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原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在这一过程中,电影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产电影创作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逐渐成为票房主力,春节档成为电影市场票房与创造井喷时期。一个季度电影片方的稳步提升,得益于影片质量的提升。现今社会,受众群体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开始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开始关注电影,对电影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一)导演生活的时代造就影片的时代性
在几十年前,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喜剧电影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形式,人们习惯每年春节阖家欢乐饭后闲暇时间去看冯氏贺岁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观众观赏需求日益提高,电影潮流发生了变化,转变为现在普遍的明星、大片、大制作,许多导演只关注观众买不买账,将中国电影诞生之出的文艺片风气抛之脑后。[1]冯小刚导演却反其道而行,摒弃华而不实的东西,将重点放在无人问津的文艺片中,但同时他也不断创新在题材和尺度上去尝试更多的可能,从《1942》、《我不是潘金莲》到《芳华》,冯小刚导演一直在努力的尝试着很多新颖的东西和很多新鲜的题材,尽可能的将文艺片拍的更好看,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的同时做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又不缺艺术内涵。一群具有鲜明时代性的人物形象便成为了影片的亮点。[2]
张艺谋导演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对中国新时期乃至于往后的电影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张艺谋的电影丰富了中国电影获得世界重要奖项的空白,为世界影坛贡献了很多优秀的中国作品。在张艺谋导演初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类人物形象被称为“乡巴佬”,他们是故事主人公或故事配角,剖析这些“乡巴佬”角色形象,并进行美学研究与阐释不仅会更加深刻的认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而且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农村和城市变迁有更真实的影像研究意义。[3]
娄烨导演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会给人一种模糊、暖昧的后现代主义审美风格。他执导的电影话题深刻、视角独特,擅于展现人物内心情感纠葛与描述特殊人群的生活状态,他的作品多次在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但由于其不向主流意识形态及商业片妥协的态度,他的作品票房平平,甚至一度被禁。第六代导演的电影逐渐被观众所熟识,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人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依照自己独特的风格自成一系,用不同的镜头语言诠释着自己对于社会、对于电影的独到见解。近年来,他们的电影逐渐被搬上荧幕,从小众口味逐渐向主流倾向靠拢。娄烨是一个极具个人特色的导演,人物形象多为社会边缘人群,比如片中的女人勇于抗争,而男人多为敏感脆弱的形象。[4]除此之外,娄烨导演对声音的把控十分严谨,运用声音成为抒情和点题的重要渠道,以手持摄影和个人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独特的人物形象。
(二)时代性的群体形象塑造吸睛
影片会对片中那一代人特定的精神气质和生活细节进行还原,让观众身临其境,了解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充斥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魅力,一下子将观众置入于片中年代,层层叠加让人沉浸在那个时代的往事中。
谈起时代性群体形象塑造,首先想到中国西部电影。该类型萌生于20世纪80年代,具有浓浓的“黄士气息”,这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人而言,具有强烈的文化自觉。这个概念较为宽泛,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暂时可以理解为能够展现大西北人文风貌、挖掘大西北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讲,展现中国西部风貌与人文精神的影片由来已久,比如《冰山上的来客》,但并未形成 “西部电影” 清晰的美学概念。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青春怀旧题材下的人物形象引人深思
如果说冯小刚过去的历史题材的作品,例如《集结号》、《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基本延续了第四代导演“从历史上赎回人质”的“伤感美学”的叙事策略。然后有《芳华》跨越代际的青春终于成为“全家福电影”,它的意义在于它就像引擎一样,引发了革命青春的怀旧记忆。《芳华》使“怀旧青春”的含义更加丰富。例如当何小萍被他人排斥融不进集体时、当何小萍偷偷藏在床上给父亲写信、当萧穗子偷偷撕掉没有送出的情书时、当刘峰在精神科看望何小萍时、当刘峰这个残疾英雄被殴打到假肢落地时、当最后两个人在站台上相遇时,老年人看到了情绪,我们的年轻一代看到了我们父母经历的红色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岁月感。
在青春怀旧的主题中,影片中的人物承受黑暗的同时又坚信阳光。结合了艺术电影的诗情画意和商业电影的营销卖点。年轻人也可以从中找到革命年代的情怀,体会属于那个年代的青春。
(二)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映射的人性引人深思
每部影片由一条条看似发散的线索汇集在一起,延伸出影片的深意。影片节奏各不相同。用繁杂的手法描写单纯年代,以单一的方式述说百态人生。影片的结构和内容形成某种暗合,以浑然天成的节奏感,表现出每部影片想要表达的时代内涵与精神内核。有些具有针对性或是特指某一时代某一话题的影片会让所有受过委屈的人得以片刻释放,让曾经伤害过他人者陷入反思,让限于误解的几代人走向和解,释放出现实主义精品力作的抚慰力量。[5]
(三)塑造人物形象的立意引人深思
随着国家现代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大众独立意识得到加强,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年代,电影的叙述结构也有所变更。影片中的叙述者和参与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只有一种叙述者是局外人的模式,现在叙述者也参与故事中,叙述者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直接参与到故事中。比如《芳华》中萧穗子就是影片的叙述者,同时她也是整个影片的参与者。她在处理自己的爱情的时候是个局内人,紧张、冲动,也对眼看着心爱的人与门当户对的人谈恋爱而伤心不已。她文笔好,成为前线纪录片拍摄的文字撰写者,也正因为此才能了解到刘峰和何小萍的故事,她成为这一群体故事的“见证者”、“记录者”与“书写者”。战争结束后萧穗子继续读书,上完了大学,学习了更多知识,她还是很喜欢文字,而后成为一名作家。但萧穗子并未从传统中走出,她还是被传统文人的气息所笼罩,可以说由萧穗子叙述的这个故事,具有当下文人的精英意识。基于传统文人精英视角的人物形象决定了《芳华》的立意和高度。经过战争洗礼的青春是纯粹的,被风雨打过的玫瑰是最美丽的。火焰下的血色浪漫和悲惨情绪常常可以触及观众最柔软的神经,也可以净化灵魂,唤醒人性,使观众得到力量。
三、结语
从数据上的增加,质量上的提升来看,中国电影正在从产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走向质量提升的时期。人物形象不再是扁平的,而是有灵魂的,是站起来的人物。一部影片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片的审美表现力与最终艺术价值的实现,甚至对影片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任何情况下,电影的核心竞争都是创意,近年来,我国电影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悬疑类,合家欢类,爱情类,喜剧类,动画类等等。这些拓展开来的类型电影能够培养出受众对于影片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琰娇. 从“激情燃烧”到“致敬芳华”[J].中国艺术报,2018-01-06(3).
[2]刘葭荷. 中国电影报[J],2017-12-20(7).
[3]张丽.张艺谋电影中“乡巴佬”人物形象美学探析[J].影视制作,2018-02-01
[4]谢玎珂.浅析导演娄烨的电影创作特色[J].大众文艺,2018-01-01(1)
[5]段运冬.只有绝代才配芳华[J].中国艺术报,2017-1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