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小学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之国际化素养提升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2月第4期   作者:郭娜
[导读] 北京市朝阳区作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

        郭娜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100026

        【摘要】北京市朝阳区作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国际资源条件,区域优势对促进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朝阳教师国际化素养,即为适应和更好地改进未来的国际化社会所必需的国际知识、国际理解意识和国际活动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朝阳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旨在引导教师开阔国际视野,树立国际化思维理念;立足自身优势、设计高标准专业规划;聚焦课堂实践,推动教学策略多样性发展。在培训过程中及时提供适应教师需求、引领教师发展的培训资源,是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教师素养  培训资源

一、对当前区域中小学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现状的分析
        (一)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我们: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们既要不断吸收世界优秀的教育成果,又要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让世界了解中国。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教育更需要加强国际化,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教育源远流长,有许多优秀的教育传统。吸收国际教育理念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相融合,使之本土化。一百多年来,我国教育在国际化和本土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推动合作共赢,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培养集聚国际化人才。深化“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加强教育领域中外人文交流,“留学北京”。广泛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分享北京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国际理解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项新课题。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就是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北京市作为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正处于国际化、高端化、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养,开发整合国际教育培训资源,是打造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区域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的现状
        但在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中,有视野欠开阔、有意识缺行动、有资源少借鉴等现象并不罕见。本文将聚焦教师培训中的课程设置、资源选择、实践指导等内容,深入探讨如何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

        
        2.出国的个性化需求
        3.对国际化教育资源的需求
        

        
        需求分析结论:
        中小学教师的国际化素养提升需求在知识视野、教育方法、教育理论和发展平台等方面呈现较高水平的需求状态,渴望获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国外同行的成功教学经验和方法,迫切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国际化发展与交流平台。
二、促进区域中小学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的应对之策
(一)构建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课程模型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参照教育部制定《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结合区域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研究实际,构建符合区域教师发展特色的课程模型。
        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课程模型

        此模型设计基于教师国际化素养研究,即以“致力于‘全球共同利益’理念”为核心,以“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素养框架。等边三角形框架外接圆上,构建四类课程,即“以思维拓展为基本点的核心课程、以学术提升为延伸点的研究课程、以学科特色为生长点的专业课程、以课堂管理为助力点的实践课程”。
        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世界是一个圆,每个人都是一个圆心。而教育就是半径,半径越长,这个人的世界就越广阔。”借助四类课程,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促其向“致力于全球共同利益”理念转变。以此为圆心,延伸教师的半径,进而通过教师,延伸学生的半径——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的终极目标就是拉长学生世界的半径,让每名学生得到最适合最适宜最适用的教育。
        (二)丰富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课程资源
        为了应对当前教育国际化趋势,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面向社会引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资讯,建立以“转化赋能”为特色的培训资源。
        “转化赋能”为特色的培训资源基于干部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的两个重要指标,即资源的适配性和应用的本土化。全球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在引进各种资源的过程中,找到紧贴实际,满足教师需求的资源难度非常大。如何将优质培训资源与实际对接,如何将培训效果落实到教学实践,是“转化赋能”理念提出的基础。
        “转化”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引进的转化。基于调研分析,建立课程标准,引进为量身打造的课程;通过网站建设,短期内高效完成培训前的学情分析和课程准备。2.培训结束后,教师在实践应用中生成的在地案例,作为我们培训资源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为国际化培训提供有力的补充。
        “赋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不同文化背景下交流与沟通能力;2.丰富资源呈现下的选择与应用能力;3.优质平台搭建下的展示与提升能力。
        (三)推进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课程实践
        在研究中,关注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遵循“学习、研究、培训、运用”的运行模式,开展“国际化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坊活动。打造一批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的骨干教师和基地学校,在深度学习、合作研究、专项培训的基础上,成长为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排头兵和种子选手,推动教育纵深发展。
        着眼于区域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者自身、基层学校及学生发展五个领域,架起中外比较教育研究的纽带,形成新型的国际化课程研修模式,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从关注参训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到其教学行为的优化,最终促进每个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健康发展。
        围绕国际化素养提升课程模型,由集中的学科培训、通识培训向助力学校特色化建设的专题定制培训转变。深度开展项目学习、同伴互助、成果表彰等活动,直面课堂教学实践,以工作坊形式,搭建以“智慧成长”为效果的专业成长平台
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主题推进式”学习研究平台:面向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并通过专业教师座谈、专家论证等方式打造“主题推进式”学习研究平台,贴近国际化前沿的关注热点,精准定位国际化培训的重点。如美国STEAM课程、芬兰现象教学、英国批判性思与反思性教学等。
        “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以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转变为着力点,以课例为载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此来积极推动中外教师的交流和培训成果的落地。
        “交流分享式”研讨反思平台:以参与面广、融入性强、对话度深、应用域高为主要特点,切实围绕国际课程内容,帮助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反思型教学。
“开放融合式”成果展示平台: 始终坚持立足教师素养提升这一核心任务,既关注教师的获得,更鼓励教师的输出,举办征文评选、案例收集等活动。
三、区域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发展趋势研判
        一是可聚合基于区域需求的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围绕实践需求,秉承“立足实际、基于实践、务求实学、对标实绩、确保实效”的宗旨,立足本土,科学准入,聚合基于区域需求的全球优质高端教育资源。
        二是可开启基于课堂实践的中外教育比较研究对话机制。对话机制的建构是能够消除分歧、达成共识的有效途径,以对话机制凝聚多元性。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在课程培训中推动教育的交流互鉴;更加敏锐地思考、贡献智慧,共谋解决方案,把握和引领教育的未来。
        三是构建了区域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课程模型。课程是培训的核心,科学合理架构课程模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创建学习型群体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目标对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行建模,根据一定的指标给出课程的选择与排序,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图,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提炼、储存、传递和深化。
        四是可研制区域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相关标准。标准研制可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丰富培训课程标准研制的经验,促进教师培训课程理论的发展。研制区域标准,加强对培训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的指导。
四、结语:
        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是教师培训机构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教育国际化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探寻教师国际素养及专业发展规律,深耕“国际课程”培训特色,抓住发展契机,得到社会认可。教育国际化的起点与终点要落在教育本土化上。通过聚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的努力,形成经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并最终立足于世界的教育之林。面向未来,从理念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我们还需要更深入更务实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简介]郭娜(1974-),女,北京市人,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对外交流培训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