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发展视角下幼儿律动活动的方案设计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王雨宁
[导读] 幼儿时期的动作发展在人整个动作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动作发展具有阶段性、方向性、序列性等特点。幼儿韵律活动开展状况有待提高。
        王雨宁
        嘉兴学院师范学院  浙江嘉兴  314200
        摘要:幼儿时期的动作发展在人整个动作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动作发展具有阶段性、方向性、序列性等特点。幼儿韵律活动开展状况有待提高。根据动作发展理论在幼儿律动活动方案设计中要确定主题选择律动题材、选择适宜道具提升内容的趣味性、选择律动伴奏音乐、基于动作发展序列设计律动组合。
        关键词:动作发展;律动活动;方案设计
        动作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个体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单个动作成分按照活动规则连接、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动作序列和动作模式,对个体的适应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而幼儿律动活动是幼儿喜爱的动作发展活动之一,科学化的设计幼儿律动活动方案能提高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为今后成熟的动作模式打下基础。动作发展的相关理论能够给幼儿律动活动提供启示。
        一、动作发展的理论
        (一)动作发展阶段理论
        不管是最早有关动作发展论述的格赛尔、皮亚杰等研究者,抑或是当下有关动作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都表明人类动作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类动作发展按生理年龄划分展示出不同的阶段特点。其中基本动作时期为2—7岁,包括启蒙阶段(2-3岁),初级阶段(4-5岁),成熟阶段(6-7岁)。[1]动作发展阶段理论在指导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帮助教师在指导教学内容时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阶段进行设置,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二)动作发展方向理论
        动作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发展的方向性原则。所谓方向,主要指动作发展的特定趋势。根据Gesell的发展理论,人类动作发展存在五个基础原则,其中发展方向性原则、个性化的成熟发展原则和交互发展原则在不同年龄段幼儿律动动作设计应用中最为明显。发展方向性原则,即由头至尾、由中心到远端;个性化的成熟发展原则,指不同儿童到了一定年龄自然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每个儿童都是以不同的速度,按照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方式通过相同的阶段;交互发展原则,指动作发展中的螺旋上升发展趋势。幼儿在动作发展中都是遵循这些原则有序动态发展的,只有把握动作发展原则,才能科学有效的促进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2]
        (三)动作发展序列理论
        动作序列是个体在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由于成熟、学习、环境交互而体现出不同的动作特征。[3]幼儿动作发展序列是指特定生理年龄阶段儿童完成基本动作技能时所表现出的某些典型的一般特征,将这些特征按照先后顺序串联起来就是该动作发展的序列。[4]一动作先于其他动作出现所表现出来的序列性是不断积累、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二、幼儿律动活动的现状
        (一)律动目标制定未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律动活动目标是律动活动开展的起点,也是课程最终评价指标。然而教师在制定律动活动目标的过程中更多考虑课程内容是否容易开展,主题是否足够趣味性。在实际律动活动开展方案上,发现同样的课程目标常出现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课程内容中。在目标制定的初始阶段教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即没有在基于属于本年龄段幼儿特有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教师在开展律动活动时较少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律动活动内容和动作的选择上比较随意,认为哪个有趣做哪个,律动设计与幼儿动作发展需要和身心发展特点不相符。
        (二)律动内容编排单一、陈旧
        律动是指在音乐节奏下有韵律的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在幼儿园的律动活动中有些动作小、中、大班都有出现,而一些具有变换性的律动动作却很少涉及。幼儿律动编排单一,不利于幼儿已有律动动作经验的迁移和发展。[5]并且有些幼儿园中的律动活动常年只有这几套,即使需要设计新的活动也常常是照搬照套视频或录像,缺少针对性和创新性。科学律动内容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既要和幼儿本身特点相关,也需关注律动活动特点,还需考虑社会要素。这些多要素之间需要协调组织,统一调控才能更好设计适宜的律动内容。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三)律动方案设计缺少统筹规划
        基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可以看到,当前幼儿律动活动开展存在一些问题。

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动作发展的视角,教师对于律动方案设计缺少指导。动作教育目标既是动作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动作教育的归宿,对动作教育的实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中多数教师凭直觉设计活动,不知道具体应该选择哪些动作内容,安排多少负荷,在设计中怎样基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不同的动作发展特点进行设计,很难从幼儿动作发展的视角出发,依据幼儿动作发展特征与规律设计律动活动。
        三、动作发展视角下幼儿律动活动的方案设计
        (一)确定主题,选择律动题材
        设计幼儿律动活动方案首先需确定主题并选择合适的题材来反映主题。律动的题材一定要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知、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因此,题材的选择需是幼儿喜闻乐见,能够理解并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主题的确立与动作发展的促进有直接和指向性的关系,如小跳蛙主题对幼儿跳跃的动作发展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选择适宜道具,提升内容的趣味性
        道具在幼儿律动中分为两类,一类为能增加幼儿律动活动趣味性的装饰性道具,另一类为增加律动活动难度和复杂度的工具型道具。装饰性道具在选择上一般不能影响动作的表演,在道具的设计上应注意色彩的选择及搭配,注意精致度和安全性。工具型道具的选择一般与相应所需发展的动作能力相匹配,如铃鼓可以发展幼儿的上肢力量和灵活性、呼啦圈可以发展幼儿的全身协调能力。
        (三)选择律动伴奏音乐
        律动活动中音乐和动作是必不可少的两大组成部分。好的律动伴奏音乐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在选择音乐时,首先应符合律动内容的要求,选择节奏清晰、结构工整、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的音乐。需注意音乐速度的选择,速度快的音乐幼儿动作频率增高,运动负荷相应增大,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幼儿的动作发展,一般选择中等速度为宜。
        (四)基于动作发展序列设计律动组合
        动作序列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动作学习的顺序和节奏。这里的动作序列不仅仅涉及不同年段幼儿发展动作上的序列性,更与具体某一次活动中动作呈现和学习的先后顺序紧密相关。教师在设计律动组合之前可以根据序列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制定律动环节。如在律动组合中的开始阶段关注幼儿动作的初步感知和体能热身;在律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运动负荷,动作设计由易到难,由部分到全身;在律动活动开展到一定强度后适当调整难度和强度。
        四、结语
        幼儿阶段的教育更应注重教育对象身体与心理的个体差异,根据个体不同的需要来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动作教育目标,安排和控制运动强度负荷。既考虑到动作教育对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更考虑到动作教育的安全性和乐趣性。基于动作发展视角的幼儿律动活动方案设计,对于幼儿科学的发展动作及教师有效制定律动活动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Gallahue D.Understanding 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M].New York:Wiley         Publisher;1982:3-21.
        [2] Greg Payne,耿培新.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2.
        [3] 姬生凯,王雨宁.基于动作发展促进学前儿童与环境的互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        (12):46-51.
        [4] 王兴泽.人类动作发展视野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社,2017:25.
        [5] 李宁艳. 幼儿园韵律活动中幼儿律动经验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王雨宁,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动作发展、舞蹈教学与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19年度浙江省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FX20190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