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要让学生来做主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2月第4期   作者:王招娣
[导读]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已经耳熟能详了,

        王招娣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已经耳熟能详了,但职高的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完全让学生来做主,学生还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进行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本文就来阐述本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来做主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 学生 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已经耳熟能详了,但职高的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完全让学生来做主,学生还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进行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在本人和身边同事的课堂上,这种由教师安排好课堂的各个环节,学生来完教师安排的任务,任务之外很难有所拓展。而观课和评课的老师也大多关注课堂上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关注师生间貌似热闹的双边交流,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与深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关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一、信息技术的课堂必须让学生来做主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
        信息技术课堂活动是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职高的学生普遍有一种现象,学习的主动性低,对信息的捕获能力低。好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是以自己固有的节奏进行,很难完全跟上老师的节奏,往往出现老师已布置好任务了,部分同学还不知要做些什么,更不必说怎么做了。所以课堂上做到让学生来做主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本地区职高目前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教材为例阐述,本教材秉持的教学理念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材内容的安排分为学习准备、任务实施(分实施说明和实施步骤)、讨论与练习、探究与合作。其中的任务实施步骤非常的详细,学生只要用心阅读教材,就能顺利完成任务。那问题来了,既然教材的安排已明显适合老师放手,学生自主学习了,为什么实施效果欠佳呢。原因如下:一是部分学生阅读的能力差,对教材中信息的捕捉能力差,无法自主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技能点;二是部分同学的信息处理能力差,对实施任务中碰到的问题和出现的一些错误提示无法自主解决;三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无法坚持自主学习。这些众多的原因导致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没能完全让学生做主。


        二、信息技术的课堂如何让学生来做主
        (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做主提供前提
        职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应用软件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适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想要行到的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学习任务”的选择与设计。这些年来在职高教学实践中,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针对教材规定的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些不同类型的任务,要求教师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将总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中,当讲授《图文混排》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到因特网检索信息、计算机图文编排、计算机文件存储等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制作好的样版页——“任务”。在设计这个综合性的任务时,要考虑到应该包图文混排的一些知识。以及设计版面时所涉及的知识、方法与技能。然后将这个任务分解为几个较小的任务,指导学生分步骤去完成“任务”分解、编排要注意分解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每个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学生的知识点的含量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前后任务之间的连接等多方面的因素,一点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为学生做主提供保障
        学生学习的效果好不好,最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给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并针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承认学生实际掌握水平之间的差异,充分肯定他们各自的成绩,并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各自提高。这样的评价能成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手段。
        信息技术的操作不仅体现在结果对不对,更体现在同样一个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在实际的课堂中,对于一个同样的任务,学生会利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完成,其过程却是有差异的。这时教师不能仅仅只关注一个答案,而应更多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在实践中所获取的经验与教训等,这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实践过程,即是鼓励学生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的理解力与创新力。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努力学习,争取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我们还可以采取“档案袋”的办法。一个单元完成后,让学生自我分析一下,从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反思,使他们在反思中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真正地将“学会学习”落到实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做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与学生沟通,逐步为学生做主创造条件,并帮助学生实现在课堂做主,以达到学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肖锋.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98-102.
        [2]王木子,赵欣.论教学方法及其选择[J].宜春学院学报,2009,1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