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桉冰 李洪宾 刘笑含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 石家庄050000
摘 要: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造成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波动。通过心理普查“强信心”、咨询服务“解忧心”、朋辈互助“筑同心”,云平台增强“心理支持力”,云课程提高“心理免疫力”,四级联动、知识教育统筹相结合,形成“三心二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心理育人模式。
关键词:三全育人;心理育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冠肺炎等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下的高校‘三全育人’之心理育人模式探究”(项目编号:SQ201047)
作者简介:李桉冰,1991年1月,女,汉族,河北定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属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一般来说,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生理损害恢复周期较短,但是由此引发的心理影响持续时间却很长,需要采取精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2]。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高校心理育人背景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个高校充分利用心理热线、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知识网络推送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网络心理援助服务。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相对单一,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心理应激行为反应及防控策略的研究、疫情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尝试及家庭干预等方面,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下心理干预实证性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将针对这些现状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高校心理育人模式提供思路参考。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面对突然出现的疫情、新闻报道和封闭隔离等,普通民众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恐慌、愤怒、抑郁等负性情绪,偏信、盲从等不良认知,以及回避、退化、依赖、敌对、攻击、无助等异常行为[3]。相关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上升,抑郁与焦虑呈高度相关,且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4],疫情期间高校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中国成人常模水平[5]。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高校心理育人模式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作为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心二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心理育人模式,具体来讲,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心理普查“强信心”,守护平和心态
开展针对全校学生的疫情线上心理普查,采用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为学生提供测评结果和心理调适建议,增加学生在疫情期间对自我心理状态的了解程度和应对策略[6],守护平和心态。根据测评结果警戒、高危、追踪、关注、正常五级划分,从学业压力、家庭情况、社会支持、情绪状态、饮食睡眠等方面对学生做了进一步了解。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情绪问题、人际交往、家庭关系等比例较高的心理困扰,重点聚焦,集中研讨。针对测评中筛查出的警戒和高危学生,提出危机干预、建议就医、重点关注、预约咨询、跟踪随访等处理建议。建立并完善重点关注学生信息库,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
(二)咨询服务“解忧心”,调整平稳心情
针对疫情发展状况,及时迅速开通网络心理援助服务,组建多元化心理咨询服务工作队伍,通过QQ、微信等多种网络沟通平台,全天候提供网络心理援助服务。
构建“疫情”+“日常”同向并行的心理咨询服务预约机制,将受疫情影响心理咨询服务与日常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确保各类学生心理需求得到及时应答。
(三)朋辈互助“筑同心”,关注平常生活
实施“心情晴雨表制度”。心理委员、辅导员每日调度学生心理动态。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与每一位学生进行常态化联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状况,并做好联系记录,发现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苗头,主动介入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朋辈心理互助小组,由班级心理委员担任组长,发布心理调适技巧相关信息,发起“抗疫”话题讨论,通过文字、语音、绘画、诗歌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发挥朋辈互助优势。
(四)“云平台”四级联动,增强“心理支持力”
快速启动“学校-系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联动机制,形成心理援助网格化平台。结合师生疫情防控情况,制定心理支持与援助服务对象五级分类响应机制和心理工作预案,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类专项工作之中,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育人实效。组织心理战“疫”技能培训班,面向由专职教师、院系心理辅导员、兼职教师组成的心理工作团队,开展疫情心理支持系列讲座;构建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晴使者”在线培训交流网格,借助网络资源开展疫情心理援助工作培训和心理应激压力管理系列讲座,提高心理服务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精准、全面提供心理支持。
(五)“云课程”知识助力,提高“心理免疫力”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沙盘游戏与心灵对话》《社会心理学》等网络选修课,利用“沙盘游戏”无声的语言,为学生长期宅家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提供合理的情绪表达出口。迅速上线智能AI问答小助手,提供实时防疫的互动百科问答,提供肺炎疫情的实时动态、治疗与预防、个人防护等多方面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依托微信、微博等校园公众平台,开设“战疫”专栏,推出“用‘心’战‘疫’”等版块,推送心理防疫知识、调适方法以及居家学业指导、人际交往、情绪疏导等相关文章。引导学生利用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巧自助助人,提高“心理免疫力”。
四、结语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心理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体系建设至关重要[7]。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及时挖掘并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改善不良认知,调整平稳心情,紧密朋辈互助,增强“心理支持力”,提高“心理免疫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8]。
参考文献:
[1]杨超,王世平,郝艳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丛书:应急处置技术指南.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1.
[2]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0.
[3]马翠, 严兴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应激反应和防控策略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第46卷(3):649-654.
[4]昌敬惠,袁愈新,王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02):171-176.
[5]王轲1,2, 王琪3, 刘碧波2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某高校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42(1):146-151.
[6]赵嘉路, 周晨琛, 熊明瑞.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心理援助服务体系的构建*[J]. 高教学刊, 2021, (4):85-88.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1805/t20180528_337433.html
[8]戴丽. 重大疫情下高校心理育人的策略探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第37卷(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