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学生课堂参与 激活中职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2月第4期   作者:杨浒
[导读] 多年来,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学生少有课堂参与,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杨浒
        云南省大理州财贸学校,云南,大理,671003
        摘要:多年来,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学生少有课堂参与,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本文试图就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原因和对策的相关问题做些研究。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学生课堂参与  原因 对策

        多年来,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气氛多半不正常,要么混乱如闹市,要么沉闷如监狱,学生玩手机睡懒觉,甚至嬉戏打闹,教师自导自演,讲完就了。如此一来,就连教学的常规都无法顺利执行,更谈不上保障良好的教学质量。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受教育者缺乏兴趣、需要和动机,并且不参与学习过程和体验,学习不仅无意义而且还不利于学生自身自我养成自我发展。本文试图就学生课堂参与的原因和对策的相关问题做些研究,供同仁参考。
一、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因素

学生缺乏正常的课堂参与主要有三大根源:传统文化、教育传统和学生学情。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教会大多数中国人“明哲保身”,而中国学生也或多或少的都怕出风头,这就在观念上制约了给给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表现欲。
(二)教育传统的阻力。首先,中国教育的传统习惯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执教者的天职就是对受教者进行强势灌输、规范认同,对讨论式、探讨式之类的学生课堂参与的活动,都不放心也不信任。其次,学习内容过多过难。学习内容过多,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内容过难,人员使学生丧失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其三,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死板,课堂评价冷硬单一。学习者是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鲜活的个体,每个人都自己的特征、兴趣、基础、资质、需求和学习方式。由于教师在教育观念、业务素养和技术技能方面良莠不齐,某些教师没有激励理念,也缺乏课堂灵活组织和操控能力,只能进行单向性的灌输教学,导致学习者往往会抵制、排斥甚至对抗。
(三)学生的自身因素。经过调查表明,由于市场经济嬗变、家庭教育畸形和价值取向多元,以及学生个体基础、特性和能力悬殊等原因,近十年来的中学以上的学生,不仅缺乏中国传统的善良诚实、勤劳勇敢的品质,还越来越缺少做人起码的负责当担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导致畏惧交流的心理,而且越到高年级越发强烈。1、羞怯心理。学生越大越担心担心在人面前说错话,如果被老师和同学否决,太伤面子。2、自卑心理。不少学生从小缺乏锻炼,缺乏自信,甚至自卑,在学校怕见老师,怕提问怕发言。3、从众心理。不少学生虽然自己也有见解,但不出风头“随大流”,认为那么多人,别人不说我也不讲。4、惰性心理。近些年的学生大多比较懒惰,不爱想也不想想,更不愿主动参与讨论,只想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自己坐享其成,听听就行。

二、实施学生课堂参与式教学的对策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有“教”有“育”,其根本目的是“导人向善”“育人成才”。“教”是熏陶教化,是使学习者在熏陶教化中认同文化、道德、法律和规范并使之逐渐融于社会,“教”的过程是培养社会公民的过程;“育”是培植养成,就是让受教育者在养育中完成自我改造提升和自我发展。“教”强调教育者用自己的对受教者进行强势灌输、规范认同,而“育”则侧重于激发受教者的兴趣、觉悟和潜能,强调受教者的自我养成。学生课堂参与式的教学活动是体现学生为主体进入有意义学习的翻转性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有效发挥教育本质功能,实现根本目的的行动自觉。

要高效组织学生课堂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必须以“育”为中心组织和实施“教”的过程、确定“教”的内容,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作为保障。
(一)建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在《学记》中明确深刻地阐述了建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等语,所表达的“良师益友”型关系是进行参与式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要想让绝大多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并自觉主动地体验到有意义学习的快乐,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亲近学生、信任学生和肯定学生,必须下调位置、认清角色、理顺关系和愉快接纳学生。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是“一言堂”教师的“自导自演”,才不会是教师出题学生填空,当然,在活跃又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所有人的参与也才变得真性实情自然而然。
(二)培植学生课堂参与的动机
学生课堂参与的动机是能实施师生课堂互动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活动中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要让学生了解、接受、和快乐参与必须从观念、心理、关系、能力和技术上作细致充分的铺垫和引导,激发起他们的自身需要和兴趣,克服学生怀疑、观望、自卑和无助的心理,改变等待、逃避和排斥的习惯,从他们自我发展的需求和愿望出发,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强化他们的参与欲和成就感,照顾到个体学生的差异性,逐步养成习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对学生学情的研究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引导、服务和培训学生,以期行之有效。

(三)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
兴趣是参与的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做法五种:(1)目标激趣。(2)导入激趣。(4)情境激趣。(5)奖励激趣。,教师要慷慨激励学生,多作肯定评价,鼓励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四)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优化教学方法方面如可采用以下一些组织方式:1、课前演讲。课前五分钟演讲,一个学生台上讲,其余学生安排听和评,可以讲小故事、小见闻、阅读推荐或者自我评介、个人学习方法、交友心得等等。(2)朗读训练。如默读、范读、诵读、美读、分角色朗读、接龙朗读、课堂背诵等。(3)质疑比赛。有步骤地启发学生自己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使学生从不问到敢问,从乐问到善问。(4)板书制作。结合预习、复习或者课文自学,让学生把自己学习收获做成板书展示交流。(5)练习活动。如论辩、记者招待会、朗诵会、讲故事活动等等。
(五)研究组织学生课堂参与的技巧
学生不愿发言,不能交流或者互动质量不高,教师不能强迫和打击,要研究学生学情特点和具体原因,更要提高组织课堂参与的技巧,并耐心指导学生逐步适应。
(1)教会学生课堂参与的一些技巧。如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方法、用中心句和关键词提炼和记忆发言材料的方法、台上深呼吸和“视而不见”等克服怯场的方法、序数组织并再现发言内容的方法等等,以及在发言中多引导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课堂参与才会主动和快乐。
(2)精心安排课堂问题。首先,要设计有用的需要学生参与的问题;其次要分解降低问题的难度;再次,要暗示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的方法。
(3)营造学生课堂参与的气氛。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积极创设宽松、自由、民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积极健康、全身心投入的状态,随时有自我表现的冲动。
(4)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观点。对课堂参与的学生,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和体谅他们,在尊重中帮助学生解决障碍,在肯定中完成活动。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课堂参与的意识、动机、兴趣、胆识和能力,提高参与度和参与水平,对实现教育本质功能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意义重大。教师必须从教育观念、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育技巧等多方面着手研究,也必须在自身的理论修养、业务素质和技术技能多方面不断提升才能引导和服务学生进行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章伟央.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院报,2007
附:个人资料
杨浒,男,汉族,云南省大理州财贸学校高级语文讲师。曾有10余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
作者简介:杨浒(1966.06-),男,汉族,云南省大理人,中职语文高级讲师,研究生,从事教育学与教学方法论方面的研究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