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化运作的高校基金会投资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李桂花
[导读] 在经济下行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高校“过紧日子”成为未来发展的常态,在高校面临双一流建设而资金不足的客观背景下,发挥高校自身造血功能的高校基金会承担着更为重大的责任。
        李桂花
        东华大学 发展联络处 上海 201620
        摘要:在经济下行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高校“过紧日子”成为未来发展的常态,在高校面临双一流建设而资金不足的客观背景下,发挥高校自身造血功能的高校基金会承担着更为重大的责任。高校基金会在投资环境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和资金运作效率低的现状下,需要进一步发掘原因,从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人员管理及优化资金配置方面入手,加强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提高投资管理水平,为助力高校发展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校基金会  市场化运作   投资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影响,高校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财政拨款相对不足,教育经费筹措受限。未来几年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很难保持持续增长局面,从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部门预算中可以发现高等教育支出的预算数为1057亿元,与上一年预算数字相比大幅压缩了对高等教育的支出,高校“过紧日子”将成为一段时间发展的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双一流”建设面临的财务紧张局面亟待解决,高校越发重视基金会在资金募集及管理上的作用。
        我国高校基金会就是为解决高校发展的资金问题,发挥自筹资金作用而出现。自1994年我国第一个高校基金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至今已发展近30年,高校基金会的快速发展为高等院校筹资办学、资助育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643家高校教育基金会,中国高校基金会发展迅速,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逐步增大。从2004年至今,高校基金会从25家扩张到643家,但增长态势已呈现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1 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校基金会年度发展报告(2020)》p10-p13,2020年底的数据统计根据书中所描述的方法,在2020年6月15日的基础上,新增了2020年6月16日-2020年12月31日新注册成立的基金会数量.]。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高校基金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资金管理模式上缺乏市场化运作理念,投资的范围及品种也比较有限。
        
        
        
        
        
        
        
        

        高校基金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叠加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挑战,基金会的资金管理必然会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传统的资金运作与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如何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背景下实现基金会资金保值增值,在主动拥抱资本市场的同时,做好风险管理是各个高校基金会关注的重点。
二、高校基金会资金投资管理现状
        近几年随着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高校基金会的筹资与投资得到长足发展,然而随着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在筹资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的情况下,基金会的保值增值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基金会在资金投资管理上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投资环境不完善,制度建设缺乏指引作用
        虽然近几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市场依然存在不规范、投资渠道不稳定等问题,高校基金会作为社会公益基金,在进入资本市场后被视为专业投资者,不能享受普通投资者所享有的特别保护[ 根据2017年1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二款.],但实际上大多数高校基金会并不具备专业的风险控制和风险承担能力,无法适应现有的投资环境。
        同时在制度方面也缺乏实际操作中的指引,虽然在资金投资业务方面,有相关法律制度如《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然而相关法律制度只是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对基金会开展投资活动进行规范,对于具体的投资比例、产品选择以及风险控制还有赖于基金会专业团队的判断,并没有在具体实际操作中进行指引。
2.投资机制不健全,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
        在国外,高校基金会通常会设立专门的投资部门,并由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投资管理团队,进行资金运作。然而在我国,高校基金会虽然以慈善组织独立法人的形式存在,但是通常还会以高校内设部门形式存在,其运行、管理和决策模式均参照高校的运行和管理体制,投资机制有更多遵循高校行政管理的逻辑,投资决策程序具有很强的行政化特点,重大投资决策往往程序繁杂且周期很长,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决策,难以适应市场化要求。
        同时,高校基金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大部分为高校事业编制人员,其工资福利按高校的标准来执行,其工资水平与基金会的筹资水平及投资受益并不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投资的积极性。基金会的管理模式不按市场化来运作以及高校基金会的行政化特点,导致工作人员并不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反而更加关注于资金的安全性,缺乏主动选择多样化金融投资产品的积极性。
3.资金运作效益不明显,投资收益低
        高校基金会因为具有较强的行政特点,工作人员在投资决策上相对保守,风险投资的种类和规模受到限制。虽然部分资产规模较大的基金会通过资金投资管理实现了保值增值,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投资回报,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未进行投资活动,所以整体来看我国高校基金会投资收益不高,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在我国投资规模较大的高校基金会中,投资收益最高为55870万元,最低为619万元,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点(如表1所示)。   
        一般而言,成立时间早、规模比较大的基金会对资金管理运作更为重视,会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同时投资收益水平也会更高。与此同时,国内相当大一部分高校基金会并未形成市场化运作资金的理念,投资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对基金会投资工作也并不重视,大多采取购买银行存款类产品,投资收益率普遍偏低。

