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2月第4期   作者:高颉
[导读]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

        高颉
        颐丰花园社区居委会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强国富民的策略。大学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双创背景下,要通过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培养创业实践的能力,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上升,而相应的工作岗位并没有随之增多,随着“最难毕业季”、“更难毕业季”的到来,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此情况下,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对策研究
引言
        在创新指引创业、创业推动就业的新思想指导下,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已由单纯的就业教育逐步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渡,真正实现人才教育素质化、多元化教育目标。因此,高校必须在就业指导理念下,加大服务力度,重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践行于各行各业,使其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明晰,使其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真正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1深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迅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不仅让资本对创新创业在高质量经济上的潜质更加重视,同时创新创业为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理念,间接使得国内创新环境慢慢得到了改善,为各方改变自身发展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思路。而创新创业作为未来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若其自身发展进入舒适区,不管是对传统创业领域的盘活,还是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推动力。因此,对在创新创业整个领域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开辟多样化的出路,避免其陷入发展困境无疑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而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也可以间接地成为传统经济模式转型的一种特殊手段。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2.1高校和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
        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了解还不深入,甚至有些片面。一部分人觉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针对那些创新能力比较强、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其他大学生就不能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领导应该操心的事情,和自身没有关系。高校要想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就需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但是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高校和社会对其认识不全面,理解也不深刻,认为创业就仅仅是创办公司,而且还把勤工俭学和创业划分为一类,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高度引起重视。
        2.2制度建设落后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建设还较为落后,不够健全。比如学制弹性余地小,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能力、个人或家庭情况安排修学计划,主动性难以发挥。学习评价方式较为单一;重笔试、重理论的考试评价方式仍未完全改变,对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过程管理考核未得到足够重视,知识应用、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改革开展不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在整个学业成绩中所占比重过大,创新创业的学分积累和转换机制还没有完全规范。
        2.3学习模式陈旧
        高校的部分学生的学习模式还停留在“教师进行讲解知识为主,自己可以学习方式为辅”的层面上,还没有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走出来,习惯于“听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不了解自己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角色定位,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不强,,把注意力集中在授课教师身上,把教师当作知识的来源,把课堂作为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唯教师,唯书本,唯课堂”,仅仅只是拘泥于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书面进行答题、教室笔试及口头解答这些问题分析能力的练习,学习模式较为单一。


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3.1转变培养方法,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要想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应该在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让大学生敢想敢干,多动脑。在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遇到问题时,需要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就需要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解决,经过实践来验证这些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增加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印象和理解程度,这时候大学生开始进行独立的思考,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以后的工作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加大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壮大高校双创教育力量。
        当前,众多高校开展双创教育活动都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压力较大。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双创教育实践的重要保证。首先,高校要重点吸纳双创教育的专业教师,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教学。其次,健全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如就业指导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职业规划引领制度等,真正保证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再次,高校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聘请一些创新创业成功人士或者优秀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兼职老师,为师生讲解最新行业发展态势以及创业就业情况,提升教师队伍的执教水平,进而高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3提高大学生时代与责任感
        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和大学生一起讨论一些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到成功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想,提高他们对创新创业的兴趣,让大学生切身感受时代和责任感。另外,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适当的给大学生解剖分析一些创新创业失败的例子,让大学生时刻保持一定的危机感,不能只被创新创业的优势所吸引,盲目的进行创新创业。这样通过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兴趣,还能够抱有严谨的态度进行创新创业。
        3.4创新方法,改进学生学习模式
        运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改革。高校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观念、角色,提升教师的素养,主动提高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课程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为重点,不断丰富学生课程学习资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翻转课堂教学,让课堂变成交流互动的场所,改变师生传统的教学关系,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主动学习到创新学习,实现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引入大型网络公开课和微型课程,把“固定学习”改为“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该坚持创业实践理念,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仍然需要整合线上平台和校企资源,努力打造创业实践教育的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创业实践育人效果。通过对创业实践能力体系的积极探索,使地方高校的创业培养成为有根之木,有水之源,创业也成为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新生力量,显著地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与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千红.高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产业科技创新,2020,2(24):127-128.
[2]张红梅.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融合分析[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15):57-58.
[3]王静.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就业与保障,2020(10):76-77.
[4]刘彩生.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自适应学习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22):48-52.
[5]刘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46):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