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群
江苏省靖江市滨江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靖江
摘 要:顶管是一项用于市政工程建设的非开槽掘进式管道铺设施工工艺。优点在于不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影响较小,施工占地小,噪音小,而且能够深入地下作业,这是开挖埋管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顶管技术也有缺点,施工时间较长,工程造价高等,地下情况的复杂程度难以预料,给顶管带来风险。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浅谈一下现场处理方案及总结。
关键词:顶管 事故处理
顶管是一项用于市政工程建设的非开槽掘进式管道铺设施工工艺。优点在于不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影响较小,施工占地小,噪音小,而且能够深入地下作业,这是开挖埋管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顶管技术也有缺点,施工时间较长,工程造价高等,地下情况的复杂程度难以预料,给顶管带来风险。
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浅谈一下现场处理方案及总结。本案例为金沙路段~顶管,顶管材料为DN1400钢管,向北连续穿越河道和蟹池,顶至JE1-8#接收井,全长302米。管道中心标高-3.20,河床标高0.35。JE1-9#工作井距北侧河道20米,距东侧鱼塘13米。
一、案例过程
JE1-9#工作井按设计图纸施工,达到顶管施工要求。顶管施工班组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定位、割桩开洞口等一系列准备工作。第一天顶管设备调试与顶管钢管连接,晚上磨桩进洞,第二天下午6时已完成第3节钢管焊接,顶管一切正常。第三天下午第4节钢管进入河床后,因河床土质松软,顶管机头难以控制,导致机头下沉了10cm,顶管班组随即采取合理纠偏措施,在纠偏过程中,因管顶覆土层不足,导致顶管机头上方河床发生透水,后发生决堤。现场施工人员发现北侧河水窜入,大量河水涌入井内,为保证安全,施工人员从工作井内撤出。晚上23点整个9号工作井涌进的河水与河道内水位持平。
二、原因分析
1、顶管前连续多天大到暴雨,河床水位高,且高于9号井钢板桩设计高度;
2、土壤含水率高,河床土质松软;
3、北侧河道内顶管上部有效覆土层不够,该处顶管河底标高0.35m,顶管管中心标高-3.20m,管顶标高为-2.49m,覆土为2.84m。而后经调查该河底淤泥深1.1m,实际管顶有效覆土层只有1.74m。
三、处理方案
1、组织勘探单位对顶管沿线进行地质勘探,为后期顶管提供地勘参考;
2、 增加河道段覆土层及河堤高度(河道内顶管上方搭上口宽6m、下口宽16m、剔除淤泥后高4m土坝);
3、在河道南北顶管两侧各打两口深21m深井降水,降低地下土壤含水量;
4、对9号井高压旋喷桩北侧30m长顶管段土层进行注浆(掺水玻璃)加固。
四、针对该实例分析
本次顶管采用泥水式顶管机,该顶管机通过泥水在顶管机前端的工作舱获得一定的压力,用以平衡地下水和土压力。其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改善了顶进方向土体的性质。泥水在压力泵的作用下进入工作舱中与前方土体接触,泥水渗透到土体中,使得土体紧密并形成一层泥膜,这样阻止了地下水往顶管机中流入,同时泥水具有压力平衡了土压力。
顶管过程中注浆主要起以下几个作用:一是润滑减阻,将管道与土体的干摩擦变为湿润摩擦,减少摩擦力;二是起到支撑的效果,顶管过程中通过管道预留的注浆孔压力注浆,注浆压力使管道周边土体变得稳定;三是可以通过注浆,向管道四周渗透泥浆改变不好的土质,防止管道下坠。注浆可以使外壁和土体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稳定的、连续的“套”。
根据上述的一些原理分析本次案例,在穿越河道时,因河床底地质不均匀,导致机头突沉。班组在纠偏时,已然扰动了周边环境,压力平衡被打破。在采取纠偏过程中,舱内压力过高,而上方土压力不足,导致河床击穿透水。处置方案中首先采取清除河床淤泥,换填并筑高土坝。一是可以将井内水临时排除,二是加大顶管过程中上方土体。然后沿顶进方向河道南北侧增设深井降水,降低周边土体的含水量,这样一是降低了地下水压力,二是注浆后,能更好地改善周边土体形成一个稳定的封水“套”。考虑需要清理现场及设备维修,管道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再次启动顶管是所产生的摩擦力较大,未避免对周边土体再次扰动,沿洞口顶进方向的30米位置进行掺水玻璃注浆加固。经过一系列措施完善后,该段顶管顺利顶进。
五、结 语
顶管前,应对顶进条件分析。特别是穿越河道、暗塘等地质多变的位置时要有详细的地质勘查及物探报告。特别像本次案例中应扣除淤泥层厚度,压力值按实际土层厚度计算,根据不同的土质调整施工技术参数;在进洞前做好止水系统,做好工作坑的排水系统,将水引出工作井以外。严格控制出渣量及顶进速度,力求机头压力平衡。按现场实际情况配置泥浆,并采取同步注浆的方法,及时足量的注入泥浆。顶管作业停顿期,注浆不能停。注浆可防止管道周边土体坍塌,导致摩擦力增大。严格控制顶管轴线偏差,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顶管过程中对周边环境严格监测。
参考文献:
1、杨明友,非开挖技术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管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002,(2-3):14-15
2、高乃熙,顶管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颜纯文,非开挖地下管线事故技术及其应用,地震出版社,199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