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蔚荃
广东省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 广东 汕头 515000
摘 要:中职时期对于大部分中职生而言,是构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时期,只有他们在学校接受正确的德育教育渗透,他们的个人思想成长与职业规划等才能够明确有效的发展方向。为此,本文就从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问题入手,针对提出优化德育教育质量的创新手段,以此助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效率实效提升,中职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
前言: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发展突飞猛进,许多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亦不断上涨,因而生源的范围十分广泛,直接对德育教育发展提出挑战。同时,也直接间接的导致了学科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阻碍重重。因此,针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的教学方法创新,必须由德育教师带头,结合其已有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思考探索实践。
一、中职德育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创新
(一)整体化培养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创新不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表面唱高调,实际缺内涵”,而是为了切实引导学生理解德育、践行德育,是将宏观的政治教育与微观的品行教育相互结合,对学生产生整体影响的生动教育。为此,从整体化培养的视角分析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可以发现,整体化培养决定了学科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的“互动性”,而非“强加性”,需要学科教师转变传统的主观教育,而将德育教学与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思想发展等紧密联系,让德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逐层展现。例如:在学期伊始,教师与学生一起商量着制定教与学计划,以“可实现的德育目标”为主题展开沟通交流,既能让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又能让教师做好学生榜样,激活学生内心的自我实现欲,使德育养成的每一项细节内容与实际的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愿意自主在班级同学中找寻学习榜样,还可以实践帮助精神,与其他学生建立有效的互助桥梁,实现德育教育的双重满足。
(二)整合化培养
无论是处于哪一个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必然不满足于教室空间内的陈旧课堂教学,而萌生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希望在实践体验中深层学习。但是,巧用学生学习意识的同时,学科教师也需要明确,教室空间内的课堂教学形式始终是德育教育的最主要阵地,要想教好德育,不仅需要针对性开展室外实践活动。还需要对原本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此达到创新教育的本质目的。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德育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创新,多多使用实例教育。其次,科学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学校邀请一些优秀毕业生回校演讲,分享自身在学校学习时与实际就职后的衔接领悟与专业技能拓展,做好职业性的德育教学渗透。
(三)活动化培养
如上所述,中职学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会更早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因此,在现如今的信息化发展时代,一般的德育传播形式都不足以吸引中职生的主要视线,学科教师需要以中职生为中心,设计他们更感兴趣的多元体验活动,激活他们的活动参与热情。为此,德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还需要不带德育启导的功利性,而侧重在挖掘学生体验过程的实际趣味,让学生主动理解德育与自身发展的实际关联,发自真心的对“外面的世界”感兴趣,对德育学习有动力。例如:教师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为依托,设计一个接力表演活动,让学生从大众化角度讲述故事师徒四人的各自闪光点。然后转换思考视角,让学生扮演取经之路上的知名妖怪,将妖怪视作主人公,引导学生换角度理解“不屈不挠”精神、“任劳任怨”精神,实现学生思想启导与体能训练的双重目的。
(四)助力式培养
在中职学校进行德育教学创新,引入家长的辅助教育十分必要。毕竟,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切实可观。如果学生的原生家庭缺乏正确的德育暗示,学生在学校接受再多的德育启导也难以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稳步提升。为此,学科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积极带动学生家长家校共育,让学生家长明白辅助教育的重要性。例如:有的学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有的学生是“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在此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对正确的品质进行肯定,然后通过换位引导,让家长明白这些品质的双面性,并定期回访、互动,帮学生家长优化教育理念,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助力。
(五)俱进式教育
“俱进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说教师顺应时代发展,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联网教育等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毕竟,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观念不断变化,只有教师及时优化教育手段,适时引入先进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才能始终和谐互动,平等对话,德育教育减少偏差。例如: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自发的辨别是非,减少负面消息对自身身心发展的不良干扰,正确审视现实生活。而这远要比教师的说教式教育来的有效,且主观性更强。
二、中职德育教育创新的需注意事项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
中职学生大多正处青春期,叛逆几乎是每一个中职学生的“阶段本能”,叛逆的表现十分细碎且繁多。为此,德育教师需要明白“顺毛”教育的具体作用,将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生理、思想等各方面会影响德育教育质量的因素综合分析。然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强制式”说教教育,不给机会让中职学生的叛逆心理反弹。而是对尚未形成成熟三观的中职学生践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以此弱化学生对德育教育片面认识,让他们有机会在“体验式”学习中,真实的将所有“大道理”尝试体验,最终自主领悟教育意义,少走弯路。例如:德育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践兴趣,定期组织公益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身体力行的参与到自己有兴趣但不会专门参与的相关实践,真实的看一看社会真实的模样,规范言行。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愿望,还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基础的品质道德框架,助力中职学生锤炼品行,一举两得。
(二)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并重
中职学生与中职学生之间的性格与个人爱好大有不同。尤其是在中职教育这样的偏职业性教育背景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更是会对德育教育成效产生各种不定的发展启导。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相比与学生的整体性教育发展,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实现“从个体到集体”的全面德育拓展。并且,这也是现下的教育制度下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只有德育教师能够从对个体的三观培育中引导学生正确的提升个人道德观念,学生在极具暗示性的集体性环境中才能互相影响。例如:一部分学生选择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是基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并不只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德育教师在完成德育教育的集体教育之余,应该贯彻个体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人状况,引导学生实现个人提升,最终消除消极思想,正向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创新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方法,不仅需要德育教师专业知识过硬,还需要德育教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契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需求为导向,从自身做起,立德树人、德才兼备。只有这样,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激活,教师的德育渗透才能实效开展。最终,德育教师为国家培养高专业、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谢雨佳.创新中职德育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350-351.
[2]余素娟.中职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改革创新途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6):37-39.
[3]蒋道红.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策略创新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2):104-105.