三、高校基金会投资缺乏市场化运作的原因分析
1.高校基金会顶层设计尚不清晰
        高校基金会是所在大学发起设立的特殊社会组织,一方面,难以通过常规的社会组织评估准确评价高校基金会,因为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考虑高校基金会所处的特殊性;另一方面,高校对基金会的管理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管理灵活度与激励机制不如校属企业,且基金会在学校机关部处中处于较为边缘境地。尽管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以及高校“过紧日子”的新常态,各大高校逐渐重视基金会在筹资及投资上的作用,但是对于基金会的制度建设、人员管理以及资金运作方面,高校缺乏相应的顶层设计,无法在新形势下释放高校基金会发展的活力。
2.缺少激励机制,人员管理存在缺位
        目前高校基金会普遍欠缺与投资机制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人员管理缺位问题严重。高校基金会属于公益组织,捐赠资金的安全性是第一要义,其次才是保值增值。按照我国现行的制度,在高校及社会公众眼中,教育基金会投资运作应当要实现盈利,若投资出现亏损,基金会负责人及理事会就要承担较大的责任。这种风险与收益责任的不对等,极大地影响了基金会负责人主动进行资金投资运作的积极性。
        对于高校基金会工作人员而言,由于普遍存在基金会隶属于高校的观念,管理问题也出现了缺位,缺乏与投资管理相对应的激励措施,激励因素的欠缺影响了资金的保值增值效果。工作人员并不会以基金会投资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造成高校基金会投资策略普遍保守或根本不会采取投资策略,对高校基金会投资带来负面的影响。
3.大多基金会资产规模小,投资能力受限
        良性的投资机制是高校基金会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的前提,但是要有稳定的收益资金就需要具有一定规模。近年来我国的基金会虽然增长迅速,但整体规模偏小,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无法较好实现分散投资,难以实现良好的投资效果。
        截至2019年底,排名前十的基金会净资产规模达到265亿元,其中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及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净资产规模就达到了190亿元(如表2所示),而净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基金会占比约为60%[ 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校基金会年度发展报告(2020)》P167.],净资产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头部高校因净资产较高,积极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资金更容易实现保值增值。而对于大量净资产规模较小的基金会而言,资金难以实现规模化,投资能力受到限制。

四、高校基金会市场化资金管理策略分析
1.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组织运作高效化
        完善的制度建设以及高效的组织运作有助于基金会通过投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由于高校基金会的运行管理及决策模式具有行政化特点,决策的长周期和审批的繁杂无法适应市场化的资金管理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基金会积极探索新的制度建设模式,将投资决策程序进行优化和设计,通过制度的完善来改善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保证决策程序合理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优化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结合自身基金会的特点实现基金会资产的增值。
2.加强人员管理,重视资金运作专业化
        加强基金会工作人员管理,注重团队的专业化建设。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将基金会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对等,实现权责合理分配,可以从隐性和显性两方面做好激励机制的设计,充分考虑高校基金会所处的特殊位置,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同时要积极引进熟悉资金市场运作和投资环境的工作人员,利用其专业化能力,选择符合教育基金会资金收支和资产负债状况的投资产品,同时通过培训与学习不断提升团队工作人员的金融素养,重视高校基金会资金运作的专业化水平。
3.优化资金配置,寻求收益风险平衡点
        一切投资活动都存在风险,投资正是通过分散和管理风险来获得收益,因此高校基金会在投资运作中不能一味地规避风险而拒绝投资,而是应该发挥高校基金会所特有的特点,借鉴国内社保基金及国外高校基金会的工作经验,做好资金配置,通过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同时借助专业人员的力量形成基金会自身的金融产品备选方案,定期对这些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在把控风险的基础上,筛选出合适的金融投资产品,多样化投资品种,差异化投资期限,在资金运作中稳步寻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点。
五、结束语
        如今高校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科研能力、教育经费以及社会影响的竞争,更是自筹资金能力与资金保值增值能力的竞争,高校自筹办学经费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尽管目前高校基金会的资金管理运作水平较低,但随着高校重视程度的提高,高校基金会在不断壮大资金规模的同时,通过投资管理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在投资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收益与风险将是未来高校基金会深入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成刚,杜思慧.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运作机制研究—基于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01):49-56.
[2]毕斐.高校教育基金会可行性投资方案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2):42-44.
[3]《中国高校基金会年度发展报告》编写组.中国高校基金会年度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4]张利民.内控视域下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与投资管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9(08):102-105.
[5]孙国茂,陈国文.大学教育基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05):53-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