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卜俊升
[导读] 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锻炼,它是保持身体良好素质的根本。
        卜俊升
        灵山县云洲中学   广西钦州市   535400
        摘要: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锻炼,它是保持身体良好素质的根本。所以,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重点强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教师和家长一味地注重文化课,而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策略,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中学阶段;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引言
心理健康指一个人心理和身体在一定环境下,所能够达到的最好功能状态,具备健康心理是新时代新青年标志。但健康的心理不仅受成长环境、个人性格的影响,也需要后天培育。所以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任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是全体教师的任务。为此,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也进行了一系列尝试,试图依托体育学科教学、体育项目运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健康教育与中学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点路径。身体健康是很多中学的考核基础,体育也是中学生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在我国中学生升学考试里占着相当大的比重。随着社会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各中学也开始重视体育教育并将其列为重点科目。但在我国,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是普遍的现象,很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向学生们普及健康知识、探讨健康问题,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并解决学生们的身心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推动中学体育活动的高效开展。体育教学从健康教育活动和健康知识宣讲两方面开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对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活动三者间的积极影响。良好的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兴趣、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优化身体素质,推动中学体育活动的高效展开,同时为学生埋下“终生体育”思想的种子。
2注重对积极评价手段的运用
中学体育教学中老师注重对积极评价手段的运用,既能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就以当前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在家中都是十分受宠的,较多需要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都由父母所代替,很容易形成胆小、懦弱、自私等不良性格,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之时,心态很容易崩溃,抗压能力较差,如果不及时改善,自然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体育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考虑此点,要善于鼓励学生。比如: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班级中部分学生坚持时间较短,此时老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老师相信你行的,让学生主动去挑战自己的“极点”,不断克服困难。而在让学生挑战极点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不出现受伤的情况,老师要将动作及技巧再次重申,确保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克服困难。另外,对于中长跑中表现良好的学生,需要及时肯定与鼓励,让班级中其他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在老师的鼓励及引导下培养全体中学生迎难而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3体育教学开放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下,体育教学也应如此,尝试创新,开辟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体育教学应转变以往“教师主导”模式,向“学生为主”模式发展。在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和身体素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教师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以互助性和协作性为主,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场地的选择上不应只局限于运动场,可以适当尝试社会场所,让学生提前适应,与社会建立联系。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在教授相关体育技能之后,还应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进行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基于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追求统一,可以尝试开放化的教学模式,设置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丰富体育内容,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乐趣。
4创设成功体验,使学生树立信心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会学生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自然就是我们的责任。一个学生的心理长期被压抑,不仅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也容易“尘封”,失去“阳光”和健康。我们体育教师要做的就是打开学生的心门。而如何做呢?用什么来打开学生的心门呢?这首先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添加点“润滑剂”、“去锈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兴趣和成功体验就是打开学生心门的“润滑剂”和“去锈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就会更强,几率也会更高,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就更高,成功体验多了,学生的自卑也就少了,自信也将树立起来了,所以,兴趣是“润滑剂”,润活了学生的积极性,成功体验是“去锈剂”,去掉了学生的自卑。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当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做一个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和长处的体育教师,比如有的学生弹跳性好,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每年运动会举办的跳高、跳远运动;有的学生擅长球类运动,可在学校内部开展球类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尽量放大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克服缺点,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目标同时也增强自信。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应采取激励性和批评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综合学习表现,避免挫伤学生自尊,打击学生自信心。通过肯定、表扬、激励和合理的批评,引导学生始终朝着目标努力,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体验,不给学生压力,不然学生紧张,真正全身心投入体育运动,享受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如此,学生的自信心随之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也能逐渐形成。
5建立丰富的体育课程
优化体育课程内容。中学体育课程的核心是“全面化参与,个性化发展”。因此老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首先应当考虑门槛较低、适合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为中学生打下体育基础,了解简单合理锻炼身体的基本方式,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一定的锻炼基础上,根据中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当下热门的体育运动设计多元化课程,例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太极等各式各样的项目,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全面提高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按照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自己体会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体育老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为教学工具,增强老师与同学、同学之间的互动性,打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完善体育教学考核办法。当前的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依然是以项目考试为主,单一地追求“数字”在素质教育中是非常片面而不可取的。中学新课标改革后的要求是全面化发展,考量的应该是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因此,体育教学考核应当“以人为本”,采用考试和平时学生课堂表现、心理健康等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过程,不但要求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常识,更要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增强锻炼,让健康教育走进课堂、走入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下,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加强身体素质,塑造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忠.刍议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A].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C],2019.
[2]彭月志.聚焦学生个性发展,刍议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升级与实现[J].小品文选刊,202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