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楠楠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家养老成为了当下最普遍的养老模式。北京老年人居住的多为没有电梯的多层老旧住宅,为日常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加装电梯成为当下适老化改造的重要趋势,北京先后在城六区开展了千余项加装电梯的工程项目。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东里3号楼改造项目为例,从总图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和推进方式几个方面,对老龄化背景下的北京多层老旧住宅公共空间加装电梯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为推动这一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老龄化;老旧住宅;加装电梯
1 研究背景
上世纪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我国的人口结构,老年人占据人口总数的比重逐年上升,我国在2001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这种急剧形成的老龄化趋势,因认识和准备的欠缺产生了诸多问题,比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设施的匮乏为老年人出行和活动带来不便等。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居家养老可以使老年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保留原有生活习惯,成为当下最普遍的养老模式。目前,北京老年人居住的多为上世纪60-90年代建造,没有电梯的多层住宅。垂直交通模式单一,可达性差,使年迈、残疾的老年人没有电梯上下楼而不得不困守家中。但这些房屋整体质量较好,拆除不现实,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为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创造了有利前提。近些年来北京市住建委、市规自委、市场监管局联合编制印发了《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导则》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图集》,作为北京市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技术指导文件。截止2020年7月,北京市先后完成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1200余部。海淀区牡丹园东里3号楼加装电梯工程就是这一惠及民生工程的优秀案例之一。
2 多层老旧住宅公共空间加装电梯的原则
2.1 最小干预原则
多层老旧住宅公共空间加装电梯应以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安全,满足日照、通风、隔声、消防等基本规范和标准为前提,尽量减少对原有结构的改动,减少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并对周边的道路、管网的改造实现最小干预。
2.2 协调统一原则
加装电梯除了要解决必要的技术性问题,更要关注和解决诸如协调住户意见、有效推动改造工程顺利进行的资金、运行和管理等非技术性问题,使加装电梯的改造工程在各个环节都能有效推进,实现全过程的协调统一。
3 北京市多层老旧住宅公共空间加装电梯设计分析——以牡丹园东里3号楼改造项目为例
牡丹园东里3号楼建成于1997年,地上六层,地下一层,一梯两户,共有84户人家,多以老年居民为主。原步行垂直交通对于平均年龄已达70岁的3号楼居民来说已经成为了日常活动最大的问题。2016年3月,该楼作为北京市海淀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试点工程,开始了电梯的安装,同年9月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如图1)。
3.1 加装电梯的总图设计要点
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位置和平面形式应考虑建筑的防火间距及相邻建筑日照的影响。改造后的住宅前道路应根据道路性质满足相应规范和标准的宽度要求。同时还应考虑景观、停车、消防等因素,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
牡丹园东里3号楼与北侧建筑的间距满足规划要求,加装电梯后不会对北侧建筑的日照产生不利影响。住宅楼北侧的道路为一般宅前道路,新增设的电梯需要向北增设一跨,势必会侵占原有路面宽度。改造时将该路面宽度由4米改为2.5米,满足车辆到达各单元入口的最小道路宽度要求。
3.2 加装电梯的建筑设计要点
目前北京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多以外挂式电梯为主,与建筑的连接方式包括平层连接和错层连接。平层连接是指电梯停靠层与户门或阳台在同一楼层,居民可以通过电梯直接进入户内;错层连接是指电梯停靠层位于层间平台,在电梯与户门之间还需要半层楼梯。电梯与原建筑的连接关系应该根据住宅现状条件作出相应的选择,当条件具备时宜优先选择平层连接方式。此外,加装电梯后还应满足以下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建筑的采光、通风和隔声干扰;单元入口部位交通流线要简洁顺畅,不应减少原建筑的疏散宽度;首层电梯厅的出入口应按无障碍要求设计,宜选择无障碍电梯等。
牡丹园东里3号楼的单元门入口和楼梯间位于建筑北侧,南侧房间均为卧室。若在南侧加建电梯,一是要侵占户内空间,二是会对房间的采光和隔音造成严重干扰,不利因素较多。而在北侧加建电梯,可以与楼梯间有效联系,整合垂直交通空间,加之与楼梯间临近的房间主要为厨房和卫生间,对采光和隔声要求不高。改造工程选择在建筑北侧增加一跨的方式,加建了电梯井道和电梯厅。因单元门的入口方位和楼梯的布局方式,电梯停靠层与原建筑缺乏平层连接的条件,改造工程采取了错层连接,加设外挂式无障碍电梯,单元门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如图2)。
3.3 加装电梯的结构设计要点
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前,应对原建筑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勘查和检测,对原建筑结构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及加装电梯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作出检测结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加装部分的结构应根据原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比选,满足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当需要对原结构墙体开洞时,开洞位置尽量设置在原结构外墙的窗洞口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补强加固措施。
牡丹园东里3号楼改造工程加装的每部电梯向下挖3米后,再往下打两根直径1米深6米的人工挖孔桩,使电梯可以抗烈度为八度的强烈地震。原建筑为砌体结构,增设电梯部分为钢框架结构,与外墙脱开。首层单元门拆除,楼梯间外窗拆除改成门洞,做补强加固处理。
3.4 加装电梯的机电设计要点
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会对原建筑的室内水、电、燃气等设备的设置和使用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改造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受影响的设备和管线进行综合处理,进行必要的改造和维护。
牡丹园东里3号楼新增电梯导致厨房排烟通风不畅的,调整了原厨房排烟管的位置;因电梯使用基础桩,地下的各类管线需要调整、改道。此外,电梯轿厢内设置了紧急报警装置和应急呼救设备。
3.5 加装电梯的推进方式
一些非技术性的问题往往成为加装电梯工程推进过程中的阻碍,比如首层住户考虑到日照、经济、私密性等问题,对加装电梯持消极甚至抵制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尽最大努力说服劝导、协调住户的利益关系、与全体业主达成共识。另外,加装电梯的安装和运行维护费用也成为推进工程正常进行的重要一环。目前,北京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由各区和试点工程因地制宜来决定,主要模式有业主共同筹资、单位或集体组织出资以及租赁模式。
牡丹园东里的居民此前都是城建职工,加装电梯的资金主要由政府补贴和北京城建集团自筹两种方式构成。该公司旗下的城承物业公司负责建设,所属的另一家企业城建亚泰集团承担施工任务,物业管理人员负责与居民协调沟通。最终,3号楼除了地下室一户居民未联系到外,其他业主全部同意加装电梯,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4 小结
多层老旧住宅公共空间加装电梯为老年人日常出行带来便利、安全和舒适,提升了老年人晚年居家养老的生活品质。它的探索与研究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在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多方的密切配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何佳锡,汪江. 老龄化背景下对城市老旧小区既有住宅的适老化改造初探[J]. 建材与装饰,2020.
[2] 顾静,宛霞. 北京市多层老旧住宅公共空间垂直交通适老化改造项目研究[J]. 建筑科技,2019.
[3]赵立志,王兆海,韦刚夫. 北京1980年代典型老旧住宅适老性改造初探[J]. 城市发展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