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深圳市沙井中学,广东深圳 518000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把握文章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2、提高学生论证水平,培养严密的论证思维和质疑、创新能力。
3、树立客观公正看待时事的态度,能够有主见、有辨别、较深刻地理解时事评论。
活动准备:预习材料,自己梳理文章的观点和论据。
活动过程:
一、
教师: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针对同一个议题,同一个事件,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互相辩论,互相争锋,谁也不服谁,最后得到大家“三观不合”的结论。有时候我们也会用“三观端正”来夸奖一个人对事情有着正确、合理的观点,怎么样才能做一个“三观端正”的人,它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材料一《两份名单》。
两份名单 刘诚龙
我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十个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我敢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人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多。但是,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为什么?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清朝数百年间,第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运动会”,其中只有一人能中状元,可以想见状元身价之高。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从其中随机抽出十人,大多数人对他们一无所知;即使从首开科举之时算起,把历朝历代的状元们都罗列在我们面前,对他们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又有几个?不是说所有的状元都一事无成,有些凭借天赋,也干出了成绩,比如文天祥,就不是只凭状元名号垂诸丹青。但是,还有那么多的状元呢?他们干什么去了?没人知道。相反地,许多曾经落第的秀才,不甘沉沦,奋起抗争,数百年以后,依然名声卓著。这其中原因何在?
从状元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因为科举制度本身就选不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或者是因为地位越高、优越感越强,因而不思进取,官场扼杀了人才?
从落第者角度来看,是不是因为生活在“体制”外,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创造力”?
也许,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写出一部皇皇大作来,但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耗费心智。我们能够看到的事实是?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显赫并不能保证终生辉煌。起点低的人,同样有机会赢到最后。
师:本文的观点句是哪一句,请在在文章中划出。
生: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显赫并不能保证终生辉煌。起点低的人,同样有机会赢到最后。
师:文章主要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生:举例论证
师:文章以两份名单为例,试图证明文章的论点“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你觉得文章在论证上有哪些不严密的地方?
生:状元和落第秀才有很多,不计其数。文章举出的事例不能代表实际的状元、落第秀才的情况,所以得出结论就不严密。
师:对,据我查到的资料,清代科举状元共114人,落第秀才人数未见确切统计材料,推测有百万人之巨。状元并不是都湮没在历史洪流中,有些状元很有成就。比如清末状元张蹇就很有成就。但本文选择性的列举了两份名单,不具有代表性。除些外,你觉得这篇文章在论证过程上还有哪些不严密?
生:第一份名单上,可能这些状元的名字不为我们熟悉,但是否就是如作者所说的“一事无成”?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实际上并不是,比如名单上提到的傅以渐,作为清朝的开国状元,后来成为一代名相。名单上提到的毕沅,实际上是清代的有名学者。其余也不乏在仕途和学术造诣上很有建树的。
生:所以本文错误地把名单上的人不为今人所认识,等同于他们一事无成,论证不严密。
师:同学们还有哪些质疑?
