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翠美
霞浦县盐田中心幼儿园 福建省 宁德市 355105
摘要:审美能力培养是幼儿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幼儿教育阶段,环境创设是培养审美的重要方式。而畲文化是发迹于福建、浙江等地区的民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畲文化在装饰、工艺等领域的应用,为本土产业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产品,深刻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以及生活风貌。本文拟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畲文化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幼儿审美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畲文化;环境创设
引言
在幼儿教育阶段,将民族文化与幼儿能力成长相结合,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制定幼儿审美培养方案,能够促进个体审美意识的形成,并对幼儿行为、认知与情感的稳定发展创设有利条件。而少数民众文化作为当前环境创设的重要资源,在引入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如何妥善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让幼儿体会少数民众文化蕴藏的审美情趣,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
1 畲文化应用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
在现代学前教育理念下,环境创设与幼儿认知、情感发展以及个体的健康成长之间的关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共识。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幼儿园环境现状、环境优化策略以及环境创设思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客观反映了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可供环境创设使用的材料呈现多元化特征,不同幼儿园的创设方式多种多样。畲文化是景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将其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在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层面皆有一定的意义[1]。首先,认知层面,畲文化的引入,将激发幼儿探知畲文化的热情,促使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了解畲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畲文化体系下的传统习俗、服饰、装饰、工艺品等,为幼儿的认知发展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素材。其次,在情感层面,畲文化与环境创设的融合,有助于幼儿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从而逐步形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情感。最后,从行为层面分析,畲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当地居民的审美情趣,历史的演变轨迹,幼儿在学习畲文化、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将逐步产生对畲文化的审美习惯,继而为幼儿创造行为的形成以及创造意识的增强奠定基础。基于上述分析,在环境创设中引入畲文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畲文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策略
2.1 合理选取文化元素
选取文化元素是引入畲文化的第一步,从幼儿园环境建设的角度分析,规划人员应当同时关注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环境创设。
物质层面主要指幼儿园室内、室外环境的营造,需要根据畲文化的特征以及所处区域的具体功能,合理选取文化元素。例如,餐厅、楼道等属于幼儿园的公共区域,需要在关注公共服务功能的前提下融入畲文化,具体的做法有:(1)在楼梯口放置具有畲文化特色的斗笠、木桶等工具,楼道墙壁上安装竹编工艺品;(2)在餐厅、走廊等公共区域安装畲文化展示牌,展示内容主要围绕畲文化的发展、畲文化的特色体育项目(如跳竹竿、稳蹬等)、畲族服饰等。在室内环境的布置上,文化元素的应用应当尽量多元化,并注意选择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贴切的元素,以此增强幼儿的共鸣,获得更加强烈的认知体验。而对于户外环境的创设,除了单纯的融入特定的文化元素外,组织与畲文化有关的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也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
精神层面的环境创设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师生关系的处理、班级风气的形成等。
在精神环境中引入畲文化,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汉族幼儿、少数民族幼儿的内心感受,避免出现过分侧重畲文化导致不同民族的幼儿之间出现矛盾等问题[2]。因此,精神环境创设需要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建立起民族和谐、平等尊重、友善相处的良好风气,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不同民族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2 重视材料材质与来源管理
将畲文化引入环境创设,需要注意材料的材质以及来源问题。一般情况下,幼儿园通过采购、教师自制材料是比较经济且适用的方式,有时教师也会采取让幼儿家长帮忙提供的方式收集材料。但要切实发挥畲文化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幼儿园应当做好材料来源以及材质的科学管理,避免出现材料单一、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3]。结合既往的应用经验分析,环境创设的常用材料的材质以布料、木材、竹子等为主,在控制材质时,需要注意分析所选材料是否能够有效呈现畲文化的特色、魅力,是否易于加工、制作。不仅如此,在应用过程中,不同材质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载体形式。例如,布料通常用于畲文化服饰、手工艺品的制作,竹子一般用于竹编工艺品的手工制作,木材则主要制作畲文化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工具。在明确不同材质的使用场景的基础上,幼儿园还需注意控制材料的来源,确保原材料不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2.3 关注幼儿的参与度
在引入畲文化的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是影响其运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创设的幼儿园,需要及时关注幼儿的参与度,一旦发现幼儿普遍存在积极性低、参与度小等现象,应当立即评估个体不能积极参与环境创设的原因,对原有的环境创设方案进行调整。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视角分析,引导幼儿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到某些畲文化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幼儿对畲文化的关注度将有明显的提升,并在实践中获得更加真实、更加丰富的体验;反之,幼儿的参与度不足,不能从环境创设中体会到畲文化的魅力,个体将很难维持对畲文化的兴趣、热情。因此,畲文化的融入,必须有恰当的时机以及有效的方式,增强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在原有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合理添加畲文化内容,以合理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是畲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取得良好融合效果的关键。例如,在健康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舞蹈基础等进行分组,组织幼儿进行畲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在艺术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创作工具,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畲文化特色,制作具有典型畲文化特征的装饰品或绘画作品。在组织此类活动时,教师还可筛选质量较高的作品以及表现良好的幼儿个体,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创作、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会,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对畲文化的审美水平,增强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为个体审美能力的激发奠定基础[4]。
3 结语
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将畲文化引入幼儿教育,要切实发挥其对环境建设的积极作用,幼儿园必须做好民族文化的选取、融入方式的抉择等工作,以多种形式体现幼儿园环境与畲文化的关联,在幼儿与畲文化间建立可靠的纽带。同时,教师应当注意观察畲文化融入的实际效果,根据幼儿的反馈情况对幼儿园室内、室外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加强户外环境、教学活动中畲文化的渗透,最终实现畲文化与幼儿园环境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 畲文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有效运用与研究[J]. 试题与研究:高考版, 2019, 000(033): 53.
[2] 张焓[1]. 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元旦环境布置为例[J]. 长江丛刊, 2019(3):78.
[3] 彭维成. 侗族传统手工艺在地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现状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6):2-3.
[4] 于洋. 试论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融合[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