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嗣惠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福建省 厦门市 361021
【摘要】以网络流行词中的后缀“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流行词中的后缀“子”的分类描写,从构词形式及语法功能等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词中的后缀“子”的语言风格及其流行原因。
【关键词】网络流行词;后缀“子”;感情色彩
一、2020年网络流行词概述
在互联网文化的迅速发展下,人际交流更加便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网络流行词应运而生。2020年上半年的网络流行词主要有“南上加南、时间管理大师、柠檬精、敏敏子、无语子”等,有的是新词新义,有的是旧词新义。这些流行语,除了概念意义,往往还附加着一定的色彩意义,携带着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或形象色彩。
在上述流行语中,引起笔者注意的是“敏敏子、无语子”等以“子”为后缀的网络流行词的运用。“敏敏子”是指歌迷给明星刘敏涛取的昵称,起因是刘敏涛在某档节目上演唱了一首歌曲,因其演唱时的夸张表情,迅速在网上引起热潮,歌迷们给她取名为“敏敏子”。在网络的发酵下,人们又纷纷模仿,按此方式给自己名人或家人取名,如“凯凯子、欣欣子”等。此外,还创造了更多的新词,如“无语子、好美子、惊艳子”等。
二、后缀“子”的演变过程
“子”原本是实词,仅指“儿女”或对人的尊称。经过长时间发展,演变为后缀这种高度虚化形式。不管是在“名词+子”、“量词+子”,还是在“动词/形容词+子”中,承担词汇意义的主要是词根,充当后缀的“子”是无词汇意义的,“子”只代表语法化或语法规则的词缀[1]。但词义演变过程中,“子”的作用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构词数量不断增加;二是描述的对象越来越多,既可以是动物(例如猴子),也可以是植物(例如栗子);三是囊括的范围日益变大,计时(例如子丑寅卯)、爵位(例如公侯伯子男)等都开始涉及到“子”。由于上述变化,“子”离自己的初始之义越来越远,最终由一个可单独指代事物的实词变为了“不能进行具体分析”的虚词[2]。在现代汉语的规范用语中,后缀“子”的构成形式有以下几种:
(1)名词+子→名词,例如:石+子→石子
(2)量词+子→名词,例如:位 +子→位子
(3)动词+子→名词,例如:混+子→混子
(4)形容词+子→名词,例如:傻+子→傻子
二、网络流行词后缀“子”的使用情况
(一)构成形式
以后缀“子”构成的网络流行词中,构成形式包括名词性成分加“子”构成名词、动词性成分加后缀“子”构成动词、形容词性成分加“子”构成形容词等类。
1.名词性成分加“子”构成名词
名词性成分加“子”的主要是为大众熟知的人名加“子”,例如:敏敏子(刘敏涛)、凯凯子(王俊凯)。后来这一命名方式被网友用来称呼亲近的朋友或家人,用选取名字中的一个字构成叠音词,再加上后缀“子”。
2.动词性成分加“子”构成动词
动词性成分加“子”主要有:骂人子、说话子、吃饭子、睡觉子、支持子等等。原有动词加后缀“子”后概念意义不变,感情色彩略有变化。
3.形容词性成分加“子”构成形容词
形容词性成分加“子”,例如:无语子、舒服子、开心子、努力子、不错子、难受子等。原有形容性成分加“子”后基本概念意义不改变,感情色彩略有变化。
(二)句法功能
1.做主语
①敏敏子太好看了。
②凯凯子学习成绩真好。
2.做谓语
①我和小王一起吃饭子。
②我很开心子!
③我真无语子。
通过上述5个例句可以看出,后缀“子”构成的网络流行词主要充当主语和谓语。由于是新兴用语,尚未引用到书面语中,都是用于日常交际的口语。
(三)感情色彩
与原本词语相比,加上后缀“子”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通常表为中性词变为褒义词、贬义词变为褒贬结合词、褒义色彩加深等。不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加上后缀“子”后,会由中性词变为褒义词,含有喜爱等积极感情色彩,如“敏敏子”的原有词“敏敏”是普通的称谓词,但加上后缀“子”后增加了一种亲昵、喜爱之情。贬义色彩的词加上后缀“子”后,会在贬义基础上增添褒义色彩或弱化贬义色彩,如“无语子”中的“无语”单纯指抱怨某一事物,但加上后缀“子”后让整个词语更加生动,增添了一点幽默。此外,一些褒义词加上后缀“子”后,整个词的褒义色彩会加深,例如“开心子”、“舒服子”等,原本的词义是指心情愉悦,加上后缀“子“后使整个词语所表达的愉悦感加深。
三、后缀“子”网络词语流行的原因
(一)追星群体及网络媒介的助推
当今,追星文化盛行,追星群体大部分是青少年。他们想象力丰富,能较快接受新事物,并形成自己的“饭圈”文化。在追星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网络文学,其中不乏新兴词语,这些新兴词语在追星群体中迅速传播。加之网络公司的推波助澜,扩大了新兴词语的影响范围,逐渐大众化。加后缀“子”的网络词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其中的代表词语“敏敏子”最早起源于追星群体。后来影响力扩大,随之在微信等聊天平台传播,给称谓词加后缀“子”不仅用于追星,也用于称呼亲近的朋友或家人。随着传播人群的多样化,“敏敏子”等称谓词逐渐满足不了人们的用语需求,后来出现了“无语子、开心子、吃饭子”等词语。最早产生于追星群体的后缀“子”网络流行词通过网络的传播,被人们高频率、多角度地使用。
(二)人们心情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现在的生活节奏逐渐变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更需要多样地表达情绪。加后缀“子”的词汇之所以爆红,是因为它能真实、形象地表达人们对生活、事业、爱情的需求。面对喜欢的明星或朋友,可以用名字中的一个字叠音并加上后缀“子”,既表达亲昵喜爱的感情,也能拉近人际关系。心情愉快时可以用“开心子”表达,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面对不好的事物时,用“无语子”表达不满,可额外增添一种幽默感。总而言之,加后缀“子”的词汇结合生动形象的网络配图,可更好传达表达者的心情,使表达更加立体。
四、结语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汉语词汇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人们交际的多样化和情感的复杂化发展,大量的新词产生。新词很大程度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交际的需要。通过对以后缀“子”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流行词逐渐偏离传统的语法规则,构词方式越来越新奇。这种不规范的现象能否进入字典,成为这个基本词汇呢?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新词的合理性,不能全面打击,也不能全盘接受。应该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来审视这些“不规范”现象,那些语言简明、能够满足人们交际需求的词语自然会经过历史沉淀,长久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3).
[2]杨振兰. 汉语后缀“子”的范畴化功能[ J].山东大学学报,2007,(5).
[3]杨振兰.汉语后缀“子”的感情色彩探析——以称人后缀为例[J].民俗研究,2007(02):192-204.
[4]秦坚.后缀“子”的类型和意义[J].语言与翻译,2005(01):36-40.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