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5期   作者:张利平
[导读] 现当今,随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对于学生自身发展

        张利平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  250000
        摘要:现当今,随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不够高;二是对创新创业的财政投入不足;三是高校创新创业体系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院校和政府机构应该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加大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财政投入,还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体系。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实践
        引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育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该目标要求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需具备普惠性、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性、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1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呈现出大规模的攀升趋势,有关数据统计,2018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20万人,人数创历史新高,而社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并没有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这就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想在就业竞争压力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博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需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对减轻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2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
        2.1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
        有些高校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要想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是家庭方面,父母在培养孩子时不能一味地用传统的“求稳思维”去教导,而是要多鼓励其进行创新。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也需要进行创新思维的引导,让孩子逐渐摆脱定势思维。其次是高校方面,高校也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比如说,开展创新创业相关竞赛,具体的竞赛项目有创业设计大赛、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各种系统设计大赛等。通过竞赛,院校可以将创新创业的意识传递给高校学生,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除了竞赛,高校还可以设立创新创业项目,并且鼓励学生们积极申报,在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创新创业理念可以渗透进学生意识中,并且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2.2高校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创新创业过程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问题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看法很受高校环境的影响。如果高校能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并且积极地开展一些活动,那么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就很强,并且也能用更为理性的态度对待创新创业,而不再是“前怕狼,后怕虎”。所以,高校应该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帮助,不能只是口号喊得响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办实事,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实质性帮助。


        2.3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
        高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来。目前,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学院都定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比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2020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等。通过设立赛制,可以选拔出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大学生。在校内,可以采取激励机制,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名次或参与创新创业团队建设都可以替换相应学分,进而增添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兴趣点。
        2.4完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制度的建设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院校来说,要做的是课程制度保障。高校的课程制度应该贴合学生的专业水平,制定合理频率的理论课程,避免理论课程的不足或者重复,除了理论课程制度的建设,还需要设置规模合适的实践课程,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高校的课程制度建设需要教育部门的督促与参与,避免某些院校不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出现。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做的是政策制度保障。一个合理的创新创业政策能够保障高校学生的权益,让学生们都乐于遵守,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校内全员选拔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定期开展培训。培养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增加导师团连续性,增强核心团队辐射力,吸引更多教师加入创新创业的队伍中。完善不同职称教师的岗位职责,将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作必备工作职责并与年终绩效、岗位晋升等关联。校外聘请校友、企业家等兼职教师,开拓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完善“双师型”导师的选拔、任用、培养、考核机制,丰富导师创新创业指导形式。建立全校范围内导师信息化管理平台,允许学生结合实际自由选择创新创业导师。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另一途径。创新创业的素质培养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同时也可以对学生建立个性化就业理念,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转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目标已经是大势所趋,将传统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在新时代下新的教学目标,因此,培养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在当前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周荣荣.应届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调研报告———以江苏省为例[J].调研世界,2019(1):23-26.
        [2]邓希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状况的调查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0(10):152-153.
        [3]龚艾蒂.论创新型企业高层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J].时代经贸,2020(25):62-64.
        [4]王雅婧.解决就业问题才能守住民生底线[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8-17(5).
        [5]唐祎迪.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支持与途径探究[J].大学(研究版),2019(10):18-24.
        [6]陈君.财政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依据及对策———基于市场失灵理论[J].财会研究,2018(3):1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