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数学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刘晓榕
[导读] 基于当前的中考数学模式,以数学学科知识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与学实践中如何融合与深入探究,需引起为师者迫切思考。
        刘晓榕
        泉州第五中学,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摘要:基于当前的中考数学模式,以数学学科知识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与学实践中如何融合与深入探究,需引起为师者迫切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考数学教学   立足本质   发展思维   优化教法  
一、对核心素养的深入认识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其为“个体在应对或解决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实现终身发展的关键基础。”发展具备了核心素养,对于解决好复杂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学科“核心素养”,重点是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在具体的教学中,其更容易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因为我们现行的教学管理中,分科考试成绩是教育评价的最重要的指标。
大家知道,在教学中,教学内容是按照学科的具体知识编排的。在现有的教育教学组织下,当前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评价学科知识的理解水平及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顾及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目标,努力探索有助于“核心素养”达成的方式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因此,对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学习的深入融合、认知,显得很有必要。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数学现状
近年来的中考数学科,专家评卷如是说,试卷的命制坚持“立足本质、着眼素养、合理综合、关注应用、适度创新”的原则,较好地考查学生数学理性思维、解题方法技能与数学学科素养。这里言及的,和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紧密相连的。
就具体的试题而言,新亮点频出。①注重基本技能的知识考查,体现学科价值。结合数学特点,有机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立足各部分基础知识,突出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②关注应用,坚持创新。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巧设题目,以求学以致用;稳中求变,适度创新,取教材中素材习题,经过对问题的内涵挖掘和合理改编设题,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一题多考查,一题多解法,综合考查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难度还是较大的。
总而言之,中学数学考试明确地突出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彰显了其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需要教师有较强意识地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具体强化教与学的指导、训练,努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数学教学思考
(一)立足数学本质,明确教学导向
中学数学教学和学科考查,立足于课程标准,注重于教材的性质定理。因此,学好教材,用好教材是根本,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
就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主要途径是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其需要教师明确的是注重科学合理的有效的深化的课堂教学导向,在传授知识时整合学科方法,指导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探寻、理解、评价、反思;注重课堂对话、师生互动和合作学习,努力引发学生交流、合作、探索的兴趣;在学习结果检查中,将具体知识的学习同学科知识结构、核心概念和方法结合起来,力求让学生收获学习效果的体验,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注重数学思维,深化教学训练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质上强调了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创新的能力。其中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是摆在突出的位置上的。中学数学学科的学习,同样印证这一观点。中国国家奥赛教练熊斌和美国国家数学奥赛教练罗博森也一致认为:思维,才是数学魅力,更是数学教育的方向。
熊斌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是没有套路的,真正需要的是创造性和思考能力。罗博深提出,想要提升数学能力,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重复训练。对应中考数学考试,真正好的数学问题,就是包含基础数学知识,能让你从中发现一些东西,能让你发挥创造力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擅于给学生积极的期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求知欲。其次是擅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探究,诸如弄清楚复杂的数学概念,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钥匙。其三,重要的是授以正确积极的思维方法,学会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诀窍。正确地有技巧地把复杂大问题,拆解为小问题。鼓励大家讨论,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准确解答题目。
(三)重视方法指导,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华中师大教科院教育系胡乐乐认为,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是,课堂应成为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舞台,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及探究知识的场所。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引发、启发、诱导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培养能力,养成发展性学习习惯。
由此可鉴,课堂教学是一种要求甚高的活动,其需要教师以自身的教育科学智慧、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增强课堂吸引力,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理性的课堂本义。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方法指导,具体做法可以探讨以下做法。
1、点以技巧
  深入指导学生学习,实施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探究时间和问题空间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构想。既要收放自如,适时点拨又适可而止。如学练解答题,如图,在Rt▲ABC中,∠C=90°,AB=14,AC=7,点D是BC上一点,BD=8,DE⊥AB,垂足为点E,求线段DE的长。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后,疑难处可做必要的技巧点拨:求一条线段的长的常用方法是: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先证明含有所求线段的三角形与另一个边长已知的三角形相似,再根据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做法是力求以“点”之“拨”,让学生胸有成竹。
2、导以思路
   学生入手难的,需有必要的思路指导。如: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2,以点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

   在解答中,需要引思解难的是:①直接用公式法;②和差法;③割补法。而割补法的主要思路是将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想法和解法有了,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3、易错智破
   如题,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定有实数根的是(   )
A、        B、         C、          D、
   思考解答题目中,易产生差错的症结所在,有必要智破,要明确,D、是满足题意的一种特殊情况,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入手可知。要注意的是,解答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根判别式,不能认为有两个实数根就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间分别是两种情况。
4、知识总结
   进行必要的知识总结,将具体知识的学习同学科知识结构、核心概念和方法等结合起来,需要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且做到位。其可以是教师的精到归纳总结,也可以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加以述评;可以是单一知识点的归纳,也可以是联系章节,串联知识点;可以是点到为止,留下思考余地,也可以是引发广泛讨论,集思广益。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评价及反思,使之条理化系统化,避免死记知识及入解题套路。这也是符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必要做法。

四、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键——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
    教与学,学与思,思与评的融合和统一,极大地挑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准,需要教师有专业、深入、广博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艺术与机智相结合的能力素养。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学会解法技巧,却相对难以点拨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深入去解决原始的问题。因此,强调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是尤有必要的。研教、研学齐头并进,努力寻找最佳契合点,力求有所突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内卷”——深入认识,谨慎防
叶仁荪在谈教育“内卷”存在的原因时如是说,一是社会功利性思想作祟;二是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三是优质教育资源还不够均衡。就目前的中考数学的现状而言,也很难回避上述主要原因。过分强调分数和学科评价的现象,自然地让教师未敢掉以轻心,而唯有的是强化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知识掌握训练。尽量腾出时间备练、备考,忧患、焦虑在所难免。落实学生减负也就难以做好。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科评价体系,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导向,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生长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的要义,是问题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型思维的生长。我们有了清醒的认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能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三)阅题能力——有效提高,认真练
新近中考数学命题,考查的着眼点新,题目的信息量是较大,且很有可能随时增加。要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高效地解答题目,就需要强化数学语言的建设,提高学生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化能力,有意识地认真做好读懂题目能力的训练,快速读题,捕捉好关键信息,准确理解、把握题目所问所求要义,以求准确应答。所以说,数学老师教、练阅题能力应责无旁贷,必须要有这一强烈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通过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7.10郑太年
2、《面对“内卷”需要家校社协同配合让教育回归本源》-------人民教育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叶仁荪
3、《以爱之名伤害,以流俗构筑的围城:中国教育何以偏航》苏北半月谈。
4、《福建中考》2019年版  杜志建主编。
刘晓榕(1982.01),男,汉,福建省泉州安溪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学院2000级本科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