
作者简介:陈诗凡(2000-),女,汉族,福建福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德经贸关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