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研究论述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第4期   作者:余江
[导读] 高校作为对青年培育的基地。其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
        余江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高校作为对青年培育的基地。其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和思想产生较大波动,容易产生危机。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高校已经成为了青年人口聚集密度十分高的社区,加之中国高校的开放性特性,其所面临的突发事件也呈上升趋势。频频发生的突发事件,不仅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是我国高校现阶段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
        一、引言
        虽然中国高校进行了许多次改革,但高校管理者的注意力仍多集中在教学,财政,设施建设上,对高校中易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当管理者不正视突发公共事件,缺乏对其的认识,缺少应对措施,就会导致事件的发生。在很少有人去考虑学校面对突发公共事件该如何解决时,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及损失就更难以估量和防范。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和师生正常生活,而且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在阐述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综合应对能力薄弱
        目前,在疫情期间,高校的综合应对能力不强,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着很强的突发性、破坏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还需要在高校在顶层设计、专业化人才队伍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对机制。大多数高校缺乏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困扰,也很少进行计划和实施,应对能力不足。高校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制度和体系,即便是有着成文制度,也都因为时间太久没有被重视。
        (二)高校疫情应变能力不强
        最近几年,高校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减少,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广泛使用,但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也不是短期的事情,还需要充分的硬件资源以及设施,完善的线上教育产品,保障教育秩序的运转,也要有具备教育信息化意识的人员。在疫情期间,部分学校经常出现网络卡顿、会议终止以及课程掉线的问题,部分学生的家里缺乏网络,大量的线上教育内容出现,这些都是教育管理者要重视的问题。
        (三)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随着学校内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发生于高校校园及周边或以高校学生为案发主体的治安或刑事犯罪案件接连不断。有调查显示,近几年发生在高校的偷盗诈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案件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发生于高校及高校学生身上的实验室安全、建筑物安全、火电气灾、户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如集体食物中毒等事故类事件也日趋频繁,安全事故是学校的不稳定因素,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出现,直接危及生命和校园稳定。
        (四)学生心理问题诱发事故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生活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大众化,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心理障碍已占大学生发病率的30%-40%,有的高校休学、退学学生中,精神、神经有问题的甚至超过50%,这些心理疾病轻则使个体受到伤害,严重的便可危害到公众安全。
        (五)缺乏应急管理机制
        我国目前的高校应急管理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很多学校都是照搬国家或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办法,没有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对高校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是一个制约。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预警机制不完善。虽然现有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但其中有很多是照搬了政府的应急管理预案,导致措施不配套,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对突发公共事件事中管理不规范。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能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决断,无法及时阻止突发事件影响的扩张,结果丧失了宝贵的解决突发事件机会,使突发事件发生急劇变化和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另外,对突发公共事件权责不明,没有明确突发公共事件的负责部门,导致在事件发生后学生不知该向谁通报,延误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时间。缺乏监督机制也是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监督渠道少、监督形式形同虚设。
        三、开展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的意义
        高校作为经济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状况的好坏不仅影响到高校日常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而且关系着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件。研究设计科学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体系,是加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开展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成为加强我国高校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制定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体现在:
        第一、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有助于改进高校应急管理工作,有助于更客观的进行应急能力评价,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第二、有助于找出现有应急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可以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高校应对各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第三、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应急能力评价,能够找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工作重点,主动出击,大力对师生及职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养应急意识,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四、提升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学校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各年级分管领导以及处室领导作为组员,建立健全改造机制,建立应急工作小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通过开展心理防护知识宣传,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此次疫情,及时疏导学生情绪,最大限度的降低疫情对学生心理的冲击。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应急小组要负责统筹协调学校整体疫情防控,做好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上报工作,指导健康教育,爱国卫生以及卫生防病等措施的落实。
        (二)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监管体系
        我国要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监管主体的地位,建立健全以权力约束权力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我国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很容易滥用权力,任何权力, 如果没有制约和监督就很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所以,权力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也无法保证权力可能会出现很坏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社会治理也需要政府和国家的作为。针对社会管理与管理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以及出现的种种不适应问题,政府管理必须创新思维,找准定位。在思想观念上,应努力实现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应努力实现从政府包揽所有社会事务、实施强制单向管理向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并重转变。


        (三)加强学校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各年级分管领导以及处室领导作为组员,建立健全改造机制,建立应急工作小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通过开展心理防护知识宣传,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此次疫情,及时疏导学生情绪,最大限度的降低疫情对学生心理的冲击。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应急小组要负责统筹协调学校整体疫情防控,做好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上报工作,指导健康教育,爱国卫生以及卫生防病等措施的落实。
        (四)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保护学生和老师的安全,学校要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做好全校师生每一天的健康检查工作,如果发现由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在学校接到了相关部门的预警之后,要不折不扣的实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应急预案,针对应急预案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发现了疫情病例、感染者以及与上述各类人员密切接触者时,学校要积极启动应急预案。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心理处还在线上召开了视频家长会和微信交流。并且根据每个学龄儿童的不同特点开展了不同的主题。与此同时,高校老师也要结合生活心理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创新方式方法,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念。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五)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
        目前,高校的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主要有两类,即电子预警系统和指标预警系统。高校的电子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摄像头、探头、消防自动报警装置等。指示预警系统是指先设定突发事件的一系列预警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去分析所获得的信息,以此判断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但目前高校内有出现预警设施损坏,无法运作的现象,设定的预警指标也大多缺乏考量,没有与高校实际状况结合,因此仅靠现有的预警系统无法满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高校在建立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时,不仅应包括应急管理监测系统,还应建立评估系统,针对监测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危害程度做出评估,保证风险被有效地控制。
        五、结论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事件接近尾声,并不意味着对事件的工作也即将终止,相反,还需要高校及时进行善后工作。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人的恢复治疗,包括心理干预及恢复重建。另一方面,对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要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控制,防止事件“死灰复燃”或引发其他公共事件。最后要对本次事件的管理过程记录及备案以供日后参考查阅。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快速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只能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老师都要对此保持信心,立足于长远,从一点一滴做起,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高校老师应该努力的掌握新时期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特点,进一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科学的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心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思路[J]. 高鹏.??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6)
        [2]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估研究——以南京五高校为例[J]. 胡琳,朱建军,方静,郭文.??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3]浅析构建高校辅导员应急管理能力体系的影响因素[J]. 王佳,张娟,张川,柏胜昔.??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4)
        [4]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J]. 姬浩,苏兵,吕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01)
        [5]基于组合赋权的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及权重确定研究[J]. 方静,朱建军,胡琳,郭文.??价值工程.?2010(11)
        [6]高校辅导员队伍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议和对策[J]. 赵统堂.??东方企业文化.?2017(S1)
        [7]高校突发事件中辅导员应急管理能力探究[J]. 马杰,刘锦.??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4)
        [8]关于提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思考[J]. 王悦.??中国市场.?2015(20)
        [9]浅议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J]. 李海军.??科技咨询导报.?2007(28)
        [10]校园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组合优化模型[J]. 孙康,柴瑞瑞,陈静锋,周晓静.??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14)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研究(项目编号:Y202044688)
        
        
        
        
        
        
        
        
        
        
        
        
        
        
        
        
        

        作者信息
        姓名:余江
        性别:男
        工作单位:中国计量大学保卫处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保卫处
        联系方式:QQ微信:1395840808
        电话:187681445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