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火红
丰顺县黄金中学,广东 梅州514357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责任等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培养策略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学生角度来说,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全面提升学生信息技能,促进高中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渴望,提高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是指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式,它强调教学实践,但是想要将信息技术落实于学科课程教学中,首先要确立学科的核心素养。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部分教师职业态度不端正,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格。态度是人们对待特定事物、活动或现象的一种评价行为,其中包含这着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的发展要求,这也是教师进行学科教育的最高追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搜集能力和信息认知能力,根据所获信息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估,从而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高度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思维能力[1]。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计算机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高超的计算水平和处理信息中的疑难问题,高中生不仅认识信息、接受信息,还应该对信息有一定的判断力和推理方法,灵活的运用计算和思维的方法感知信息,发现数据的快速变化,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创新新的信息。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对于旧的问题方法加以创新,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学生要学会运用数字化背景解决遇到的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将现有的解决方法融入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想法,寻找合理的数字化工具,创造简便的处理办法,不断地思考和创新,完成更多知识的学习[2]。
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随着数字化课程的不断改革,各校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数据调查分析显示,高中学生在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中缺乏创新意识,网络道德观念意识薄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数字化创新意识。
通过网络的先进性,针对学生不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建立完整的创新思维方式。学校可以完善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简历培养创新意识能力的平台,创建电子阅览室等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信息环境,为促进学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可以改善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是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义务,而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与传统的社会信责任不同,它是学生主动理解信息社会安全、道德素质的责任感。目前网络拓展了学生吸取信息的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高中生面临的信息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要做到了解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明确信息影响社会安全的后果。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信息社会责任教育,告知学生使用网络不安全会给我们造成哪些后果,要遵守网络的安全法规,学好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信息安全”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不健康的垃圾文化,通过不同途径获取安全知识的案例让学生学习,并引以为戒,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生自身也可以主动了解信息安全知识,关注信息技术,注意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乱发表言论,学会保护自己,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发掘学生的兴趣特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掌握信息技术一些基本技能,正确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课程走,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管理,参与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开发,纠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找寻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最终实现徐盛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高中信息化教学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选, 张宁.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87-93.
[2]刘兴红, 张曼, 张军翔,等.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9(4):99-106.
[3]周晓燕.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与信息素养浅析——基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 v.16(5):176-17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