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4期   作者:王会波
[导读] 灌溉水渠实际上是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中所步及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本身是维持农业体系得以健康


         王会波
         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21

         摘要:灌溉水渠实际上是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中所步及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本身是维持农业体系得以健康、持久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那么在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确保技术应用的适宜性。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一、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
         为了便于给农田灌溉生产提供服务,水渠通常都会建设在湖泊或河流等区域附近,此类区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土壤的整体含水量较高,土质相对来说比较疏松,为此,正式施工前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导流处理和截流处理,并且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结果完善施工方案。农田的灌溉水渠施工作业通常都在野外实施,自然因素的好坏会对施工过程造成较大影响,提前完成施工环境的调查勘测与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施工前准备
         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需组织技术团队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施工现场的环境调研与勘测,负责该环节的技术人员需前往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对各区域环境重要指标实施检测,其中包括施工区域的大气环境、空气含氧量、植被覆盖、微生物数量、水环境、负离子浓度、植物种类等等多项重要数据,现场勘测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建立准确的质量评价体系,现场获取的数据信息必须具备相应的参考价值,勘测完毕之后技术人员要对勘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后续进行环境分析。
         现场环境勘测完成之后,施工单位需结合勘测报告进行环境状态的科学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施工环境压力分析、施工环境承载力分析以及施工环境的响应能力分析。完成上述分析工作之后,要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施工优化方案,并安排相应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场,准备正式施工。
         2、沟槽开挖施工
         沟槽的土方挖掘施工是农田灌溉水渠建设中的关键施工环节,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开挖前期的基础处理施工,为了确保后续沟槽开挖施工期间基础结构能够保持稳定性和较强的承载力,施工前技术人员需根据地质勘查报告选择地基处理的正确方式,如果开挖区域的土体结构承载性能不达标,技术人员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并进行夯实处理,对于施工区域中的软土地基,应换填部荷载力达标的土壤并压实加固,处理完毕之后要进行荷载检测。其次要进行水渠沟槽的正式开挖,施工人员进行首层开挖施工之后,要按照施工标准预留相应的剩余开挖量,剩余开挖量的土方厚度要控制在20cm左右,现场完成L型预制件以及U型预制件的安装之前,要完成剩余土方的开挖。开挖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保持稳定操作,尽量避免操作过程中扰动沟槽的土体结构,如果施工期间开挖深度超标,需立即停止开挖并进行土体回填和土体加固处理。沟槽开挖过程中土体中如果出现渗水的情况,施工人员要立即将沟槽内积水排出。第三是沟槽的夯实处理。沟槽的土体开挖施工作业结束之后,施工人员要对沟槽土体结构进行夯实加固处理,现场要应用虚土实施回填操作,土体的回填厚度需严格控制,一般来说应控制在30cm左右,进行夯实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借助电动夯实设备来优化加固效果。
         3、渠道基槽成型
         沟槽土体开挖作业完成之后,现场技术人员要将标准的高程参数在施工桩指定位置进行正确标记,然后绘制相应的施工线。施工人员在进行水渠顶部平台施工作业的时候,对于平台宽度的设置要严格控制,宽度不得低于50cm。修整边坡结构的时候,边坡坡度的测量要借助边坡靠尺工具来完成。


         4、混凝土浇筑
         砼浇筑施工环节是灌溉水渠建设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环节,施工期间需严格控制以下操作要点。首先,施工单位要注重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与强度控制,确保其级配等重要指标能够满足参数标准,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拌和的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工程配比参数,根据现场施工的作业需求安排原材料拌和时间。混凝土制备完成之后现场材料管理人员要进行取样质检,如果材料不能达标要及时处理并查找原因,防止后续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再次出现质量问题。对于通过抽样质检的混凝土材料,施工单位要使用混凝土专用运输车辆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为防止运送期间混凝土材料的温度发生变化,造成严重温度流失,必须采取有效保温措施。其次,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候,由于农田水渠施工现场通常具有较长的施工线,为了保证砼浇筑效果,施工人员往往需采取分段浇筑的施工作业方式,想要确保混凝土的表层处于平整状态,砼浇筑结束后技术人员需要对表层结构进行原浆人工收面的处理。砼浇筑期间为最大程度优化混凝土的密实度,现场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实施有效振捣处理,振捣方式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酌情选择,通常可采用人工振捣或者机械振捣的方式。混凝土材料具备非均匀性属性,浇筑施工完毕之后为预防其出现回缩开裂等质量问题,必须按照规定实施养护操作。
         5、水渠上层砌体施工
         (1)配制砂浆
         在进行水渠上层的砌体施工时,砂浆材料作为整个砌体结构不可或缺的粘合剂,其材料配制参数的设定会直接决定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施工期间现场所用水泥砂浆材料型号要符合施工方案中的参数标准,在拌和砂浆之前,现场质量检测人员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检,对于不同级别和型号的水泥材料,拌和期间不能混合使用,如果现场使用河砂等材料,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含泥量不得超过5%。为确保砂浆配置质量,现场还要提前进行水泥材料和骨料的配比试验。
         (2)搅拌砂浆
         施工人员在搅拌砂浆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搅拌过程不得少于两分钟,为避免砂浆变质,现场应用的砂浆材料需要现拌现用,搅拌完毕的砂浆材料需在两小时之内使用完毕。
         (3)砌筑施工
         砌筑施工的整体操作难度相对较低,但是技术人员操作期间需注重细节控制。施工人员进行放线开挖施工的时候,要确保参数的准确性,方格的成型不但要符合施工标准,且要保持匀称美观。砌筑施工之前,条石的两侧需保持平齐,施工人员应采用坐浆法进行施工,现场灰缝的设置要保持匀称,使用的砂浆材料饱和度需达标。砌筑施工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要将多余的砂浆材料清除干净,砌筑宽度需保持一致。为确保后续砌筑砂浆的粘结强度能够达标,砌筑后养护工作不能忽视。砌筑结束后现场要进行回填施工,回填期间可借助木杆实施压实振捣,振捣期间要避免和砌体结构接触,防止其结构受损松动。施工期间要注重质量控制,避免砌体结构产生缝隙。
         (4)勾缝处理
         在进行砌筑施工的过程中,相邻的两层结构之间往往容易形成勾缝,这些缝隙极易造成渗漏,影响结构强度,加大水渠塌陷的概率,为此施工人员必须对勾缝实施有效处理。勾缝处理一般会应用一定比例的水泥材料和灰砂材料,配置形成砂浆之后,将其填涂到勾缝位置,勾缝处理通常要等到砌筑施工结束一天之后进行。
         结语:综上,当前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提高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度。农田灌溉是现代化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工程后期的安全使用必须抓好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的高产、稳产,使农民群体获得巨大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郑琴.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8):91-92+96.
         [2]潘兴岩.农田灌溉水渠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乡村科技,2019(22):124+126.
         [3]于建国.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