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2月第4期   作者:徐丽
[导读] 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

         徐丽
         衢州市政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衢州市  324000
         摘要: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如今,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影响,城市中的建设项目和工厂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同时汽车尾气也严重污染着空气质量,城市绿化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化工作不仅要改善环境,还要注重一定的审美,因此城市绿化与景观生态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城市园林的建设也是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可见景观生态学对城市绿化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景观;绿化建设;景观生态学;应用;分析
         1新时期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景观生态与城市绿化的关系,通过园林、绿地等景观设施的建设,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生活增添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景观生态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景观设计,同时确保其功能。它运用生态系统的原理来优化和保护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现阶段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应用最多的学科。在城市绿化设施建设中,通常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通过人工建设对自然环境进行整治,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这也是改善城市环境最直接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景观生态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是一个异质的空间区域,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或片断组成,以相似的形式多次出现,这使得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非常适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接近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它将城市整体景观与园林绿化结合起来,创造出全新的内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与城市景观本身具有互补关系,运用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原则,可以保证城市景观建设过程的科学性,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城市景观,能够促进景观生态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使之更符合当前发展的规律,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建设。
         2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生态安全原理。
         生态安全原则在城市景观基础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景观设计师在规划过程中将生态安全原则作为理论支撑,建立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保证城市景观建设规划的合理性。
         2.2生态和可持续原则。
         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一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使环境不断恶化。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国家更加重视绿色环保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当前的景观绿化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保持自然的平衡。
         2.3生态完整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是零散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城市景观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包括人为干预。因此,在城市景观绿化建设中,不仅要从一个方面进行,还要综合考虑景观的整体性,通过综合分析,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统一,使景观结构和功能得到合理的发挥整体优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建设新区,或者进行旧城改造。许多城市在改造建设过程中都运用了一体化的原则,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既能更新城市,又能保留城市的历史风貌,保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同时,在景观完整性的研究中,也要注意景观完整性的保护。
         2.4人为干扰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通过人的建设,因此,在园林绿化的规划和建设中,不能避免人的干扰。如果人为干扰得当,将有利于景观绿化的建设,并能增强景观的异质性;否则,不当的干扰将破坏景观的结构,降低景观的异质性。因此,设计师还需要对人为干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3.1园林绿化设计。
         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和艺术构图原则,实现绿地的生态效益。一方面,优先利用价格低廉、适应性强、地方特色鲜明的乡土植物,适当引进一些生境良好的外来植物,积极利用天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广多年生花卉和自播能力强的地被植物,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植物栖息地。另一方面,合理培育不同季节的植物,营造“四季常青、三季开花、两季果”的景观生态环境。设计采用乔木、灌木、花草多层群落栽培。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并重,彩叶乔木与芳香树种相结合,充分发挥植物随季节变化的形、线、色的艺术美,使人们在闲暇时间享受到园林绿化所带来的意境美和层次美。同时,利用植物降温、加湿、吸碳、释氧、降噪、防尘、安全遮蔽等优势,营造生态、休闲、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的居住空间。
         3.2园林植物养护。


         在绿化工程养护方面,园林绿化养护有关部门要出台配套的地方园林绿化养护标准或规定,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积极推广节水型绿化技术(如微喷、滴灌、喷灌、喷灌等),渗灌)并利用雨水;定期修剪、深翻、除草,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使其生长健康,枝桠繁茂。
         3.2.1灌水.
         水是万物之源,需水量因植物而异。在树木抽枝、展叶盛期,需水量很大,一般树木灌水2~3遍,新栽的苗木每周灌1遍透水,确保成活率。
         3.2.2修剪.
         合理整形修剪,调节树势,培养出优美的树形;同时可保持林间良好的通风透光,促进树木的健壮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及时剪除受害枝、枯枝、死枝,可以消灭各类害虫。
         3.2.3施肥。
         根据植物本身属性和生长状况合理施基肥,并适时进行追肥。追肥时,结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或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
         3.2.4除草.
         保持林间整洁,避免杂草与树木争肥水,减少病虫害滋生。
         3.2.5监测.
         气温较高时,病虫害大量滋生危害树木,做好虫情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治虫治病。
         3.3园林害虫防治。
         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由于对这些有害生物的防治不力,苗木的移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检疫性和危险性的有害生物(如眶象、巨胸虎甲虫等),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观赏性,破坏了园林绿化的效果。因此,园林绿化部门应加强苗木运输检疫工作,及时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监测、防治,以减少危险性害虫造成的损失,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3.3.1控制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科学管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以加强检疫、加强监测为主要手段,以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源农药等为主要防治手段作为主导剂,协调应用人工、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将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3.3.2病虫害种类。
         危害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有:食叶害虫(国槐尺蠖、春尺蠖、蚕丝尺蠖等)、干蛀害虫(高粱、香附、杏、香椿、蛀虫)和刺吸式害虫(沙柳、沙枣等),主要病害有:柳丛病、杨树冠瘿病、柏树锈病等。
         3.3.3严格检疫。
         严禁从疫区转移、使用苗木。造林前应严格检疫,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苗木。绿化施工中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彻底清除,禁止带检疫性有害生物苗木造林。
         3.3.4预防措施。
         病虫害防治方面,绿化养护部门要准确控制适当的防治期,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采用物理防治(黄蓝粘虫板、性信息素诱捕器、频振灯诱捕器等)通过增加天敌数量来控制昆虫种群密度。对于中度发生、生物防治,采用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BT、绿僵菌等)、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虫脲、杀虫威等)降低种群密度,实现无公害环境。对于大面积暴发的蛀干、食叶害虫,应在树干上施用无公害农药(吡虫啉、啶虫脒、氯菊酯等)打孔或喷洒在树上,以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毁灭性后果。
         4结论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景观生态学,遵循斑块-廊道-基底、景观连接性与景观连接性、景观多样性、生态安全性等原则,应用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以保证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更好,为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家明,李圣明.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24):139-140.
         [2]周军栋,陈双,陈三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12):172.
         [3]王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02):146.
         [4]杨晓龙.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36(10):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