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2期   作者: 谢兵
[导读]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美术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
        谢兵                 
        四川省安岳中学 642350

        【摘要】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美术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然而,受教学目标知识化、技能化的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基于此,首先概述了欣赏课程与审美能力之间的关系,然后就如何在欣赏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创设教学情境、结合课程需要、紧扣学生实际、巧用实践活动等,希望对美术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初中美术;欣赏课;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知识学习、素养提升乃至全面发展都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不仅如此,美术课程还是中学阶段美育教育的主要课程,肩负着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重任。就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实践而言,虽然取得了一定了进步,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课程教学目标的知识化、技能化。教师将美术知识传授、美术技法训练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和美术课程的本质属性相违背,也与美术课程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不相契合。文章基于此,就初中美术欣赏课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美术欣赏课程与审美能力关系分析
        美术课程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以及课程教学实践的逐步深入,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做了界定,主要可以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部分,不同部分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欣赏?述评的教学任务即通过美术家、美术作品的介绍与分析来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作为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生活情趣的养成、文化素养的提升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就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而言,审美能力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艺术感知能力,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以及创作背景出发,感受作品中的内容与精神;第二、艺术分析能力,从艺术中的表现手段出发,分析作品的创作技法以及具体效果;第三、艺术批判能力,从更高的层次出发,对艺术品进行深入的评判。欣赏课程与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体两面,欣赏课程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完善欣赏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必然途径。        
二、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研究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审美兴趣。

“学以趣为先”,兴趣是学生美术课程学习的先决条件,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客观需要,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以兴趣激发为首要因素,而教学情境的营造则是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学校层面要做好校园教学情境的营造,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校要从美化校园的角度出发,在校园各处布置一些精美的工艺品或名人画作;其次,班级层面要做好教室情境的营造,课堂教学目前仍是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成长以及美术教学的需要在教室周围张贴一些教材中的插图,比如《寻古探幽》中的壁画、《中国古代书画》中的名人字画等;最后,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出发,借助多媒体技术,如图像、视频等,将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其审美兴趣。 2.结合课程需要,丰富审美对象。美无处不在,因而,人类的审美活动也无时无刻地不在发生着。教师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中,不能仅仅从教材出发,而应该从更广阔的社会、自然、人生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的认知力与创造力。 3.紧扣学生实际,把握审美心理。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他们脱离了小学阶段的幼稚,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更高年级的学生那样成熟,认知心理与思维方式中还有不少稚嫩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紧扣学生的认知心理,尤其是审美心理,采取好适宜的教学途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中更偏向于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内容,这有助于消除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膈膜感,教师可以利用此点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入生活资源。        4.巧用实践活动,训练审美技能。审美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包含对美的认知、理解、分析、评判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具备高超的审美技能,换言之,审美技能是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内容。因而,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生审美技能的训练工作,实践活动则是最佳选择。美术实践活动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而开展的各项动手活动,这不仅是落实美术技能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客观需要。就以《身边的物品》教学为例,本课可以归纳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之中,主要通过大量图片向学生展示了静物画的技法,对学生描绘工具的选择、描绘角度的确定等都有积极意义。我在教学中,就采取了活动教学法,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而描绘对象则集中于课堂之中,可以是教室内的书桌、板凳、课本,也可以是教师从外面代入课堂的各种水果。为了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我在活动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水果组和文具组,两组学生进行素描比赛,绘画完成后交给教师评分,并互换绘画作品作为礼物,不仅起到了课程教学的作用,还调节了课堂氛围。
 三、结语
        美术作为中学阶段美育的主要课程之一,自然以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然而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限制,此一教学目标并未得到有效落实,最为典型的便是教学目标的知识化,技能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不可避免地制约了美术教学所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需要有意识地矫正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审美兴趣、审美对象、审美心理乃至审美技能等角度出发,采取好相应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红梅.谈中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培养[J].体音美教学,2009(05):223.
【2】郭红涛.浅谈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百花园地,2011(02):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