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红
济南黄河长清大桥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 250300
摘要:建筑工程具有技术性和综合性的显著特点,在施工中会涉及较多专业的工作内容。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是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技术的专业性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项目要求;施工管理的科学性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两者的结合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应确保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和施工管理的科学性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安全风险事故,确保项目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措施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一期工程总体建筑面积6.45万m2,包含了8栋高层楼房和地下停车场,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整体良好,不过在边缘位置,因为临近旧河道,地基相对较软,可能会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从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的角度,需要切实做好施工技术应用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目前已经成为工程项目开工阶段中,场地工人普遍使用的一项施工技术,而且这项技术的实践效果也特别理想,对于强化工程项目的整体建造水平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推进作用。通常状况下,所谓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实就是行业内经常提及的框剪结构,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期间,在建设物的框架结构中设置剪力墙,用以增强建设物内部空间结构的灵活性,从而达到提升框架结构的安全稳固性。与此同时,基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囊括了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这两种建筑结构,所以其在抗侧力方面存有差别,这样就决定了二者单独使用结合使用的效果有所差异。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使用具备了很强的灵活性,施工流程简单,抗震能力、安全稳固性等优势,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
2.2地基与混凝土技术
地基与混凝土技术是结构施工的重要工作内容,建筑结构对工程质量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工程技术人员应提高对施工中地基和混凝土技术应用的重视度,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地基技术决定了工程建筑的稳定性。我国的建筑工程具有地质条件差异性大的特点,地基技术受项目实际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多数项目的工程地质情况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最常见的是软地基,软地基的特点是土质松软且含水量大,支撑力不足,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应采用适当措施增强地基的稳固性,常使用的处理技术有加固、注浆、加筋、换填法等,工程技术人员应结合项目要求和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以小型建筑工程为例,由于工程体量较小,地基基础的施工面积不大,可使用换填技术提升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原因是换填技术的工作量较大,需要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适用于小型建筑工程。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建设的重要工程材料,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原材料、使用部位、混合比例和浇筑操作要点等技术细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灌浆操作时,根据施工当天的天气情况确定防潮层的设置、混凝土添加剂、钢筋标号和使用量,使混凝土的施工作业达到项目质量要求。
2.3电气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施工中,电气施工技术同样非常关键,考虑到电气施工的高风险性,在施工环节必须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保证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提升电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对电路进行接地处理,做好连接位置的绝缘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电路故障,规避风险隐患。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3.1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应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管理者应在施工前,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研究结论制定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使制度的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够提前防范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例如开挖基坑前,制定详细的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可通过方案明确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是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不会出现坍塌等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基坑边缘的防护工作。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工程作业人员都能明确岗位安全职责,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意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可有效提升现场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筑工程基坑监测技术。
3.2现场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项目实际,制定完善的质量检查计划,建立科学的质量检查制度,对施工各环节的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建立有效的现场质量巡检机制,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有效控制各类工程隐患,提升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效率。完工后的质量管控。管理者应重视完工后的质量管控工作。完工后的质量管控以工程调试和质量评估为主,需要质检单位按设计图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核查,发现问题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质检人员还要对整改后的工程进行二次核查,科学分析、评估工程质量水平,直到确定工程质量满足项目要求和规范标准。
3.3恰当安排施工的进度
一直以来,施工活动的进度,都是现场管控的关键内容之一,对于房建项目的意义极为重大,为了进一步提升此项管理的成效,企业应当编订出针对的进度计划,并明晰其中的工期。在现场之中,要定时的对比实际进度与设定进度之间的差异,一旦察觉出滞后问题,要马上查找其中的诱因,并做出整改,总之,务必要保证依据计划的工期,来完成各项作业内容。
3.4做好安全宣传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使得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树立起安全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该对安全宣传教育的方式进行创新,借助演讲、竞赛、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其作业行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5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
建筑项目工程都存在建筑范围较大,工期周长较长的施工特点,建筑团队很可能在1~2年内连续独立完成建筑项目,在这么长时间内依照施工技术要求与建筑施工特点制定特殊监管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建筑团队若缺乏相应监管会始终呈现出一盘散沙状,施工细节质量也无法得到相应保障,为此,施工团队可以依照施工工序组建施工质量责任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负责一定范围内施工质量,并采取小组长与组员共同追责制,在发生质量问题后对迅速找到该阶段施工小组,对质量责任进行分析,若确定是由于人工施工技术问题,需要采取奖惩机制进行追责,若发现是其他原因就需要放弃对建筑团队人员责任追加。对于部分在施工过程中长时间表现优异的小组,施工团队管理人员要进行点名表扬并发放相应奖励,让该小组成为其他小组学习的榜样。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建筑工程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管理者应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根据项目实际需求优化工程技术实施方案,确保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针对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科技风,2020(15).
[2]张威.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华建设,2019(10).
[3]纪鸣翠.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26).
[4]孔德乾,刘春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住宅产业,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