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比较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2期   作者:夏溦
[导读] 人在社会生活当中必须具备交际能力
        夏溦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人在社会生活当中必须具备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地域拓展也就成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国际往来越来越密切。因此,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适应了社会时代发展需求。但是目前能够发现,我国跨文化交际人才数量相对较少,这是因为他们尽管能够熟练的运用外国语言,但是对于这些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了解程度较低。本文主要站在语言比较视野下探讨了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具体方法,最终可以帮助培养学生们具备语言差异意识,提高识别语言差异的能力。
        关键词:语言比较;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
        引言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与人交往和沟通,通过提高语言运用的熟练度和文化的了解程度,进而将自身的交际能力提升。而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比较中国与外国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了解差异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但是,目前我国针对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相对不足,这类人才的数量相对较少,也导致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可以对我国的对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等产生较大的帮助。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一)跨文化交际定义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跨越民族、性别、地域等各方面的文化,也就是来自于具有较大差异性的文化背景的人们展开具有符号性特征交流的过程。跨文化交际相对有效的目标是能够在相同情景之下给予具有区别的个体实现共享的价值。
        (二)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一是即时互动性。跨文化交际侧重人在社会交往时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具有着即时性的特征;二是具有着交流主体具有着差异性的特点。由于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文化背景具有较大差异的人们之间展开的交流,因此其在交流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性特点。表现在信仰传统文化这类生存文化方面的差异、行为方式和习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个体角色与文化身份方面的差异;三是信息存在着不对称性。由于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在身份、行为方式以及深层次的文化背景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势必会导致出现交际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部分冲突和误解。
        (三)语言比较概述
        语言比较并非仅仅指的是语法、句子结构、词汇和发音等方面的比较,还包括了语言背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例如:宗教信仰、人文内涵、思维、精神价值取向以及说话习惯等。因此在进行语言比较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除了语言本身之外,还能深入到背后的文化背景与理念等多方面的问题。
        二、语言比较视野下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意义和价值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是最重要的沟通桥梁,但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在交际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开展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一般来说会运用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沟通,也下意识的认为对方也会运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随着沟通。这样的跨文化交际往往会使得双方出现思维上的冲突和语言上的矛盾,最终导致交际失败。因此,运用语言比较的方式来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是跨文化交际更加顺利,减少冲突。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与其他国家展开沟通,但往往存在着沟通不畅、存在误解等多种问题。这也使得国家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可以解决上述存在着,沟通不畅和在语言沟通过程中存在误解的问题;
        二是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目前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开展跨文化交际。而培养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则是能保证各国合作谈判的沟通顺利开展,减少出现由于社会关系、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礼俗原则等方面冲突而导致交际失败的情况;
        三、语言比较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策略
        (一)明确外语教学目的
        开展外语教学其根本上是为了要让学生能够培养出应用外语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与技能,这也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必须要秉持着这一教学目的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外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这几种语言技能当中,“说”这一技能掌握起来相对较难。能否应用外语开展交际活动取决于是否会熟练的应用“说”这一项技能。这是因为语言本身是从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学的当中必须要遵循运用听和说来引导语言教学,遵循语言教学的实际规律。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相当重要,是推动学生自主自愿的理解和熟悉新的交际对象与文化,并且愿意做出改变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但是跨文化意识的提升和具备是一个长期性的发展历程。一是对新文化理解并尊重,同时乐于和这些新接触、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在课堂当中引进有关其他国家文化和生活习惯,让学生在日常接触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对该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二是积极核心文化的人进行交往。教师需要引导这些学生和就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展开交往,教师可以作为二者沟通的桥梁;三是愿意加深对新文化现象与交际行为的理解程度,并相信这些现象具有合理性和历史渊源,并愿意主动和理解这些新文化交际的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三)开展语言比较差异教学
        要对现有的教材中的内容充分挖掘,提取其中存在的文化信息,而且还要及时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交织在一起进行差异化对比。
        1.开展中外文化差异对比
        中外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去与未来的取向差异。中国文化对过去历史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比较重视,对人的评价往往已过去所获得的成就为标准;而西方更加重视潜力,注重未来的发展,往往是以当下的才能和水平进行评价;二是精神和现实的价值取向差异。中国文化对于精神方面的重视程度较高,例如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等;而西方更加重视现实生活,讲究平等和及时行乐的社交原则;三是集体与个体的价值取向差异。

