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宣建宝
[导读] 素养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
        宣建宝
        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中心小学    322205
        摘要:素养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明确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清晰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解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文章根据作者的学习、理解,结合自己的实践,在体育核心素养概念定位、培养途经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1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及特征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自主健身是由有运动认知、健身实践、社会适应三方面构成。我认为运动认知是基础、健身实践是重点、社会实践是升华。运动认知能力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他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练习强化、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他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适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培养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自主健身,这要求我们老师在认知方面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健身实践上尽量使教材游戏化,让跑、跳、投、投等体育教材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兴趣性、主动性肯定会大大提高,比老师的说教来的更为有效。

以小学中低年级为例,如:30米的快速跑,如果你让学生只练习快速跑,学生会感觉又累又没劲,改变一下教学方法采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方法“警察抓小偷”、“换物赛跑”、春播秋收“等等的游戏,学生马上就积极参与到你的30米快速跑的练习中。通过游戏比赛,学生间的合作、小组间的竞赛、集体的荣誉感一下子提升了。所以三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三方面能力提高了,体育的核心素养也就体现了。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学科关键素养。体育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3.1打好身体基础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3.2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3.3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张彦忠.浅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培养[J].新课程,2015
        [2]周济.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7
        [3]刘军.刍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