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江西省婺源县紫阳第三小学 333200
摘要:近年来,在新的教育改革发展下,小学语文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培养。由于课本的包含范围较少,为了能够不断地拓展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就需要对同学们加强课外阅读的培养。让同学们通过在课内阅读中学习到一些阅读的技巧,然后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不断的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并且,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对课本内容进行巩固和记忆。以下就针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有效结合
引言
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能够为语文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总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不能够有效的结合现象非常严重,这严重影响到了同学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效率。老师需要对同学们在这一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不断的鼓励同学们加强课外阅读,并且能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加强同学们的文化素养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的低年级阶段,同学们还不能够完全对汉字进行熟悉和掌握,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塑造力很强的阶段。老师要在这一阶段对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同学们能够从小就养成一个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优良习惯。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中,一步一步的掌握读书技巧,体会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奇妙,然后在课外阅读中就能够既有兴趣又顺利的进行下去。又通过课外阅读,不断的对课内阅读进行回顾和分析,加强了同学们对课内阅读的记忆和掌握。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十分有利于小学语文的学习,为未来的学习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的方法
1. 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如果同学们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强迫下完成的,那么同学们就像是完成任务一样的完成这项阅读,这一过程将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首先要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让同学们能够主动的进行阅读。比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是节选于一些小说。那么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所涉及到的小说向大家进行讲解,获取大家的阅读欲望。
让同学们进行了课外阅读之后,重新回味一下课内阅读的情节,深刻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所以,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方法的基础。
2.引导同学们读好书
课外阅读固然重要,但要严防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一些无用的书籍,甚至还会对同学们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作为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同学们读好书,因为小学生们还没有很强的是非辨别能力,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向同学们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读物。比如,像四大名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对其进行阅读,充分的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比如,像《安徒生童话》等一些童话故事,同学们对其进行了阅读之后,就能够保持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与期望。
3.引导同学们做读书笔记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经常会有老师要求同学们准备一个笔记本,然后将自己所读到的优美句子或者是词语进行摘录,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也能够在对这些句子和词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这一习惯,应该在课堂上就能够加以培养并严格要求。对于课内阅读,需要同学们做好读书笔记,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的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能力。
4.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不同的同学对相同的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老师要给同学们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同学们能够在这一平台上积极的向大家展现对一本书的看法和理解,同学们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全方位的思考与体会。并且还能够及时的应用到语文的阅读理解中去,提高同学们的语文能力。比如,在平时组织开展一些辩论会,让同学们大胆激烈的说说自己的看法。还可以组织一些情景剧的表演,让大家将自己的理解充分的代入表演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同学们对文章的体会能力。为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做出帮助。
总结: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在课内阅读中学习阅读技巧,然后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不断的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并且将课本内容进行巩固和记忆。就需要老师重视同学们的课内阅读与课外外阅读的有效结合。通过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同学们读好书,引导同学们做读书笔记,并且老师还要积极地开展读书活动。让小学生们在低年级阶段,养成一个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优良习惯。不断的体会读书的乐趣。有利于小学生们在低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也能够为未来的学习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刘美群. 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策略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v.15(04):152.
[2]刘爱静. 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初探[J]. 中华少年,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