中国相对看重集体的力量,而西方文化中崇尚个体的独立性,讲究个性解放。在这些中外文化差异对比的基础上,挖掘以上的内容,并且在课堂上为学生展开比较,让学生可以理解这些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可以尊重外国文化,树立起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进行中外语言对比
        中外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桥梁。其中“听”和“说”是对双方了解的重要渠道。掌握语言首先要掌握语言的语音特征。正确的外语发音可以帮助语言本意的表达,同时也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误会。语言的差异性和他本民族的语音特点和构造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汉语的语调与英语的语调相比,具有构型、辨意、修辞以及分界等多种功能;而英语的语调更加突出在句子当中突出声调,以此来表现出情感的不同。而且在语法、句子结构、词汇等各个方面中外都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这些差别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性,而且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去开展跨文化交际,减少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
        (四)科学编写现有的教材
        教材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要想真正培养出跨文化交际人才,就必须关注教材内容的科学化编写,要注重在其中增加有关语言比较的内容。
        一是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引进和字边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融入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教育手段,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视野;二是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现实社会的发展情况,例如可以引进在相同时间段内中外发生的国家大事,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特征,提高对学生思想启发性;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来挖掘教材当中语言对比的内容。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语言背景。而且教师还可以将每个单元的主题作为背景,积极搜索一些影像资料和图片来充实教学内容,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调动起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优化现有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体系
        在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体系当中,文化教学是核心部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过去的中外语言文化教学当中,缺乏足够的目标性和灵活性,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非常差。因此,在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人才培养体系当中融入中外语言对比,积极充实有关本国和国际上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优化整体的教学目标。例如通过设置国内外的时事讨论课程,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获取的知识来讨论与分析目前国内外事实出现的原因以及结果。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辨析和灵活思考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加强对国内外语言文化的理解程度。
        (六)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教师面对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必须要保持中立态度和理性对待,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就是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平等和文化多元化的理念,进而实现正确的价值观念。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是文化差异,如何对这一障碍进行克服是世界上共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致力于引导学生构建起正确的文化价值理念,帮助学生从多个渠道、多个层次了解中外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真正的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七)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人才的培养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为了能培养出具有广阔视野的跨文化交际人才,高校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而且不断的拓展自身的教学策略。例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小组学习的模式,要求学生建立小主,教师通过设置相应的主题引导学生发现中外语言存在的差异性,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内部积极讨论和比较中外语言;另外,还可以与国外的高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是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积极了解到国外在语言和文化等各方面与本国存在的差异性。通过把语言比较和各种教学策略相结合,提高跨文化交际人才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
        结语
        在当下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运用语言比较的方式,要注意的是,语言比较不仅是语法、句子以及词汇等各方面的比较,而是还包括语言背后存在的文化比较。因此在人才培养当中,除了在语言方面进行比较外,还要积极比较文化。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在语言比较视野下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建议。希望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媚.基于应用导向的高校外语跨文化交际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5):58-59.
        [2]梁婷婷.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域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1):77-79.
        [3]刘爱玮.跨文化交际下的高校俄汉口译教学研究与实践——以A大学俄汉口译课程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1):83-85.
        [4]魏衍学.大学生英语通用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6):56-60.
        [5]程佳钰.“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对策探讨[J].散文百家(理论),2020(12):165-166.
        [6]周维利.“一带一路”视野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1):193-195.
        [7]全小燕,熊璐,李文勇.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珠三角对外贸易跨文化交际人才需求分析——以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20(10):72-76.
        [8]张小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20):42-44.
        
        作者简介:夏溦,女,(1986.11-),助教,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比较文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