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峰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5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定的把握,其中之一就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恰当地融入学科教学。其中,将心理健康教学融入音乐学科的合唱教学是“抓手”之一。合唱重在“和”,无论是“声与声”中的“和”,还是“声与声”中的“和”,都离不开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心理。合作、开放、阳光、利他、责任心、爱心等都是合唱与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能很好融入合唱的学生,也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本文主要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心理健康;合唱教学;有机融合
引言
都说,身心健康对于每个孩子成长至关重要。身心健康成长,不仅要让学生身体健康,还要让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更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位教师必须要合情合景、富有成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之中。作为一名音乐合唱教师,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音乐合唱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音乐合唱教学的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确,好的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技能技法课堂,也是人格形成课堂;既是知识课堂,也是情感课堂、素养课堂和人文课堂。
1、音乐合唱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1.1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心态,树立自我意识
周围的环境与学生进入大学前大不相同,在那里学生脱离了父母的保护,不得不独立面对课堂压力和人际交流,这可能与学生的大学认知生活有所偏差,一些学生 而且还有人在进入大学前更好,进入大学后发现更多的不足,造成心理差异,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通过这样做,音乐教学主要帮助学生熟悉环境,减轻新环境造成的压力,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态度和自我认识。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喇叭播放安抚人心的音乐,改善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亲密关系,帮助学生减轻整天的学校疲劳,促进精神放松。
1.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和协调能力
音乐不仅包含音乐知识,还包含人文和地理知识,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创造性来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还可以扩大和加强学生的知识欣赏音乐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2、音乐合唱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2.1在识谱唱曲中有机融合
识谱是合唱的前提与基础,唱曲是合唱的重点与关键。于每一位音乐教师而言,为了提升合唱教学的实效性,都会在引领学生识谱与唱曲方面花心思、做文章、下功夫。解决了识谱问题,就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出现音准不好、速度不稳、节奏不对等问题;解决了唱曲问题,就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出现的吐字归音不到位、表情达意不准确等问题。事实上,在识谱唱曲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使识谱唱曲的过程富有成效。因此,音乐教师要把握时机,在识谱唱曲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合唱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举例来说,在教学《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时,学生遇到了难点,即“0353”和“0512”。即使经过反复试唱,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并对此产生了悲观情绪,在这部分学生看来,凭借自己的现有能力,根本无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于是,纷纷都变得消极、气馁、不自信。
鉴于此,教师应借助评价,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面对困难,悲观气馁解决不了问题,唯有乐观面对,冷静应对,才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多练习几次,你一定会成功的”“相信自己,相信你一定会唱好这几个音符”。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首先将“0”唱作“嗯”,以“嗯”作铺垫,难点也就不难了。待学生熟悉之后,去掉“嗯”,学生就可以按照休止符的正确停顿练习唱歌了。实践证明,在音乐合唱合唱教学识谱唱曲中有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助于提升识谱唱曲的有效性,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善于以曲纾心,以曲怡人,善于给予学生正能量,善于打造积极向上的音乐人文课堂,真正让音乐滋养学生的心田。
2.2训练:气息相通,提高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现今,由于学业、交际、升学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处在心理烦躁的状态,部分高校生做事总是心猿意马,学习总是心不在焉,精神总是萎靡不振。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结合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气息调解法,让学生在合唱训练中学会气息放松、情绪释放,以达到用一种自然、舒畅的呼吸、说唱,从而在完成合唱高效质量的同时缓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和负担。比如,音乐课堂合唱训练时,总有一部分学生被自己的情绪困着,要么训练不太专心、心猿意马,要么若有所思、呆若木鸡。这时,为了让学生心神安定,也为了达到合唱训练的效果,我们不妨让学生先做做热身运动,抖抖肩,甩甩胳膊,扭扭腰;再让学生两人一组背靠背站立,做吸气,呼气运动。然后要求学生发一声“丝”的声音,发“丝”时要求学生缓慢的、均匀地把气吐完,以此来控制自己的气息;最后,让学生发出一声下行音阶“哈”,以移调的方式练习喉咙放松和横膈膜的控制等。通过这样的合唱热身训练,学生就会很轻松自如地进入合唱状态,而学生也学到了气息相通,调控情绪的方法。实践多次证明,自我情绪的调控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前提,而自己气息节奏的调控又是自我情绪调控的关键。做实这两个“调控”不可或缺——尽可能按节奏呼吸,尽可能抚平紧张心情,尽可能按下不耐烦、暴躁、失落等情绪,如此,才是对合唱的负责,才是对高效课堂的负责,才是对心理健康的负责。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音乐课合唱教学气息调控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安静下来,放松心情、释放情绪,矫正心理。合唱中能够“静”,学习中才能“静”,生活中才能“静”,这正是健全人格的有力体现,正是心灵和情感大厦建设中最为有力的基石。作为音乐教师,既应是学生“动起来”的高手,也是学生“静下来”的高手。动静结合,合唱质量和心理健康才能实现“双丰收”。
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有助于缓解压力;不仅能带给人美的享受,也能带给学生丰富的精神营养;不仅仅是身体疲劳时的“强心剂”,更是心灵疲惫时的“维他命”。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音乐合唱教学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丰富合唱教学的内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还有利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音乐释放压力,如何通过唱歌调整情绪,如何借助音乐促进自身健康人格的形成。如此一来,在美妙音乐的滋养下,学生也会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音乐教师,应该既是音乐教育高手,也是心理调节高手,引领学生步入音乐的秘密森林,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阳光的心理、美好的情感和纯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赵丽云.合唱教学与训练对学生优良性格形成的促进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1).
[2]钟小威,谈合唱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02).
[3]王礁.音乐促进高校生的心理健康有效途径研究[J].乐器,2020(05).
[4]谢飚英.如何利用音乐合唱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9(16).
[5]刘莉.音乐教育对高校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