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沈枝荣
[导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策略的应用不但能够增添体育运动的趣味性,而且也能够赋予体育课程更多可能性。

        沈枝荣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策略的应用不但能够增添体育运动的趣味性,而且也能够赋予体育课程更多可能性。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发挥教育机制,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体育学科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在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期能够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现阶段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及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使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体育技能,进而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下面,本文将对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设计热身游戏,做好教学铺垫
        在文化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设计课前导入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体育这门以户外运动为主的学科中,教师则需要先开展课前热身运动,使同学们激发身体机能,随后再开展一系列体育教学活动。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完成热身运动,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了解热身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该环节过于枯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热身环节中便可以设计教学游戏,由此使同学们发现热身环节的趣味性,进而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热身的目的,并为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教学铺垫[1]。
        二、划分体育小组,开展竞赛游戏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既包括了个人体育项目,同时也有团体性的运动项目。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划分体育小组,并开展团体性的体育游戏,由此使同学们在各自的小组中积极参与。在进行团体性运动项目前,教师首先需要合理划分出体育小组,在此需要确保各个小组中有身体素质较好和较弱的学生,避免在后续的体育游戏中出现失衡的问题。在完成体育小组的划分后,教师便可以开展竞赛游戏,为了能够使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需要综合考虑班级中学生的体育水平,从而创设一些运动难度较小的游戏项目使身体素质较弱的同学参与。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积极了解各小组中的分工,要充分发挥出每一名同学的自身优点,从而使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得到心理层面的成长,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篮球这项运动时,一些身高较高的同学则可以负责保护篮板球的工作;而对于身高较矮的同学来说并不是没有任何优势,如身高较矮的学生跑步速度快,因此他们便可以负责完成运球、传球等工作,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体育游戏,最终实现全组同学运动水平的共同提升。最后,为了避免各小组中产生相互歧视的心理,教师应该在各小组参与游戏时进行深入观察,由此一方面了解各个同学的游戏状态,另一方面便是查看各小组是否分工明确,或者存在相互歧视的现象[2]。
        三、分层开展教学游戏,实施因材施教
        体育这门学科与普通文化课不同的是,该学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当学生在进行一些较为耗费体能的运动项目时,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往往无法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久而久之这些同学便开始消极对待体育活动,心中也常出现不自信的情况。对此,教师在采用游戏教学法时还应该对全班同学进行合理分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游戏做出适当的调整,确保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一方面能够被体育游戏所吸引,进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另一方面促使他们在独立自主的完成游戏过程中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并逐步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自信心的树立。除此之外,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从而确保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完成游戏,最终达到游戏教学的目的。
        四、鼓励学生自主创设体育游戏,培养学生体育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教师要构建一个民主、师生平等的课堂,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则是引导者,通过引导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共同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下,不只是教师可以设计体育游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设体育游戏,由此便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学生在自主创设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还能够逐渐加深对体育项目的理解,由此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学科思维。虽然体育是以户外运动为主的学科,但在运动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并将思考过程与肢体动作有效衔接,由此可见体育思维对提升学生体育水平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态度,教师还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由此一方面缩写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从而帮助他们进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他们自身的运动水平[3]。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对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将游戏化教学策略与体育这门学科相结合十分符合新课程改革对该学科所提出的要求,而教师要想发挥出该教学方法的教学价值,还需要结合实际的运动项目创设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由此使同学们感受到体育课堂的新颖,进而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完成游戏的同时,逐步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最终达到该学科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月新.适合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体育游戏设计与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18.

[2]叶江伟.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95.

[3]王玉娟.浅谈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J].才智,2019,36: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