生:文章说“或者是因为地位越高、优越感越强,因而不思进取”,但我也查了资料,提到名单上几位状元,比如王式丹、林召堂、刘福姚,都是因为清正廉洁、不喜溜须逢迎而被仕途不畅。还有刘子壮,中状元后三年去世。他们一事无成的状元不是因为不思进取。
有些是身体原因,有些因为性格原因,本文简单归因为他们是因为地位高、优越感强而不思进取,显然是不对的。
师:说得好。
生:还有,文章又说到,从落第者角度来看,是不是因为生活在“体制”外,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创造力”,这个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以袁世凯为例,袁世凯两次落榜,但仍然继续读书,准备功名,直到后来弃文从武,走上了奇特的一生。
师:所以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写文章表达观点要做到论据确切 、推导科学、论证严密。不然写出来的东西就经不起推敲,不能让人信服。
二、
教师:大家都知道“屠呦呦诺贝尔奖事件”,2015年10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而国内很多网友关注的是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这引起很多争论。
要求学生阅读材料二――两篇与屠呦呦有关的时事评论,思考其中的论证过程。
评论一:《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 柏木钉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
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评论二:《别拿屠呦呦说事儿 》 刘亚东
“中国大陆科学家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诘问,于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终结。没想到这一刻真的到来时,各种“吐槽”瞬间在网上“爆棚”。许多人把目光集中在屠呦呦的“三无”身份上,即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按他们的逻辑,因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三无”,所以科学界以往那些荣誉、职位、学位和称号等大打折扣,甚至一文不值。
古代希伯来人发现,健康的人身上有虱子,有病发烧的人身上没虱子。于是,他们高兴地得出结论:虱子能使人健康。而事实的真相却是,人在发烧时,身上的虱子觉得不舒服,嫌热才逃离。因果联系是世界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一种,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但问题在于,并不是任意两种现象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谁规定中国大陆科学家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必须在院士中产生?以屠呦呦获诺奖来推断和评判院士制度优劣,便是犯了和古代希伯来人同样的错误。
我们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院士制度当然有种种弊端而且亟待完善,但它一定是理性改良的结果,而不可能在情绪化的宣泄中完成。另一方面,无论院士头衔、博士学位,还是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都只是对科学家的评价手段。既然是评价手段,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诺贝尔奖又何尝不是!拿科学成就来说,获奖者不一定高于其他科学家,或者说其他科学家不一定逊于获奖者。就中国科学事业而言,没有这个奖时照样发展,得过这个奖后也未必因之加速前进。评价科学家的这些手段之间当然会有一定联系,但肯定不是必然联系,更不是因果联系。屠呦呦获奖是好事。好事来了,咱们最好淡然处之,而不必过度解读。否则,不是存心塞私货的话,那就是庸人自扰了。
收藏界有种说法,叫“捡漏儿”。在某种意义上,“三无”的屠呦呦是且只是一个“漏儿”。试图以她的“三无”否定现有科学共同体秩序的观点,无论多么具有煽动性和蛊惑性,都不足信也不可取。没读完大学的比尔·盖茨成功了,美国人没有因此停止大学招生;不会说外语的屠呦呦得了诺奖,中国人同样不会因此取消外语教育。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这个道理平时谁都懂得,就算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人有些懵懂,也不该失去起码的辩证能力。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科学道路上孜孜以求的探索,终被国际科学界以“21响礼炮”的最高礼仪认可和肯定。事实上,这件事给人们最重要的启示是,科学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急功近利的行为无法创造一流的成果,只有在寂寞的长跑中不言放弃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峰。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圆了一个中国梦。请为她点赞,别拿她说事儿!
师:请同学们在两篇文章中划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句,写出文章各自的论述过程,分析其中哪一篇论证更严密,更让人信服。
生:第一篇《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的中心论点句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
师:请列出这篇文章的论证过程。
生:屠呦呦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都落选院士――以上三人的特点:专注研究、敢讲真话――涉嫌学术造假者稳坐院士的宝座、高官高管当上院士。
师:从这个论证过程看,你认为有什么论证不严密的地方?
生:例子的选择有片面性,这些落选院士落选的原因是不是就与他们“敢讲真话”的性格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文章没有证明。
生:文章提到“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难道涉
嫌学术造假就是事实吗?不能因为他们被质疑来断定其不具备院士资格吧。
生:政府高官企业高管未必不能当院士。政府高官企业高管跟取得科学成就本身并不矛盾。
师:再来分析第二篇《别拿屠呦呦说事儿》的中心论点,写出论证过程。
生:中心论点:我们的人才和学术评价体系确有种种弊端且亟待完善,但其一定是理性改良的结果,而不可能在情绪化的宣泄中完成。
生:论证过程:古代希伯来人“虱子能使人健康”的结论――院士头衔诺贝尔奖只是对科学家的评价手段。不可能十全十美。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和因果联系。――“三无”的屠呦呦只是一个“漏儿”。不要以她的“三无”否定现有科学共同体秩序。
师:比较之下,同学们认为第二篇文章的论证过程如何?
