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兴达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雁江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音乐课程中,歌唱教学是重点,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歌唱教学中的基本训练,是小学歌唱教学当中的重点,另一方面,基本技能训练能够对学生演唱与表现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纠正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错误习惯,改善学生歌唱技巧与歌唱能力。本身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年龄特征都要求学生能进行科学性的发声,并且在日常教学中为未来的歌唱学习夯实基础,笔者主要在此针对小学歌唱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进行研究与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歌唱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前言
歌唱教学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歌唱技巧的学习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以及技巧能力。学习期间最基本的技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征及特点,确定相应的教学大纲设置。而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阶段,根据个性不同,发育过早的学生也会面临提前进入青春期的情况。如何保证学生正确的发声与保护器官,是基本训练的关键任务之一。当前小学生歌唱教学对于歌唱的技巧与要求并不高,认识度不够,无法做多积极有效的歌唱基本技巧的教学。
一、小学音乐基本技能训练发展的现状。
歌唱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性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与表达能力,为此要进行基本的技巧训练。许多学生在日常的歌唱学习中会对喜爱的明星进行模仿学习,经常表现为“扯着嗓子”唱高音,对学生的发声器官影响非常大,也无法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的发声方法。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成人教学的方式方法教授,其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小学生,对小学生的评价方式相对应也会缺失公平。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小学生无法领会歌唱的技巧,对学生的歌唱姿势、呼吸方法等均不做要求,使得学生的歌唱技巧缺乏科学性。
当前小学的歌唱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共性问题,,比如喉音过重、伸脖子、扯嗓子、真声歌唱。特别是 一些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听见自己的声音,就将自己的声音最大的放大出来,使得学生的声音过于苍白,靠前,长时间的演唱还会使得学生的声带充血、肿胀,造成声带肿胀,出现嗓子沙哑。
二、正确的进行歌唱训练是保证学生科学歌唱的奠基石。
1.吐字、咬字方法的训练
吐字清晰、咬字准确是歌唱表演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为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吐字、咬字的基本训练。咬字的根本,是规范的发音与发声,教师在进行咬字吐字的基本训练教学时,不应以长篇大论的理论为主,应以实践为主,按照 韵母的主要母音为准,对学生进行“小声 ”的口形保持与归韵练习。教师在示范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发声、咬字、吐字的口形进行强调,充分突出歌唱时嘴唇灵活、下颖放松、口腔打开的重要性,让学生当场练习与示范,使学生能够充分的领会与体验歌唱过程中口腔的状态,完成吐字、咬字科学方法的训练 。 综上所述,小学生能够通过积极有效的基础训练教学,对歌唱的科学方法以及有效发生进行掌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讲解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进行课程的设置,避免出现不务实、不严谨的教学出现。
2.正确的把握呼吸技巧。
呼吸在歌唱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对学生首先进行呼吸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呼吸的训练。呼吸的训练可以由教师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联系,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呼吸练习时的错误并纠正,呼吸分为缓吸缓呼、缓吸快呼、快吸缓呼、快吸快呼等几种基本方法。在掌握呼吸方法后,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歌唱呼吸过程的教学,即歌唱过程中,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吸气、呼气以及换气。吸气要自然、深沉,并且恰当,动作不能僵硬,呼气要平稳、均匀,找好呼吸器官与发生器官之间的支点,帮助学生找到“呼 吸支持”的感觉。换气是整个呼吸训练的难点,需要重点训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呼吸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以及生理特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3.音乐情感意识的表达
作为歌唱的主体内容,音乐表达是歌唱者情感的抒发以及技巧的应用。为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音乐表达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体会音乐或歌曲所要 表达的情感含义,并将这种情感含义积极的、有意识的抒发出来。建立学生的音乐表达意识,能够从发声训练中得以体现,发声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 的情感表达方式,对学生的发声方式进行训练 ,从而做到对学生音乐表达意识的培养。
三、歌唱中发声器官的科学使用。
人们在进行交谈时,需要通过几种不同位置的发声器官进行共同工作才能发声,其中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声音调 节器官、咬字吐字器官等。其中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肌、腹肌、横隔膜,发声器官主要包括后头和声带,声音调节器官包括咽腔、口腔、鼻腔等,咬字吐字器官包括唇、齿、舌、上颖、下颖等。这些器官在人们日常交流过程中统一协作,是主要的沟通器官,在歌唱时也是这些器官在共同工作,这些器官协同发声,只有掌握了正确运用这些器官的方法,才能在歌唱时发出悦耳、清晰的歌声。不科学的歌唱方法与技巧,会使学生的发声器官出现过度疲劳的现象,严重时会造成学生发声器官的永久性损害,对未来学生的歌唱与发声造成困难。可见,科学的发声与技巧的演唱,对学生演唱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在提升学生个擦会给你技巧水平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发生器官。
参考文献:
[1]刘铭.坚持多种方法并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质量[J].北方音乐,2020(11):190—192
[2]张望.美育视域下校园合唱艺术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09):4—7
[3]郭译璠 余旭珊.童声合唱训练中“三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浅谈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协和”[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52—153
[4]卢洁丽.挥动隐形的翅膀,绽放合唱的光彩——常态音乐教学背景下学校合唱团的发展与培养[J].新课程,2020(08):139
[5]黄亚萌.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4):164.
[6]吴伊娜.开拓小学音乐教学学生节奏感训练的新思路[J].学周刊,2019(23):155.
[7]张伟.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途径探析[J].学周刊,2019(24):167.
[8]雷蕾.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04):174.
[9]张莲英.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7(S2):83.
林兴达 男 壮族 广西隆安 1988.02 大学本科 一级教师 声乐、音乐教育教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