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
重庆市铜梁区旧县小学 重庆 402565
摘要:新时代下农村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存在形式和危害上的不可忽视。教师要围绕教育环受教育环境对学生行为意识产生的影响,分析小学生可能受到欺凌的多种形式,以及怎样减少欺凌现象对于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提出农村小学校园欺凌预防策略。在策略中指出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受教育条件起到怎样的保护,做好对小学生思想意识教育和积极行为教育,让他们可以正确的使用网络通讯设备,不出现任何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
关键词:受教育;校园欺凌;网络通讯设备
引言:
新时代下农村小学校园存在受教育条件上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但这种环境在便利学生社交生活的同时,让更多在现实生活中没能得到反馈的丑恶现象,被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比如校园欺凌问题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就在大家对欺凌事件的举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教师要了解校园欺凌现象的现状,通过学校教育让更多人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高学生交友意识和受教育程度。
一、新时代下农村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现状
(一)复杂变样的欺凌形式
新时代下农村小学的受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逐步普及了网络通讯设备和媒体网络环境。这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资源,让他们把原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转移到了资源相对集中的网络环境中。网络环境在信息传播方向上的优势,增强了部分学生的话语权能力,使他们原本细小的语言或者行为得到放大。同时也让这类学生更容易受到他人语言上的暴力,在严重时甚至会衍生为校园中的欺凌现象。除了大家能够观察到的各类现象外,校园欺凌还存在散布他人隐私信息、丑化他人生活形象等多种形式,需要学校通过教育工作甄别这些形式,帮助好学生的生命财产健康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影响深远的欺凌危害
受到欺凌的小学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类问题可能表现为失眠、多梦的身体现象,也可能表现为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这让小学生容易出现失控行为,呈现出不信任他人、不主动与他人沟通的自我矛盾,难以完成学校所交代的各种学习任务。部分小学生会在多次受到欺凌后,对主动接近自己的人产生恐惧心理,拒绝听信家长和教师的言语教导,形成外向开朗的敏感性格,或者沉默寡言的坚强性格。这些最直接的变化,让学生身边的人因他们的疏离,受到自我情感上的伤害,进而影响到受欺凌者的家庭幸福。部分校园欺凌,会伴随着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伤害,使他们难以融合社会或者走入新的家庭。
二、新时代下农村小学校园欺凌预防策略
(一)提升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农村小学存在教育环境上的复杂性,不能够围绕单一的学生受教育过程进行教学工作。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了解他们是否存在被欺凌现象和欺凌危害,找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乱象,并禁止家境富裕的学生使用特权。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保持距离感,防止因学生过度亲密诱发的相互欺凌现象。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其他学生,容易产生对他人行为或者言论上的不满,从而诱发部分学生对某个学生的疏远或者孤立。此时教师无法站在任何一个学生的角度上采取学生思想教育,只能够通过对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让他们能够远离对自己身心造成伤害的他人行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指出小学生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让他们具备最起码的防范意识,能够不与陌生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沟通,在与同学交往中能够和大家保持公共距离,不做出任何触碰他人行为底线的事情。
教师可以为大家讲解校园欺凌现象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具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也不对包庇他人出现的不道德行为,彻底杜绝学生之间可能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
(二)增强小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农村小学在学生教育方向上,通常采取与学校教育为主的方式。这让很多学生家长不太重视对学生行为的管理,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课程上的学习。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起到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决定性作用。部分学生会因没有受到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出现心理上的过分自卑或者过于自卑,呈现出与同龄人不相符的早熟,这使他们容易受到身边社会人员的影响,过早的脱离校园生活环境。这类学生通常没有比较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没能受到家庭教育环境的积极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他们的个人社交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应秉承着尊重与平等的原则,而不是随意对他人进行伤害的欺凌行为。但一些小学生并不理解这样的交往原则,不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交往时所受到的欺凌现象,难以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伤害传达和他人,甚至还会受到他人在交往过程中的拒绝,这让学生承受到的伤害加倍。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管这样的想法是否存在言语上的不恰当。再根据学生行为和他们想要表达出的真实感受来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可以在群体校园生活环境中,接触到心态积极向上的更多人,用实际行动治愈学生的内心。
(三)做好小学生学校教育辅导
教师要从学校教育角度上,预防欺凌现象在校园环境中的发生,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学生受到的欺凌危害并不能够从用言语来形容,更是对他们心灵产生的巨大伤害。教师要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具有暴力行为的倾向的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减少学生因言语冲突而产生的肢体动作矛盾,在校园环境内严厉制止各种欺凌现象,为学生的成长建立好的榜样。这样可以让受欺凌学生能够及时向教师汇报学校情况,避免其出现欺凌行为的学生逃避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也让更多人知道校园欺凌存在怎样的恶劣后果。在网络社交环境中出现的欺凌现象,很难通过验证他人人际交往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的查证,但对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却无法被弥补。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反欺凌意识,避免他们在使用网络通讯设备的过程中受到欺凌,减少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社交环境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成长可以远离社会人士的不良影响。但小学生在学习学校文化知识课程时,会遇到许多难以理解的课程难点,需要通过网络环境查取学习资料,这就让他们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网络环境。教师要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通讯设备的学习过程进行教育辅导,使他们能够将设备作为学习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利用这种工具进行任何的社交行为,减少网络环境对学生新身心健康的不当影响。
结语:
校园欺凌问题的危害性极大,会影响到受欺凌者本人的正常生活,是学校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隐患之一。教师要在履行教学义务的过程中,做好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切实保护,让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受教育环境中,接触到利于自身成长的心理知识和社会常识。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之间存在的欺凌现象,让部分存在越界行为的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到了他人的生活,彻底杜绝在学校教育方面出现的欺凌问题。
参考文献:
[1] 尹绍清, 苏正连, 周伟明. 中美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策略比较[J]. 大理学院学报, 2019, 004(001):83-89.
[2] 蔡娟. 农村小学校园欺凌预防策略探讨[J]. 中外交流, 2019, 000(003):302.
[3] 张宝书. 班主任应对校园欺凌的预防策略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20, 000(012):P.63-65.
作者简介:黄雪,研究方向:小学德育,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旧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