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芬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镇中心小学,广西 北流 537400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滞后性,也可以满足新时代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非常适用于语文阅读课堂。因此,教师应该将阅读课程与问题教学法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应用策略
1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1.1问题要有目的性
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使问题当中包含着学生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完成的具体任务。只有这样,学生在探究文本时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对于教师来说,提问具有目的性能够使自身的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方向更明确,进而促进教学 的顺利开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明确目的性的问题,可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2问题要有广泛性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过于单一片面,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教材内容来设计的,而学生对于这些过于死板的问题,通常都懒得去思考,有较大的排斥情绪。这是由于这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坚持创新性原则,忽视了要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教师需要注意问题的广泛性,要多提一些 新颖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课堂教学中。
1.3问题要有启发性
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告诫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启发性的教学原则,要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去获取知识。在实施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所设计的题目一定要有启发性,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问题获得启迪,掌握某一知识点或是对社会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4问题要有探究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可以思考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针对文本内容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周 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的感性思维。
2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问题导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助燃剂。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阅读教学。课堂导入是一个关键的教学环节,关系着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状态。虽然小学生的语文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还十分薄弱,但是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产生疑问也乐于探索谜底,这一心理特征值得教师 加以利用。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时,不妨从课堂导入环节寻找突破口,将具体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相整合,积极采用问题导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语文阅读兴趣,也能为阅读课堂开一个好头,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师在实施问题导学时,首先,教师创设的问题要与阅读内容密切相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教材为蓝本开展的,问题导学也是为揭示课题服务的。
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创设的问题一定要体现教材重点,既能引发学生思考,也具备引入新课的功能。其次,教师在导学环节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趣味。教师实施问题导学的初衷就是为了激趣,有趣的问题才能驱动学生的思考动机和阅读兴趣。
2.2生活问题,降低学生的阅读思考难度
通常来讲,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源于内心的好奇心,无论对于任何事情,都需要产生兴趣才可以对其进行探索。而这对语 文课堂阅读教学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通过问题引导,会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阅读内容创设生活问题,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阅读文本的距离,降低学生的阅读思考难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培养学生以文学视角看待生活的学习品质。
2.3问题引导,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想要消除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采取迂回的形式,以问题引导替代直接讲授,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会急于知道问题的答案。而且,通过这种迂回方式的问题引导,因为对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一种刺激,而学生一旦知道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势必会牢牢对问题形成记忆。具体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问题引导的过程中,应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索文章的奥义,促使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透彻的领悟,不仅可以达成预期的知识目标,也能显著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
2.4问题跟进,引领学生的深度阅读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学知识点,想要学生对思想内涵产生深入感知、透彻掌握繁杂的知识点,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思考方向的问题,这样才能加速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消化吸收,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体现问题教学法的实践针对性。因此,教师应该将问题引导贯穿于阅读课堂的始终, 根据教学需求积极采取问题跟进,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持续抛出,为学生构建全面、完整的阅读链条,使学生的探索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逐步进入深度阅读领域,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动性产生质的飞越。除此之外,教师在实施问题引导策略时,应该注重问题的合理性,尽量结合阅读内容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设置问题,这样才能迎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最大限度地提升问题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
2.5设计问题任务,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探究活动是围绕着任务开展的,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领悟新知识的过程,不仅可以培植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也能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新课标的思想指导,根据具体的阅读课堂设计问题任务,然后将问题任务发布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与伙伴互动交流的快乐,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剖析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自主性的问题设置,比如,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某一个阅读问题,然后在组内对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在这种模式下,会使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力得以提升,以此确保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得以升华。
3结语
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满足新时期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是语文阅读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应该顺势有为,根据阅读课程积极采取问题导学,为学生打造充满智慧活力的探究化课堂,从而多角度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侯芸.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4):134.
[2]苏金英.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新阅读,202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