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5期   作者:农思聪
[导读]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深化提升了整个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注程度

        农思聪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乡昔板中心学校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乡663302

        摘要: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深化提升了整个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注程度,也使得家长、学校等对学生所学其他科目投入了更多的重视。小学作为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初级阶段,其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以故事教学法为首的各类型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将围绕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
        引言: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在为学生传授现代礼仪及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全面铺开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阶段教育活动的进行对小学生的天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考量,并得出了以学生为教育活动中心的教育理念。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平淡而直白的教学方式往往很难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对于以灌输道德修养及价值观为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更是如此[1]。因此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重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借助故事教学法等小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方式实现教育目标。
        1.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当德育教育得到有效落实之后,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受到充分重视,所占比重也在不断提升。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应用系统化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来使小学生行为规范及道德规范教育得到落实。但就多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仍有占比较多的教师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导致该课程的教育效果及教育质量整体上不甚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兴趣偏向,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做好故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进而使学生处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接受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
相比其他教学方式而言,故事教学法能够有效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使学生乐意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且故事教学法能够有效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又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动态,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2]。最后,故事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就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故事了解当前的生活状态,并结合故事内容与情节的发展逐渐学会如何调节自身的情绪,进而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建立起正确、积极、全面的认知与理解。由此可见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师生之间交流程度不足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匮乏,这种匮乏同时表现在深度与频次两个方面,即师生之间的交流无论是频率还是交流深度均不够理想。这种情况的出现阻碍了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其中一些较为艰涩、枯燥的内容更容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负面影响,这样一来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并将这部分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形式,然而由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十分有限,致使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进而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2.2教学理念与方法呈现出滞后性
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滞后性是制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又一个关键因素。在当前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得到全面普及的背景下,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开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一部分教师未能充分领会这一中心思想,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以自身为中心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角度上是否能有效理解这些内容。

这部分教师及另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也存在误区,对待相当一部分知识内容仅仅单纯进行阐述讨论,讨论过程中也未能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及经验,教学方法及策略的制定不仅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未结合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教学理念,使得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从出发点上就产生了偏差[3]。
2.3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
当前社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就意味着教育同样需要遵循这一趋势,进而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并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的认知与时代相契合,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更是如此。由此可见教师应当着手促进教材内容的更新,使之与时代特征相符合,虽然教材的更新并不由教师决定,但教师可筛选符合时代的相应教辅资料及延伸内容,然而仍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应用的教材及教辅内容依然较为落后,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认知上的偏差,难以将所学内容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3.1正确处理引入故事的时机
将故事教学法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一个突出价值,是可以借助故事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而要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正确处理好引入故事的时机。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引入故事的时机之后,就能够使故事本身起到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一般情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引入故事的时机可以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位置,借助故事可有效规避单纯讲解重难点内容造成的乏味,也能够通过故事与学生一同进行分析,进而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除此之外,对于一部分教学内容,也可在教学开始之前引入相应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来帮助学生带着问题尽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中[4]。简而言之,故事引入的时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因而需要教师谨慎处理,充分发挥故事教学法的价值。
3.2精准筛选故事内容
如果说正确的引入时机是确保故事教学法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那么故事内容则是故事教学法能否起到相应效果的核心。故事内容及教育价值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程度会对学生理解教材的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因而教师在筛选故事内容时需要对教材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准确了解教材的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思维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故事的筛选。筛选的故事与教学目标两者之间要具有相应的针对性,而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又提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因此故事内容也需要能够作用于学生时代视野及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进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
3.3多样化故事内容
故事内容是否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会产生持续性的学习兴趣。重复程度较高的故事内容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而单一的讲解方式同样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多样化故事内容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多样化,也表现在讲述方式的多样化上。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除了要尽可能多采用不同的故事之外,也可尝试与学生共同讲解或是由学生自主讲解的不同方式,进而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率。
        结语:结合上述内容来看,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并精准了解学生的个性及性格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强化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蕾.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7,(12):125-126.
[2]张京华.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0):137.
[3]董炳强.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读书文摘(中).2019,(8):1.
[4]徐波.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好日子.2019,(7):1.
姓名:农思聪1966年10月,男,壮族,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乡,中小学高级教师,大学专科
单位: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乡昔板中心学校;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制;单位省市及邮编: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乡663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