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山东协和学院 250100
摘要: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深入地探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已然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刻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双创”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优化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互相支撑、相互融合的整体。没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很难落到实处。因此,如何有效构建和完善适合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新形势的创新型人才将意义重大[1]。
一、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优化融合的必要性
在现行教育模式下,学校“所供”与社会“所需”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所以各大高校必须彻底改革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两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转变。
1.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两创”教育,是助力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有力抓手。
2.提升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教育教学过程中紧密地结合专业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增强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有效路径,必须参与相关活动才能获得创业能力。同时,必须通过专业知识教育才能使学生获得创业方法以培养创新精神[2]。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尚未有机融合。当前,高校专业课程中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懂专业,有的甚至由行政人员担任,究其原因一是有人认为大学生技能大赛比的是技能熟练程度和精确度,而大学生创新大赛则侧重技能开发。二是分管的部门不同。专业教育是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是由招生就业部门和学生工作处负责,这就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人为分离。
2. 课程内容的设置和选取上缺乏系统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通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基础课程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概论或导论性课程为主,专业课程主要面向不同的专业开设。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选取上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度不够,无法开展个性化的习和指导,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培养出来的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性”特点不够。
3.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学师资力量。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显著的专业实践性特点,因此,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还必须具有专业实战的经验。然而,有些指导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实践活动的教师并不是本专业的教师。这些指导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缺少专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经验,缺乏专业实践的技能,指导不得要领,结果可想而知。
4.多数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主要是通过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作相关讲座、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开设创业街或社团活动,只注重成果,不关注过程,功利性太强,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度不够,不利于专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的构建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的衔接机制
首先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衔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扎创新创业技能。其次是专业教学课程教材改编的衔接,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教材立项中增加创新的要求和评价导向,重点审核创新创业课程教材有没有专业性、专业课程教材有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环节设计[3]。
2.构建“专业 + 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首先,高校必须要明确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专业教育中不断寻找足以支撑强化创业教育基本内容。探索实行“X 学科 + 创新创业”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两创”教育的无缝衔接。必须突出专业特点、专业优势,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将“两创”理论、“两创”精神、“两创”实践分年级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或者通过各类专业集合出相应创新创业课程[4]。
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及优化,要求高校培养一批既有创新创业精神、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历的专职教师。一是,高校可以通过选派综合素质高的年轻骨干教育教师进行相关学习。二是,加强校企交流联动,定期组织高校教师到企业在产品研发进行参观。三是,高校引进和聘任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做创业导师。
4.教师教学层面变革教学组织形式,以表现性评价引领教学活动
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改革课堂教学,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 “多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引入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机会进行积极的社会化的互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教育目标。传统评价是一种结果导向的评价,对这些素养的评价应选择表现性评价这一评价方式,以评价方式改革引领专业课教学向研究性学习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梁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6):19-24 .
[2] 李陈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9(4):90-94.
[3]李晶.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
[4] 杨长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知识经济, 2019(36): 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