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的爱——春风化雨,润地物地声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5期   作者:周宗华
[导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表现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十分重视不断的完善自我,

        周宗华
        黑龙江省东宁市绥阳林业局第一中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表现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十分重视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地塑造自我。通过自己的不断修养自我,进而实现整个群体的和谐。可现在由于家庭的原因,一个孩子在多个家长的溺爱之下,养成了各种不好的习惯。作为教育者我们留心观察、不断认知孩子的特点,找到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以此为契机,不断的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孩子,我们如何以温暖的情感、宽容的胸怀来接纳它们、包容他们、感动他们。
        一、用心管理、合理引导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诚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他强调和谐是基础,以这个基础实现品质的提升。不断的经验和总结告诉我们,“绞刑架从来没有使一个坏人变好过”。因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在孩子的成长中就格外重要。
        学习首先是一种在兴趣和动力的支配下才可以实现,但是由于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大,还有对于学习的一种惰性,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上会通过很多的方式拒绝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做为一名教师对症下药,找准症结,有的放矢。促膝交流,让学生认清今天学习的重要性,把心中的一些怪异的、不正常的想法一起丢掉。以朋友的身份,告知他们学习在成长中的重要性。
        二、对于孩子的需求要客观理性对待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指出,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孩子过于注重自我存在的时候,我们既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又要进行一定的批评指正。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被重视、被发现、被理解的这种心理,如果是合理的,有效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不遗余力的给予支持和帮助,从各个方面全力配合其思想的波动,反之,如果孩子过他的注重自我感觉而忽视了群体生活相互配合,只关注自已的想法、关注自己的心理,那未来就是堪忧的。做为一名教师要从正面积极引导,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孩子既能正视自我,又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自尊心也得到保护。在对待学生的表扬与批评方面,正面教育当然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表扬要注意方式方法,既对优秀的孩子进行鼓励,也要起到对其他人的督促与训导作用。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但是如果仅仅出于爱惜自己的羽毛而必须得到认可就得及时纠正,切忌:一刀切。“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三、家庭、学校教育互相配合
        学生在学校遇到各种事情,都不是单方面问题的结果,就需要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将学生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仔细剖析、认真琢磨、反复工作。让学生在家长的支持和老师理解中健康成长。在班主任工作中,曾经有一个学生处在青春期,学生之间交往过密,这样的事情处理起来有困难,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至关重要,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这是个敏感的话题。度的把握应该掌握好。既要保证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要将问题处理好,做到张弛有度。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讲清楚学生目前的状况,处理好或者是不好都会影响到学生后期学习效果。再与学生很好的沟通,分析这种情况的利与弊,正面引导为主,尽可能不让学生产生其他不美丽的想法 。让学生真正的能打开心扉,放开自我,将自己最真切的感知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以便对症下药。最后在家庭与老师的全力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学生转变了想法 ,也为老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空间,每一次的进步都是积累的作用。
        发现问题,不急于批评,不要慌张,不要不辩是非,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包容。坦坦荡荡、不藏不掖、与学生真诚相待。认他真正的走进你的内心,愿意去倾听,去感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明白得失。老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 ,防止“过早得采摘青果,得到的只能是苦涩”。心理上的接受与认同才是最重要的,时刻记得自己也曾经有过青春的萌动,有过对美好的追求。追求是一种取代的美好。时刻感知美好才能润物无声。
        教师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赋予其太多美好的理解,如何能更好的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责任重大。教育让我们有个全新的认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理想追求、认知水平,不可简单粗暴地用成年人的思想来要求或者是强制执行。在教育中要针对个体差异,仔细分析,尽可能的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取得最终想要的结果。
        爱的教育是最平实且真诚的教育,如果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融入了种种世间的大爱:教师之爱、学生之爱、同学之爱,每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但都是引人深思的、沁人心脾的,教师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的成长考虑,认真考虑他们的诉求,根据学生需要调整自己的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以“爱满天下”的胸怀,使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热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一片温情,极大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在学校、班级这个成长环境中的满足感、自豪感。教育的基础是遵循本心,顺应天性。用道德的力量去完成一段美好的教育历程,以求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