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中如何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幸福成长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2月第4期   作者:申志荣
[导读] 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

        申志荣
        浚县县直幼儿园

        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而民间游戏是游戏的一个类别,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两人十人也可进行。它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应充分挖掘利用民间游戏的益处,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下开展育人活动、推广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民间游戏它具有趣味性且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第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幼儿游戏的人是法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他说:“儿童早期的游戏不是无关紧要的,它是非常严肃的,而且具有深刻的意义,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他的这项观点从多年的幼教经验中可以得到证明,由此可见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大有用武之地。
?(一)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易找
        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废旧物品替代。如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即可以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 用塑料袋、鸡毛、毛线可做成毽子等等。这些材料价廉物美,许多东西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改造和加工。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二)民间游戏可创新、趣味性强
        创造性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创造想象与创造思维有密切联系,是进行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幼儿经常喜欢玩的游戏如:“种葫芦”等,都能给幼儿以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无论是从道具的制作、环境的策划、游戏的规则等,都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创造性完成并发展的,因为创造本身就富有乐趣,所以对孩子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有些游戏能代代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趣味性,符合幼儿本身好奇,好动,好模仿,好成功,好游戏的心理特点.例如: 女孩喜欢的跳皮筋,边念儿歌边跳,玩法上从一根到两根、三根,位置由低到高,边念边跳不仅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锻炼跳跃的动作和节奏感,增加幼儿的肺活量。再如“摔纸宝”游戏,孩子们把烟盒,废纸折成纸宝,三五成群地玩,百玩不厌。他们不仅喜欢扇的动作,更多得喜欢好胜,符合儿童的竞争心理。
二、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健康                                     
  1、民间游戏能丰富想象,提高反应能力
        民间游戏中,有不少训练幼儿空间思维和直觉反应能力的内容,比如丢沙包,跳绳,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帮幼儿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需要进行跑跳,躲闪,切需要幼儿的反应敏捷,还能在游戏中获得胜利。长久进行这方面的锻炼,逐渐使幼儿的反应灵敏,平衡能力和灵活性也有所提高。
2、长期进行民间游戏可使幼儿耐力以及抵抗力得到加强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不管是音乐,体育,还是美术类型的游戏,基本上都离不开一些基本运动如:跑、跳等,而这些运动又是人们进行身体锻炼所必不可少的。如“抓尾巴”, 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不仅能训练幼儿的奔跑能力而且能锻炼幼儿的躲闪能力,而且。“跳房子”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有双脚跳,单脚跳,跑跳,蹲跳等。民间游戏幼儿喜欢,参与性高。因此小朋友不会因为跑两下就喊累,也不会因为不小心摔到地上而叫疼。

通过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使幼儿身体得到锻炼,抵抗力也随之增强不会随便生病。
(二)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得到提高
1、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的道德品格的形成。                            
  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地今天,忽视德育,不能为幼儿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在我们中国,加强德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更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民间游戏中编配的部分儿歌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
 “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
        在玩民间游戏“摇元宵”时,是由两名幼儿合作边念儿歌边玩的。而这首儿歌融于此游戏中,教育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了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
 2、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幼儿集体荣誉感。
        民间游戏绝大部分是集体性质的,因为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所以小朋友们都会尽力跟伙伴们协同合作,战胜困难,并且取得最后的胜利,通过和同伴们的相互配合,渐渐使幼儿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也能使幼儿对共同完成游戏的集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拥有集体荣誉感能使人发挥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好的成绩。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是很重要的,使他们懂得什么叫助人为乐,什么叫协同配合。
三、运用民间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搜集的民间游戏应注意幼儿年龄特点
        由于幼儿民间游戏范围广又产生于民间,其中一部分游戏的语言比较粗俗,甚至还夹杂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因此,幼儿园在运用民间游戏时,需要对所搜集到的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在重新创作的过程中,应注意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间游戏在名称、内容、角色、情节、规则、儿歌、童谣上尽可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并具有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
幼儿园在具体运用民间游戏时,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趣味性、适龄性地进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几点:
1、选择游戏时,应注意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游戏;对游戏进行适当的改编,力求改编后的游戏更加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小班学习时学习最基本的玩法,中班时教师改编成数与动作的对应游戏,大班时又加入了加减法和合作竞赛的内容和形式。
2、在同一年龄班中,注意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选择不同内容的民间游戏,提出不同的动作要求和不同的游戏规则,提供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玩具或替代物,以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二)运用民间游戏时,教师应注意组织游戏的策略和方法
        民间游戏作为幼儿园活动中可资利用的资源,则需要教师的有益指导。首先,民间游戏活动中的教育目标应是潜在的和有弹性的。在游戏中应注重幼儿的个体经验,教师不能用同一目标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应针对每一位幼儿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层次灵活地调整游戏目标,以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运用民间游戏应注意安全性
        在改编运用幼儿民间游戏中,应对游戏动作的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制作与使用等方面加强安全性的检查,制止不适当的游戏方式、及时调控运动量、制定游戏规则。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实际水平游戏,切记超越幼儿的接受能力。如游戏《砍白菜》,原游戏中的动作是用手掌“砍”在幼儿的头颈处,这种动作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可以改为弯下腰,“砍”在幼儿的脚跟处,这样更贴近生活的实际,也比较安全。
        总之,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幸福快乐的教育”。它的材料是土的,但教育是有灵魂的;材料是粗的,教育是细的;材料是廉的,驾驭价值是高的。愿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孩子们在民间游戏的开展中幸福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