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新疆莎车县塔尕尔其镇中学 844700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建构。传统的阅读教学重“教”轻“学”,只注重学生知识的习得,教师不能仅停留于“授鱼”的层面,要以阅读文本为载体,要借助于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习得策略。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
引言
新课标提到“应使学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让他们形成对具体文学形象的感知、加深情感体验”。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构建生动、和谐课堂促进教学工作的提质增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形成教学总结意识、拥有授课反思精神。只有认识到传统阅读提问方式的弊端,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使他们深入文本、展开阅读学习,才能提升授课效率。进而才能完善育人机制,使教师找准课堂提问的契机、优化提问方式以及提炼关键问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学生在各个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始遵循改革方向,顺应改革大趋势,将学习的支配权和掌控权逐步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强的掌控力和掌控欲望,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来。但是,凡事有利亦有弊。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由于其主体地位,导致其主导权过大,教师对学生的管制能力和权威性都大大减少,教师无法对学生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因为学生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教师的意见可以选择不听。这种情况下,问题式教学法很容易让学生想起曾经被教师强迫回答问题的情景,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拒绝回答或思考相关问题。
二、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一)有效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只有产生问题思维,才能有欲望解决问题。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学习产生疑问,才有兴趣和动力学习和解决问题。而且当学生因为学习疑惑提出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可以获得成就感,更易对知识记忆深刻。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提问,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积极自主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开拓自身思维,养成探索研究的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
(二)有效提问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初中是一个学生教育历程十分重要时期,身心发展正是关键时期。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和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心理变化,可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于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对学生心理进行探究,了解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和需求,才能更方便开展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观察学生行为和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以轻松自信态度面对语文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兴趣,还能促进师生关系融合。因此这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素质要求,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而有效性提问的利用,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紧张心理,参与到课堂实践中,体会学习语文乐趣,实现自我身心综合发展。
三、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增强提问科学性,促进思维发展
立足于新课标理念下,为了使学生深入阅读、形成分析概括能力,教师应注重有效问题。
只有提升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全面性,才能发挥教学问题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探讨,使其完善自身的语文知识架构,避免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压抑,化解阅读学习的两极分化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既应避免漫无目的提问,更不可密集发问。应确保抛出问题与学习内容高度关联,便于学生的理解,是有价值、有意义、贴近学生认知的。
(二)提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长期经年累月的大量阅读,唯有如此,学生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培养起来。而问题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问题,学生本身或许很难就一段文本或一篇文章提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协助,去提出相关问题,而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进而更好地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以往的自由阅读,学生大多毫无目的地进行相关阅读,最多只是了解了文章大意和部分相关的表现手法等知识,就文章本身最重要的部分或许并不会深加思考。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教师所提的问题便是为学生指引的方向,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处在一种迷茫的状态,但带着教师提的问题,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思考和探索发现,进而了解更多平时日常阅读所注意不到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言十分重要。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细节部分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进步。同时,教师积极提出问题,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将提问灌注思想情感
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内容授课和讲述时,利用提问式方式,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够开拓思维,开动大脑,独立思考问题,对文章内容和主旨更深入了解,掌握更多语文知识。让学生之间进行问题讨论,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情感融合和合作精神。有效性提问方式有助于学生情感成长发展,对文化深入了解,在文化熏陶下感受文化习俗,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综合发展,养成科学、健康的发展观和道德理念。
(四)自主运用,实现超越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让他们运用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提问,能促进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阅读提问策略的形成还要落实于阅读能力的提升上,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让他们根据上下文或重读文章去解决问题。学生在提问后教师要分类、辨别,避免课堂变成“满堂问”,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阅读提问策略的训练,挖掘提问的素材,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通过反复的实践促进方法的掌握,同时也形成了自问自悟的良好习惯,能促进他们自主潜能的发展。教师要与备课组老师开展对话交流,让教学经验得以碰撞,形成应用阅读策略研究的共同体,在互学互评中能取长补短,将提问策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五)提升提问有效性,实现多边互动
为了提升阅读提问的效率,助力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使他们拥有终身阅读意识,及时掌握有效学习方法,教师还需善于引入创新授课模式,使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在有效提问中,密切师生沟通、促进生生对话,加强针对性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要提升问题的有效性,使教学更具适宜性、方向性,让学生展开深层次学习。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满堂灌”“满堂问”的不良倾向,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人,以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自读、自问、自悟,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提问的策略,养成提问的习惯,从而促进他们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贾志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27):69.
[2]康立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42-43.
[3]赵彩青.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才智,2020(17):155.
[4]刘庆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23):170.
[5]顾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研究[D].苏州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