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理论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第4期   作者:章敏
[导读] 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只注重教学结果而轻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章敏
        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只注重教学结果而轻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和教师只注重考试这一种评价方式,而忽视了其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论述了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教学实践以及支架的不同类型提出了具体可实践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首先是“创作支架”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提出相应的结构图表,让学生根据这些结构图表进行知识的再创造。然后是“情感支架”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创设情境、学生协作互动、进行多元评价三个步骤。最后是“问题支架”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教师提出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发散学生思维三个环节。这些具体策略的提出,对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支架式教学理论,初中语文
        
        目前,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支架式教学理论为文言文教学的改进提供了新视角。支架式教学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来的一种新理论,就是通过提供对应的学习支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本文欲从支架式教学理论出发,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和创新。
1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内涵
   “支架”的最初含义为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布鲁纳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上提出支架式教学理论,此后各国学者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与研究。[[[]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74-81.]]在结合各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支架式教学就是在教学前,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在其区间内所需要的各类型的帮助或辅助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教学完成后,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总的来说,支架式教学贯穿了整个教学活动,并且对于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步骤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杨淑惠.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1.]]此外,当将支架式教学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时,又分化出不同的类型。包括,创作支架、情感支架、问题支架,等。[[[] 何克抗.建构主义——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03):03-09.]]这些支架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具体的功能性,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当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质量较之前相比虽然已经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重“成果”轻“兴趣”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文言文的选文和知识点虽然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却十分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对文言文的某些知识点和思想感情进行程式化的归纳,将原本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学习兴趣的丧失使学生无法感受作者的心理和情感,自主学习能力和感知力也会逐渐下降,难以应对当前文言文灵活的考察方式。
        2.2重“言”轻“文”
        文言文是文章、文化、文学三个方面的结合,但是如今中小学的文言文教学却将其重点放在对文言字词的讲授上,忽视了文言文自身的独特性。首先,文言字词的单独讲授会割裂文言文的整体性,文言文与其他文体相同,都不能将其分割为单独的部分去理解,而是应该将文章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去理解和感悟。其次,文言文字与句、句与文章之间的割裂还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难以理解文章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更无法做到迁移拓展,举一反三。
        2.3重考试轻多元评价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对于中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考察,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而并非考察其对于语法、句法的掌握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且多元的评价往往更具有借鉴意义,并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及时的反馈。但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形式比较单一,往往只是单纯的考试或测验。这部分考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点的掌握,但却缺乏全面性和及时性。此外,考试仅仅是学生进行自我测评的方式之一。文言文往往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记忆,一场考试不能概括所有的问题。除了自我评价,对于学习内容还可以由他评的方式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才能对进一步掌握知识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只有多元化的评价才能带给学生最好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3  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根据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特点,结合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实践,笔者选取了三个类型的支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下为三个支架的具体应用策略。
3.1“创作支架”的应用策略
        “创作支架”是指通过给学生提供特定的帮助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支架类型。中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高峰期,“创作支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对于课文更深层次的思考。[[[]胡玉雯.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21(01):130-131.]]
        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于课堂的不同环节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表格或思维导图,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以蒲松龄的《狼》为例。《狼》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能够通过课下注释读懂简单的文言文。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可以提供一张包含起因、经过、结果的表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填写,理清文章的基本框架,梳理出文章的基本脉络。在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后,教师通过在黑板上板书“狼”与“人”,并通过表格将“人”与“狼”的不同部分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其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讨论文中屠户和狼这两种形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在学习过《狼》这篇文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创作一篇短小的寓言故事。以课后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将在本篇文章中学到的章法布局应用到写作中,从而达到读写结合的效果。[[[]曾凤蓉.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环境描写习作教学[J].语文建设,2020(04):34-92.]]
3.2“情感支架”的应用策略
    在文言文教学中,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充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文章的主旨。
        “情感支架”的表现形式包括:创设具体情境、学生协作互动、多元评价反馈三个方面。[[[]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

 作者简介:章敏,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基金项目:合肥师范学院2021年研究生创新基金立项项目“支架式教学理论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2021yjs050)。
]]第一,创设情境。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诵《小石潭记》一文,以《高山流水》这首音乐为伴奏,渲染出一种幽深冷寂的氛围。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朗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文言文、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第二,学生协作互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出问题。“作者写了小石潭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点拨归纳。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柳宗元的人生经历,以及这篇游记的写作背景。并让学生结合此背景谈谈对于上一个问题的理解,了解作者笔下景物中所蕴含深厚情感,从而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第三,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求不仅教师要对该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教师还要引导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评价者之间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交流,从而保证课堂的活跃性。如,某个同学概括出文章中的景物及其特点后。在教师对其答案进行评价之前,要引导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当学生彻底结束讨论后,教师才能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3.3“问题支架”的应用策略
        “问题支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的为了达到相应教学目标的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往往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而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
        “问题支架”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结合课外知识自己设计问题。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首先提出的问题是《桃花源记》主要写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回答出这些问题,就相当于理清了这篇文章的基本结构。第二,教师要通过适时地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通过“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场景?”“桃花源的人看到渔人有什么反应?”“桃花源中的人为何来到这个地方?”等问题,引导学生对本篇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解读和梳理,当学生无法回答出某个问题的答案时,可能是学生没有充分理解该部分的内容,此时教师就应当着重讲解这部分文章,帮助学生疏通文意,从而达到理解全文的效果。第三,在问题解决后需要及时的反思,补缺补漏。在疏通文章大意和文章结构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中所写的‘桃花源’和现实世界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和现实社会的区别。总结并得出文章主旨:陶渊明对于桃花源的想象是他的一种思想寄托,表达了其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  结语
         本文选取了创作支架、情感支架、问题支架三种支架类型,并将其应用到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这不仅可以给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使教师的教学更富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问题。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丰富课堂的实践形式,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