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龙
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 570300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施工方式在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安全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装配式施工方式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施工方式之一,尤其体现在民用建筑当中。鉴于装配式施工方式的重要性,文章主要立足装配式施工方式的理念内容,重点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及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给同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问题
引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项目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必然会导致工期延长,极大地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这一大趋势的影响下,施工操作方式相对简单且具有较高环保效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逐渐被应用在建筑施工中。但通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项目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按期竣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分析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1装配式建筑概述
传统工程建设都是采用混凝土现浇形式,而装配式建筑打破了这种旧模式,通过工业生产模式开展工程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车间统一制造PC构件和半成品,将构件和半成品统一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成一个整体框架。理论上PC构件生产规格相同,施工更加简便,在户型重复率较高的工程(经济房、保障房等)中可以进一步发挥该项技术优势。可见,装配式建筑中PC构件是核心,并且由车间统一生产制造,可以降低浪费、提高材料使用率,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建筑模式。其优势表现如下:(1)效率高。车间流水线形式生产PC构件,在施工现场构建建筑框架,减少了诸多中间环节,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2)精度高。PC构件按照设计方案在生产车间统一制造,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加工尺寸、设定孔洞和预埋件,可以保证生产精度。(3)质量高。车间生产贯彻统一的质量标准,生产的PC构件不会受到风吹雨打,PC构件上几乎不会产生裂缝(现浇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裂缝),保证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2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不足
2.1安装质量问题
通过大量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情况可知,在钢筋安装时,项目管理工作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极有可能导致钢筋发生严重变形或者被折断,导致钢筋安装不合理。例如,在预制墙板作业时,竖向钢筋是基础必备材料,在对其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对于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在这一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做得不充分,则会导致浇墙模板安装不规范,甚至导致模板出现严重的位置偏移,引发诸多安装质量问题。
2.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晚,相关技术标准、图集及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仍不成熟,与装配式建筑相对应的技术创新、监管机制和管理模式等仍处于稚嫩阶段。配式建筑产业链上专业技术人匮乏,如设计人员、现场施工装配队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等。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施工工艺随之改变。在其管理过程中每个专业、不同工种、不同阶段的生产和施工变得更加紧密。相较其他制造行业,建筑业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行业,而且碎片化程度对生产率和绩效的严重影响是其他部门无法比较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需各专业和各参与方之间紧密协作,专业人员可更好地整合这个碎片化的管理过程,优化管理。
3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措施
3.1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结合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构建符合建筑工程要求的施工管理体系。
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监管体系,如完善装配式建筑审批流程、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等;管理中还应配套完善的构件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保证到场构配件质量,避免质量隐患,从而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使用标准。
3.2创新管理理念
为保障各个工序与单位的协调配合,工程结合生产加工周期、工程工期、安装时间等因素,以倒排方式进行设备、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并结合工程施工要求,事前设定加工周期长的设备的技术参数,如电梯、锅炉、舞台机械等,提高生产加工因素管控效果,保障设备、材料按期进场,实现采购环节与生产环节、工厂构件生产与现场构件拼装的同步进行,强化进度管理成效,使工程按期完工。
3.3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
如今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已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也需要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例如,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使用BIM软件对安装质量进行管理,可以提前发现图纸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可以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对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结合问题类型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保证管控思路的合理清晰,建立一种稳定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
3.4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为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更有效,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必不可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升级,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高校的教学方法对专业人才的输送已不能满足建筑市场需求。在教育部和住建部的指引下,对高等院校装配式建筑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适应建筑产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意在提高高校装配化施工方向的专业建设,并设计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源源不断地对装配相关人才的输送,结合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锻炼,专业的人才能很好第避免施工过程中碎片化的管理,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3.5施工方案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能够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应组织专业性强的装配式工程设计团队,设计团队中包括建筑设计人员、结构设计人员、安装设计人员、设备设计人员。在提出设计施工方案时团队即可介入,让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施工方案设计,借助模块化组合设计方法,将各项方案整合为一个完整方案。施工管理应由多个参建单位参加,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研讨会,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业主需求,进一步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效益。
结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无疑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在驱动力。鉴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建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提高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多个方面按照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原则,对现场生产作业活动涉及的要点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落实。与此同时,立足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市场发展情况,创新与优化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容,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肖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5):44-45.
[2]李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7):282-283.
[3]张玉林,董知恩,赵鑫鑫,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及难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84.
[4]陶丈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8).
[5]徐红国.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