生:澄清谬误,逻辑很严谨,是一篇新闻评论佳作。
师:对。所以第一篇文章是以偏概全、简单归因,论证是不严密的。第二篇文章逻辑严谨、以理服人,论证严密。
三、
教师:大家还记得几年前里约奥运会女子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她在受采访时以其真实不做作的回答在网络上大受追捧,红遍全球。被称之为“傅园慧走红现象”,针对傅园慧现象,以下两则评论你觉得哪一则观点更加合理,论据更加确切,论证更加严密。
评论一:
这一次,是借助傅园慧进行的全民狂欢,全民宣泄。是对假话套话的宣泄。中国人在假话套话中浸淫了70年。对于假话套话,先后经历了惊诧、恐惧、顺从、加入、厌烦、厌恶几个阶段,现在忍无可忍,终於找到一个宣泄口,一发不可收。
这是对“谦虚”的反抗。傅园慧对记者说“我竟然游得这么快?”、“我很满意”,太不像个中国运动员了。有些人总把统治者说成伟光正,同时总要求被统治者谦虚、卑微。傅园慧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这是对“永不停止攀登”的抛弃。记者问“你是否期待明天的比赛”时,其实是在等待“是的”这个答案。面对一个低级问题,傅园慧的回答是“没有期待,我已经很满意”,这一句石破天惊,是傅园慧最引起无好感的地方。
傅园慧对“举国体制”、“金牌崇拜”给予了彻底的鄙视。似乎是上天的安排,傅园慧没有得到金牌——她若得了金牌,就没意思了;傅园慧得的是铜牌,假如她什么奖牌都没得,也会失去一些人的兴趣。恰到好处的铜牌,一铜抵千金。
评论二:
我们的记者,往往都喜欢问运动员是否用尽全力的问题,而运动员的标配回答,本来应该是我会在接下来做的更好。直截了当回答已经“用了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却比记者的发问更令人感觉真实。只要挑战自我,尽力做到最好,为什么不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呢?
我们经常看到,在不断的比赛和夺冠的要求中,有时已经剥离了最初的运动使人愉悦的属性。个人的成败,似乎关系着国家的荣辱,沉重的民族使命感,有时会压得运动员喘不过气来。仿佛不能拿到冠军,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如果说这些老运动员以持之以恒的精神诠释了人类对体育运动积极向上的不懈追求,那么以傅园慧为代表的90后新生代,则充分展现了体育运动在激烈竞技之外带给国人的快乐,体现了我们的体育理念向着人本价值回归。
师:分别写出两则评论的观点和论证过程,并分别分析论证中是否做到论据确切、推论合理。
生:评论一的观点:这一次,是借助傅园慧进行的全民狂欢,全民宣泄。论证过程:这是对“谦虚”的反抗――这是对“永不停止攀登”的抛弃――傅园慧对“举国体制”、“金牌崇拜”给予了彻底的鄙视。
师:刚才大家看过了傅园慧的采访片断,你觉得这个论证过程真实确切吗?
生:我认为没有表现出如文中所说“对谦虚的反抗”、“对永不停止攀登的抛弃”、“对举国体制、金牌崇拜的鄙视”。
师:所以评论一论据不确切、推论不合理。再来看第二则。
生:评论二观点:体现了我们的体育理念向着人本价值回归。论证过程:傅园慧更令人感觉真实――经常看到最初的运动使人愉悦的属性――傅园慧为代表的90后新生代展现了体育运动在激烈竞技之外带给国人的快乐。感觉这个过程是合理的推导。
师:就是做到了论据确切、科学推导、严密。
四、
教师总结:一篇思辨性强的论述文,不仅要求作者能提炼出好的观点,更要求作者善于运用真实的论据、科学的论证方法,让所说之理严密、无懈可击。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心服口服,认同并接受你的观点,最终受到启发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