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媛
黑龙江省农垦建筑设计院红兴隆分院 黑龙江省 155811
摘 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行业经济效益,行业发展中也越加关注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建筑装饰设计是在人们物质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得到更高重视的一个层面,建筑行业的生态价值以生态技术融合于建筑装饰设计中能够得到有效体现。当前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但也凸显许多新的问题。为此,还需要针对性分析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为生态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生态技术;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工业文明技术方式会给人们带来比较大的财富,但是这种财富并不是长远性的,其会在日后危害到自然以及人类的生活环境,其技术的思维较为机械化,会存在统治自然价值的观念。建筑生态设计技术的应用应当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运行状态为基准,高效且合理的利用好自然资源,要平和的去对待自然资源,不能过渡或者暴力性的开发使用自然资源,切实的保障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健康性。
1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生态技术在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尤其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已经提出了要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创建美丽中国,打造生态文明环境。因此,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使用生态技术,可满足当前的政策要求,并形成生态环境的维护机制与模式,保证整体设计工作效果。一方面,在建筑装饰设计期间使用生态技术,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建和谐社会氛围与环境,在不同生态技术的应用模式中,形成不同的建筑装饰设计模式,引领新时期的建筑装饰设计潮流。另一方面,在应用生态技术的过程中,可遵循无污染的发展原则,针对建筑环境进行协调与控制,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与氛围。且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使用先进的生态技术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建筑环境与氛围,遵循生态化的发展原则完成设计任务。使用生态技术进行建筑装饰设计,可结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展工作,有利于促进建筑装饰设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2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原则
高效、和谐是建筑装饰设计工作中的主要原则,只有从这两方面对建筑装饰及生态的合理性着手,才能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①高效率原则。高效原则可以让建筑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利用,协调建筑的功能及信息传递,促进各部分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建筑材料的功能。高效原理是建筑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②和谐原则。实现建筑装饰系统的和谐是建筑装饰的生态化设计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自我调节,让建筑装饰从布局及选材方面达到和谐,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及视觉体验,达到动态平衡,建筑装饰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其设计应与环境相统一。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结构优化,保证装修设计的完整性。
3 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3.1 合理选择建筑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选择建筑装饰材料,能够使建筑装饰设计更为科学,更好地将生态理念融入进来。具体来看,在选择建筑装饰材料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能够循环使用的、具有节能环保效果的材料,还要提升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如此才能够更好地降低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设计人员与采购人员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其应当对生态理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制定设计方案和选购材料的时候都应当考虑生态环保,使生态理念贯穿到整个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在选购材料的时候要考虑材料的节能、环保、绿色等性质,这样才能够推动建筑装饰设计的生态化发展。
3.2 对可再生能源的科学运用
建筑装饰项目生态技术概念实际应用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关注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建筑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能源消耗,影响了中国在节能方面的发展,当生态技术实施建筑装饰时,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增加建筑物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从而达到预期的建筑装饰和施工作业目标,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建筑设施的设计和性能合理性设计可以从根本上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创造更好的使用品质。为了保证建筑装饰设计性能的提高,设计人员必须能够改进生态设计原则。传统的建筑装饰设计中有许多不科学和不合理的组成部分,包括使用双层玻璃墙而不是传统的玻璃,在设计中要提高室内隔音效果,还要达到调光和自然通风的目的。总之,在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能够具有敏锐的设计感,设计理念,有效地调整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不合理成分,从根本上满足生态观念的实际需要,并确保建筑设施。大量环保节能型设备的出现也为生态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3.3 坚持因地制宜设计原则
在建筑装饰设计和自然环境的规划设计中,首要的原则是尽可能尊重和保留宝贵的生态要素,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使建筑装饰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一体化和共生的。因此,可以对周围地形、植被、水文、土壤、阳光、风向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在设计和考虑这些因素可能对建筑装饰产生的影响时,必须尊重这些自然因素。根据这些因素的本质特征,科学地确定建筑的装饰面积,设计合理的建筑面积。其次,建筑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建筑与自然环境是共生的,也必须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在设计之前,建筑师应该对当地习俗、地理和审美情趣进行详细的检查。设计师选择适当的建筑语言并设计适当的空间形式,以使建筑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护和延续当地的地理和传统建筑。它还保持了居民的原始生活方式,并允许居民参与建筑装饰设计和社区更新活动。
3.4建筑设施的优化和改良
科学地改进和设计建筑设施也是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措施之一,在降低建筑能耗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效率和无污染能否降低建筑能耗。因此,设计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设计合理的设施。建筑群的布局、布局和规模的选择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建筑小气候。例如,使用新能源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同时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还需要关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相对成熟。
3.5优化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也是建筑装饰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照明系统设计优化中合理进行生态理念的引入,不仅可以达到照明节能的总体效果,还可以实现建筑的环境性能,提升建筑的环保效果。具体来看,在对照明系统进行优化的时候,要对建筑物的采光、朝向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一般要依据采光的不同进行声控或者光控照明系统的设计,合理对建筑周围的自然光进行运用,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人们提供照明,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节能环保。同时,在对照明系统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要依据人们的行为特点、活动偏好等进行系统的设计,确保照明系统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且不会产生浪费。
3.6 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创新
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越来越多装饰设计中能够结合生态技术,提高建筑物的生态价值。基于建筑装饰设计生态循环的设计理念,在生态技术的应用中,还需要不断创新,发挥自然生态资源更高的优势。例如在建筑单体的外围围护设计中,可以根据建筑物热环境情况优化设计,考虑建筑超限、自然遮挡、当地主导风向等因素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影响,调整外围围护设计中采光设计的朝向、倾角与所用的材料,提高建筑采光设计的科学性。另外,在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中,以绿色能源技术,利用太阳能的收集,存储并利用能源,例如在走廊节能灯的能源提供上,便可利用日间太阳能的收集与存储,转化为夜间节能灯能源。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不仅能够作用于能源的转化,减少建筑物能耗,也能够为保持良好的建筑自然环境,营造生态宜人的内部环境作出贡献。如建筑装饰设计中,通过水景的布置,提高建筑物美观性,同时,在生态用水的规划设计中,可通过水资源循环系统的设计,保持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环境湿度,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也能够提高建筑物生态价值。
结束语
生态技术应用于装饰设计原则要求我们从整体生态的角度出发,使建筑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和谐相处,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人、建筑和环境的良性系统循环。
参考文献:
[1]魏文栋.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14):3435.
[2]洪试.生态技术应用于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0):5354.
[3]朱亚丹.试析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新材料与新技术[J].城市建筑,2019(5):13013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