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民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 250100
摘要: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难度较大,但又是电力系统建设事业中的重点内容,因此以规范化的方式做好建设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以电力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特点为立足点,围绕具体的施工技术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推动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助力于现代电力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
1导言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的选择与作业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所选技术工艺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施工效率及质量。很多情况下需要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为达到与设计一致的施工效果,需要提前综合各项条件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并科学分析可能会遇到的施工问题,提前做好预控措施。尤其是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监督,每道工序均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进行验收,提高施工质量,从根源上来杜绝各类问题的发生。
2配网架空线路常见施工问题
2.1杆塔设置不合理
杆塔为架空线路施工的重要内容,如果其设置不合理,将会对配网的实际运行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很容易出现倾斜、倒塌等事故。一般来讲无论是施工区域风力是否超过10级,在设计及施工时均要保证杆塔不会受到风强度产生的破坏,保证其在投入使用后可以保持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为降低施工难度与建设成本,造成塔架强度过低、风振系数设计不合理、选址不合理等,而导致实际施工质量未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
2.2线路运行不稳定
线路的稳定运行是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是保障电能高质量传输的关键。在实际施工中,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架空线路的设计与施工遗留问题较多,因为人员经验不足,且缺少专业技术设备的支持,前期勘查不到位,方案的选择存在较强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对施工区域地势、地质以及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分析不深入,这样就出现了线路混淆的问题,无论是施工还是使用均存在较大的隐患。随着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架空线路施工更加注重前期综合勘查,根据勘查报告来设计可行性最高的施工方案,选定最佳施工路径,这是实现高效、高质量施工的重要保障。但是很多架空线路工程,在此方面的执行效果上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包括未对线路进行优化设计、关键点的检查,在正式供电后就会大概率出现电力事故,影响区域供电。
2.3避雷设计不到位
架空线路在野外环境运行,除了风力因素带来的影响外,还要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例如科学的配置耦合接地线,并配套安装避雷器,及时将雷击产生的过大雷电流导入地下,避免造成线路损坏。除了常规避雷设计以外,对于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区域及冰雪覆盖的区域,需要做好科学的避雷设计,注意避免在山脊位置设置转角塔,以免造成线路结冰。目前尚有许多架空线路防雷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当线路遭受雷击时,无法及时处理的雷电流便会造成线路断裂、短路等故障,不仅无法正常供电,后期处理的难度也比较大。
3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要点
3.1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施工前首要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勘察,根据地理环境特征来确定最佳施工路径,降低作业难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线路杆塔基础型式可概括分为两类:即大开挖基础和原状土基础。大开挖基础主要包括台阶直柱基础、板式直柱基础及插入式基础等;原状土基础包括岩石嵌固基础、岩石锚杆基础、掏挖基础、桩基础及联合基础等。在无地下水的硬塑粘性土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中,铁塔作用力较小的杆塔适用于掏挖技术,合理确定掏挖位置,掏挖基础需要利用混凝土浇筑灌实,确保杆塔基础的稳固性。
如果是岩石地区,需要合理采用岩石嵌固基础、岩石锚杆基础施工技术,施工时要注意不得损坏岩石的整体性。对于地质条件为流塑、地基持力层较深且基础作用力较大的杆塔,易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此施工技术不需回填,可最大程度保持原地形地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该类基础主要靠桩身与土的摩擦力、桩端承载力及原状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来承担上部荷载,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大开挖基础施工技术适用各类地质、各种塔型,该种基础最常用的有台阶直柱基础和现浇板式直柱基础,基础施工时要求连续浇筑到顶,一次成型不准留施工缝,提高基础整体稳定性。该类型基础主要特点:混凝土量大,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但近年来,为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限制了该基础型式的大范围应用,仅在受力较大的转角塔或者是在地下水丰富、流沙等容易引起塌方问题的地段中应用。在有水流冲刷的区域,还需要设置基础围堰。
3.2杆塔施工技术
杆塔按结构材料分为:木杆、金属杆和钢筋混凝土杆等,最常用的是镀锌角钢塔和钢管塔。塔材在运输中要注意防碰撞,做好防护措施,装卸时要安排专人监管,运输到场地后要保管好。组塔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特别是基础根开、顶面高差、对角线、地脚螺栓布置及外露尺寸、砼强度等,基础经验收合格。分段组塔基础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整体吊装立塔基础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对于满足吊车进入的场地采用吊车组塔,施工前对组塔场地进行平整压实,满足吊车支立要求;对于不能进入吊车的场地采用抱杆组塔。抱杆组塔采用分片组装,先安装塔脚板、塔腿,再分片安装塔身、塔头、导线横担地线支架等。采用吊车组塔时,小型塔可地面组合好整体吊装组立;对于大型塔可分段组塔,先地面分段组合再分段吊装组塔。铁塔组立要控制好安装偏差,例如电压等级110kV 、220~300kV 、500kV杆塔组立的允许偏差分别为:结构根开±30mm、 ±5‰ 、±3‰;杆塔结构面与横线路方向扭转 30mm 、1‰ 、5‰;双立柱杆塔横担在主柱处的高差(‰) 5 、3.5 、2;直线杆塔结构倾斜(‰)3 、3、 3;杆塔结构中心与中心桩间横、顺线路方向位移(mm)50、 50 、50。
3.3架空线路敷设
根据线路的作业环境和电压等级的不同,所选用的放线方法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常见的放线方法有张力展放、拖地展放两种,选择张力放线时,注意导地线不要与地面及塔身等接触,可有效地预防导地线磨损,同时又能够保证较高的作业效率,但是因为是机械作业,此方法成本高。另外,在放线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导地线是否出现破损,同时注意将线路水平张力控制在最大张力的20%以内。紧线前需要确认导地线所在滑车中的位置,预防紧线过程中导地线脱槽,将线路捋顺确认没有绞绕的情况,然后才可以组织进行紧线作业,并进行导线压接及连接。
3.4防雷接地施工
架空线路的防雷接地施工,铁塔采用方形环加放射线的接地装置逐基接地,全线路架设地线,地线对铁塔逐基直接接地,无需用地线绝缘子。通过塔架的金属结构可以达到一定防雷效果,安装相关接地引导装置,将雷击产生的过大雷电流引入地面。导线采用绝缘子与杆塔绝缘,对线路杆塔安装均压环、屏蔽环、氧化锌避雷器等,内置避雷器柱式绝缘子,或安装双向穿刺型放电线夹,应用双向穿刺型放电线夹时需要考虑季节性因素,配置相应的扭矩螺母、扭断螺母以及紧固线夹。用上述方法来实现对线路及设备的可靠保护。
4结语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特殊的环境下,气候以及地质条件等对实际施工带来的干扰非常大,必须要提前做好综合勘查,来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同时结合实践经验,确定施工技术要点,把握好每个节点执行的规范性,减少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漆勇.解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22):50-51
[2]刘坚钢.试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