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2月第4期   作者:梁慧娟
[导读] 我国现代城市交通运输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就是市政道路。

         梁慧娟
         江苏德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 221400
         摘要:我国现代城市交通运输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就是市政道路。市政道路建设和城市规划的综合效果、城市贸易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沥青路面是最为常见的沥青道路结构形式,沥青材料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行车舒适性,能够将路面耐久性提高。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必要性
         沥青路面是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和工作内容,市政工程的整体效果直接受到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同时,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又直接受到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如果没有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那么难以充分保障道路的安全,可能导致后期发生交通拥堵,威胁人们的生活工作安全甚至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施工单位要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掌握,合理选用施工技术,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水平全面提高。
         2.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施工前准备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受到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的影响。为此,在施工前,需要工作人员多角度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明确施工所用机械、材料、人员、设备等,为后续顺利开展施工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做好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
         2.2沥青平摊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摊铺工作十分重要,在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对周围施工环境、气候条件、摊铺面积等进行充分考虑,以施工范围标准为基础做好参数基准的合理确定。在摊铺过程中,要合理选用摊铺机,保证摊铺的均匀性,保证匀速推进摊铺过程,按照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式进行摊铺,并且摊铺机匀速沿着两侧定位线进行摊铺,用方木铺垫从而将摊铺过程的平稳性提高。
         通常选择在白天完成沥青路面的摊铺作业,因为工作人员在白天可以对施工平整度进行充分了解和检测,有助于直接判断摊铺作业的质量,有助于客观评估施工内容,避免肉眼观测出现误差问题。如果夜间施工会受到光线不足的影响导致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工作人员要加强检查沥青路面摊铺的平整度,避免平整度不足在后期应用中引发裂缝等不良问题,甚至对道路的正常使用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施工时间不足,可以通过碾压进行合理处理,将施工工作量减少。如果发现存在局部位置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要求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3路面碾压施工质量要点
         当前存在很多种类型的碾压施工技术,为了避免在碾压过程中发生漏压等问题需要提前将碾压的路线和设备做好规划选择,避免影响破坏沥青路面质量。在压实沥青混合料之前,工作人员要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合理组合碾压步骤和压路机形式。通常分为初压、复压、重压三个阶段完成沥青路面的碾压施工。在初压阶段,主要是在高温下完成碾压工作,采用重型压路设备,缓慢均匀地进行碾压,根据初压的结果合理调整复压阶段压路机型号和速度。在复压前,工作人员要仔细检查沥青路面是否发现推移、开裂等不良问题,按照4-6遍的标准控制复压的次数,为了保证压实度可以适当提高复压阶段设备的吨位和次数。死角、边缘等位置难以利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此时可以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手扶振夯压实处理,在完成压实工作后对路面是否存在杂物进行仔细检查,将路面的清洁度提高。
         2.4沥青路面的接缝压实处理技术
         第一,在碾压时对梯队作业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做好热接缝处理方式的合理选择,预留20-30cm的位置避免碾压,在完成其他阶段摊铺后可以将缝迹碾压消除。
         第二,由人工完成半幅施工作业下热接缝操作,在清理边缘后,用粘层沥青进行撒布,按照5-10cm的标准控制结束面层重叠宽度,碾压结束面,并且按照10-15cm的新铺层控制接缝宽度,将碾压压实技术水平提高。
         第三,采用多台摊铺机共同施工作业的方式处理纵向接缝,将接缝的压实效果提高。


         第四,用3m直尺仔细检查横向接缝端部情况,将多余的部分切除掉然后在端部均匀地涂抹沥青材料,用双轮缸筒式压路机做好接缝的处理,按照15cm的宽度摊铺新铺层,在完成每次碾压后,按照15cm的标准持续推进操作,直到压实整个新铺层后方可开展纵向碾压作业。
         2.5沥青路面保养与维护技术
         市政沥青道路保养维护的最后一步是路面维护,当前雾封层是最为常用的养护方法之一。在具体施工中,工作人员在沥青路面上均匀地喷涂高渗透性乳化沥青材料,实现粗骨料之间粘结性增加的效果,同时为了避免路面受到破坏可以做好防水层施工。为了提高路面的抗老化能力,需要工作人员在将路面彻底清洁后,用沥青再生密封剂均匀地撒布在原路面上,将沥青路面的柔韧度和弹性全面提高,将沥青的脆性和老化程度尽量降低。
         通过定期维修养护可以延长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发生车辙、缝隙等病害,通过维修养护能够及时出现发生的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影响基层,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受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行车舒适性。
         3.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将路面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
         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是关系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了确保路面的质量,应当在正式施工前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将原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灌输到工作人员思想意识当中,明确沥青路面施工各个环节的工艺、关键点、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将施工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详细地交代给每位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保证在具体施工中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能够提前加强重视,采取预防措施,将施工中常见问题有效避免。作业人员在发现不确定施工问题时,需要立刻和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沟通联系,经过妥善处理将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效果优化。此外,监理机构也要加强监督审查施工现场的技术、细节等问题,尽量避免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3.2有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加强积水问题预防和处理,及时将路面上的积水清除干净。
         第二,配备专门的洒水车将高温天气的路面温度尽量降低。
         第三,及时清扫沥青路面的积雪。
         第四,及时评估沥青路面坑洼、磨损、老化等情况,并且合理制定修补办法,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尽量延长。
         3.3加强整理和总结相关资料
         沥青路面管控工作需贯穿于市政道路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无论是前期图纸设计等准备工作、中期施工还是后期验收、维修养护,都要加强相关数据的记录和整理,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
         结论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沥青路面施工有着较为复杂的施工过程,需要工作人员明确施工技术流程,加强对各个环节质量的管控,提高施工效果,保证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市政道路的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缪国平.某路口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12):173-174+207.
         [2]池涌.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20(12):218-219.
         [3]池小明.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20(12):138-139.
         [4]何芳.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2):50+52.
         [5]张同方.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4):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